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初中语文课堂论文_栾梅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初中语文课堂论文_栾梅

——研究性学习与语文学科整合初探

栾 梅 山东省莱西市姜山镇中心中学 266603

一、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应具备的条件

1.语文教师应确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完成由主体到主导角色的转变。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确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让学生有充分发挥自己个性和才能的机会。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努力营造积极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精神和求异思维。教师要完成从主体到主导的角色转换,给学生更多更大的时间和空间,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是师生双方对于文学文化知识的探究过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角色的转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2.语文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语文教师要努力加深学科专业知识,不仅要具备中学语文教科书所需的语文知识,能驾驭语文教材,还必须掌握较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密切关注语文研究的前沿动态,了解语文最新研究成果。其次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对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反思的能力,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同时还应注重加强团结协作的进取精神,加强与各学科老师、家长、学生、社会各方面人士的团结协作,从个体走向合作,利用群体的力量完成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3.新教材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新教材无论从量还是质,内容还是形式,与传统旧教材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编排看,从过去只重阅读到现在阅读、写作并重,编排了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等;从量上看,除课本外,还有与课本配套的读本;从入选的文章看,保留经典文章,还选入一些脍炙人口的美文,更强调人文精神,强调多种情感的流露,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多样纷呈,更具时代感,为实施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

二、阅读教学中的“研究性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研究性阅读”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去独立思考、研究、探索,去表达、创造,从而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1.设置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学习中对自己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力,对教材中的疑点、难点,应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可借助联想、类比、对比、借果推因等方法将问题引向深入,可以联系实际想问题、发散思维提问题、咬文嚼字找问题、分析比较定问题、反思学习找问题。如教学《木兰诗》时问:“可汗”是古代少数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这不矛盾吗?你如何解释?本文的主题是什么?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探究。

2.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学生关注的才会产生热情,教师可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创造一种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出来,就能激发浓厚的兴趣,语文教师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去感受、体会、发现,产生兴趣,。

3.展开想象。想象探究是将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由文字描写的虚拟世界引向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学习中引导学生善于抓“空白点”想象,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语句,想象生动的情节和描绘景物;可抓住教材中的省略部分,虚构故事情节;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想象皇帝游行后回皇宫后的心理和言行、骗子离开时的表情与言行、心理等。

4.拓展延伸。探究者要对文本经过阅读、分析、研讨、思维拓展延伸,通过整理分析获得认识成果。如教学《三峡》一文时引导学生探究:文中作者对三峡奇观美景并未细加描绘,仅以简单几句勾勒三峡山势,这样叙写有何用意?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先写夏季,然后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写?

三、作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写作”

1.强化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以人为本、作文主题体现人文性。每个学生的情感、品质、思维、兴趣等各不相同、“研究性写作”确定作文主题不能“目中无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不同层次,让学生的思想在作文中飞扬。如学习《孔乙己》时,我从多角度、多层次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写作,这样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研究性写作”中来,充分享受写作的乐趣。

2.立足文本,注重拓展延伸,作文内容突出兼容性。“研究性写作”既要凭借教材对课本进行探究,又要拓展延伸,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教师要善于整合地域资源,开拓探究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探究知识而后作文。(1)源于课本。教师要赋予学生选择语文教材研究内容的权利,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实际研究写作。(2)高于课本。既是对教材的拓展延伸,如教学《社戏》,让学生进行调查探究,写《中学生眼中的社戏》,又可结合地区资源开展调查研究:一是校园生活:校园文化剖析、追星族群体效应。二是社区生活:如社区人力资源分配、物业管理、人文资源研究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选题调查、搜集、整理、撰写,善于引导学生打通课内外,建立起课堂——校园——家庭——社区——社会的立体网络,让各种语文信息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校园、社区、社会去搜集鲜活的语文素材。

论文作者:栾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7

标签:;  ;  ;  ;  ;  ;  ;  ;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初中语文课堂论文_栾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