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探讨论文_徐俊洲

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探讨论文_徐俊洲

身份证:31011319901006xxxx

摘要:在市政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工程设计工作,采用合适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准备好必要的原材料及施工设备,明确施工工艺,从而保证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本文通过对某市政工程施工的分析,总结出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点所在,为市政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探讨

1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重点

1.1混凝土的生产和制备

在工程实际浇筑技术和材料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水灰比以及坍落度,结合不同的情况具体分析。通常的坍落度适宜维持在80至100mm左右。此外要保障混凝土凝固时间维持在7小时左右,含气量不高于2%。混凝土选择时要注意水泥必须为硅酸盐类,其强度级别和生产批号必须保持一致。外加剂通常使用高效减水剂,并选取适宜的品牌、水泥特性以及配合的比例,避免混凝土出现坍落度的降低。掺合料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部分,一方面需要注意其活性,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其颗粒将混凝土紧密充填起来,增强混凝土的致密性。为增强混凝土整体的强度以及可塑性,可加入一定量细度在二级以上的粉煤灰材料。

1.2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流程控制

混凝土的钢筋绑扎以及模板设计与制作都必须遵循相关的严格规范,模板工程是整个浇筑施工的核心,决定着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通常使用的模板都是按照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设计定做而成,大多数模板为一次性使用。混凝土是一种多孔物质,吸水能力比较强,通常吸水后容易发生颜色变化,吸水率的差异也会引起颜色差别,容易给人不洁净的视觉感受。混凝土在油污、酸雨、阳光等条件下也十分容易遭到破坏,影响其表面洁净程度,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问题将更加突出和恶化。为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外观,呈现出整体自然的视觉效果,应该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喷涂透明保护材料是保护混凝土表面的不错选择。

1.3混凝土施工后期修补及养护工作。

1.3.1道桥面的修补。混凝土养护工作虽然避免了浇筑后的一部分问题,然而鉴于可能出现的混凝土模板漏浆的情况,引起了混凝土表面出现砂带、孔眼等瑕疵,所以修补工作也必不可少。主要的修补方式为拆模后迅速清除市政道桥表面的砂浆,并用强度以及品种一致的材料修补缺陷。当水泥浆体完全硬化后,利用细砂纸将混凝土表面打磨光洁,再用水清洗干净使得整体颜色一致。对于大面积的露石、露筋等情况,基本上是因为配比不合适,搅拌振捣不充分而引起的。所以应对上述情况时,必须按其深度除去混凝土薄弱层,并清理突出的石块颗粒,再用高压力水进行混凝土表面冲洗,最后使用细石混凝土进行修补。

1.3.2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最常见问题为表面失水引起的色差与开裂,严重影响了市政道桥面的耐久性和整体质量,因此混凝土硬化时必须加强养护和管理工作。在混凝土模板拆除完成后,其表面通常要利用遮盖物以实现养护,塑料薄膜是最为常用的覆盖材料,避免使用草包草垫等材料,以防止产生混凝土表面的黄色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提高市政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

2.1控制施工现场温度

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施工温度的要求比较高,温度应力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进行市政施工时,要按照施工现场情况对温度合理进行控制。可采用物理控温的方法,如冷水冷却碎石,有效的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缩短施工时间,同时也能够提高施工进度。也可将水管埋入混凝土中,然后将冷水注入水管内,通过冷水在水管内的吸热性能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目的,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导致裂缝发生的概率。

2.2认真细致地做好图纸会审和施工方案优化工作

市政混凝土投入施工之后,第一步应该做的便是对工程项目图纸进行审查,显然,也要对其他相关专业图纸实施审查,实现工程实施前的充分准备,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工。图纸审查阶段,一旦出现问题必须马上指出,并寻求解决办法。在市政混凝土建设工程施工时,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科学控制,因为市政混凝土建设工程质量要拥有坚实的质量基础,必须使用优质混凝土,该混凝土必须要通过质量检验,经过合理的质检技术验证,确保其达到投入施工的标准。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影响市政混凝土建设工程施工的进行快慢,因此在市政混凝土建设工程过程中,需要制定好的施工方案,有利于节省开支,同时能够对市政混凝土建设工程周期优化以及对市政混凝土建设工程质量有所提高。

2.3加强对混凝土制作和运输过程的控制

混凝土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水灰比例搭配上会用,同时在碎石、沙土等的搭配上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在搅拌设备选择上,应该选择具有更好搅拌效果和实现各种材料充分凝和的机器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对于混凝土承载装置的选择、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等进行严格控制,使得异地加工制作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时能够立即使用,以降低工程成本。

2.4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后期养护工作

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工程的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施工,尤其是在后期施工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更要加以重视,不能因为一味追求施工进度而忽视了工程质量。一旦混凝土密实程度不够,加之外界环境受到影响,就会导致钢筋腐蚀的问题,钢筋遭到腐蚀不仅会增加工程的危险性,结构寿命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可以采取在施工处表面洒水的方式,保证表面的湿润,也可覆盖野草,确保养护效果的高效性,养护的时间一般不能少于14天,否则会出现裂缝现象,降低了整个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结语

作为市政施工中应用最多的材料,混凝土具有抗压强度高、经济实惠等优势,也是确保市政施工质量的基础,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对施工质量带来负面应。所以,在具体施工中,要对这些影响因素通过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技术控制及后期养护控制等措施来避免,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使市政施工质量达标,提高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孙晋.浅谈市政桥梁工程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術企业,2016,19(12):104-105.

[2]王旭伟.简析现代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22(04):88.

[3]庄柔.市政建筑工程项目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施工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11):75.

论文作者:徐俊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探讨论文_徐俊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