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语境下的文化自信阐述论文_马跃天

伦理学语境下的文化自信阐述论文_马跃天

摘要: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更是一个民族永葆活力的固本之道,是一个民族实现复兴的力量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论断和重要论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建设关乎国运兴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而从更深层次去讲,文化自信的本质和根源所在,还是对于中华文化所蕴含、发展、架构、融通的包括“以人为本”的精神价值理念、理性价值与现实实践相契合的社会道德规范、辩证科学地看待世界并由此产生的思想和实践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伦理价值体系的充分自信。这种优秀伦理价值体系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真正的“精气神”,对于这种“精气神”的足够自信,其意义不只是在于对国民性格个社会品格的价值塑造,对礼仪文化志邦的接续和复兴,更是对于人类共同体的价值引领,对于世界人民中国智慧的贡献。因此,尝试将文化自信放在伦理学的语境下,将二者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更宽的角度去挖掘、发现和解读文化自信,有着其鲜明的历史与时代的双重价值。

关键词:伦理学,文化自信,阐述

一.中国特色伦理学的发展与文化自信建设肩负着共同历史使命。

文化自信作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其所承载的核心意义和使命担当就在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下,通过“文化价值”挖掘和“文化软实力”打造,使中华文化和中国社会日益呈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使中国人民和中国智慧日益释放出更加强大的力量,使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日益展现出更加灿烂的魅力,从而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固本之道、力量之源。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发展和建设,其宗旨和意义,就是通过构建符合世界潮流与中国实际、符合历史和时代要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先进的伦理秩序和伦理体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夯实思想价值和理念基础,由此凝聚起更加广泛和磅礴的力量,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努力奋斗。二者一脉相通,使命相同。二者都是要从最根本、最核心、最源头的位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创造基础条件和根本保障。新时期,新变化,世界局势风起云涌,国际气象变化万千,面对日益增多的威胁和挑战,如何保证国家的长远发展、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保证未来中华民族能以更加自信蓬勃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根本要以还是在于人的精神、理念、思想、文化以及由此构成的连贯的长久的具有无限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伦理体系。当代中国正在协调推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在内的"五位一体"整体格局的打造和发展,而文化便是这“五位一体”整体格局中的根本力量所在,如何发挥好文化的源泉性作用,需要的便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和伦理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打造沟通“五位一体”整体格局的坚实桥梁和纽带,从而最科学最可行的方式做好“五位一体”的整体融通及有机协同,获取最大公约数,取得时代新成就,从而合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优秀传统伦理的价值是优秀文化价值的动力所在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培育凝成了强大的文化基因。古往今来,从来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伟大的中华民族这般,拥有如此灿烂而又绵延不绝的光辉历史文化。千百年来沉淀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粹,铸就了中华民族绵延千古的文化实力,锤炼了中华民族和合万方的豪迈与底气,更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正是依靠这光辉文化的伟大力量,历史上的中国,历经无数战乱而不倒、饱经无数沧桑而不亡。这种优秀文化积淀成的基因特质,使得中华民族有了坚定可靠的精神依托,锤炼了海纳百川的伟大胸襟和包容万方的精神气魄。而追本溯源,从根看起,恰恰是数千年来培育和发展的优秀传统伦理思想和伦理价值体系,给予了几千年来优秀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维系,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伦理体系当中,虽然也不乏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诞生的落后性层面,但更多更广的层面所蕴含的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其无论是以"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为代表的的人本理念和教化观念,还是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代表民族品格,以及"和而不同、和谐相处"为代表的世界大同价值追求,这些中华传统伦理道德里蕴含的中国智慧,是具有多维度、多方向、成系统、整脉络的价值智慧。它既有着对于为人处世的思考,又有着对于家国兴衰的思辨,更有着对于人类万邦的共同美好期待。这是一个庞大的、整体的,同时又能随着时代发展和变化不断吐故纳新、兼收并蓄的具有广阔的胸襟雅量和时代意义的动态的思想文化价值体系。这种时代传承、绵延不绝,且在当今时代愈发明显地彰显着其生命力和宝贵价值的传统伦理道德财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值得挖掘、弘扬,也恰恰是当今社会发展建设最亟需增强的东西。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其根本在于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而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最首要之处便是要对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伦理价值体系有充分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仅是对于传统优秀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的重拾与发扬,更是充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培育形成的符合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化自信的打造和提升,最深层次的还是在于对优秀传统伦理思想价值的挖掘和突出,这既要成为足够的文化自信,又要成为充分的文化自觉,而对于这种优秀传统伦理价值的阐发和弘扬,以及结合时代精神和要求自觉实现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必将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复兴的根本动力。

三.优秀传统伦理的重塑是克服“文化历史虚无”的治本之道

由于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发展中,各种外来思潮和文化意识形态的交织影响,“历史文化虚无”的错误思潮成为中华民族前进的重要威胁。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各种方式歪曲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颠倒是非黑白。在没有对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全面分析把握的情况下,乱下结论、乱作判断,抹黑英雄人物、抹杀历史功绩,抹杀传统文化,以至于崇洋媚外,舍近求远,造成不少国民思想混乱,判断偏离,这不仅影响力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还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文化和民族的复兴与繁荣带领严重消极影响。面对历史、文化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究其原因,无论是思潮的产生传播者,还是受思潮的错误影响者,其深层的原因还是对于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的根本还是在于优秀的传统伦理观念在内心的坍塌与缺失,以至于其失去了对于家国历史的虔诚与尊重,失去了对于社会和人民的感恩与善意,失去了对于历史和规律的诚意与敬畏,因而迷失了方向而变得不知所以肆意妄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而,切实坚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通过全面、客观、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把握主流、抓住本质、实事求是,充分挖掘和重塑优秀伦理道德观念,构建伦理道德体系,找到全体人民共同认可的精神信仰。从人的道德教化的根本源头上克服“历史文化虚无”的错误思想,建设起具有最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中国人民有着团结一致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理念,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向前,切实提升文化自信成为迫切而现实的根本需求。只有以优秀伦理思想重塑为切入点,以历史性的思维、时代性的眼光、科学性的视野为着眼点,以培养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长远发展的高素质新人才为出发点,不断强化文化教育引导,不断加强文化实践锻炼,不断完善文化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国民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从而切实提升人民对于中华历史和文化自身的尊重和认同,切实增强全体中国人民的文化认知和情感认同,中国的社会经济才能更加长远平稳高效地发展。

四.优秀传统伦理的弘扬是中华文化面向世界的自信源泉

以儒家思想和伦理价值观念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体系,其无论是从横向的时代性还是纵向的历史性观察,都有着其广泛的理论深刻性和全面的反思融通性。这种伦理观念当中,既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积极主观能动性,又有着全面而合理的规律和层次性,其不仅仅是对于自身群体内部的管理和约束,更有着更高层次和更宽维度的思考和研究。其对于人、社会、自然发展关系和理想状态的描述和追求,也是当今世界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普遍面临和正在研究的共同课题。世界格局的不断转变和世界性问题的普遍增多,世界各国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开始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寻求中国智慧。也为中华文化面对世界的自信发展和传播提供了广阔契机。

立足于当前人类社会发展实际,要解决世界面临的诸多共同问题,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迫切需要从伦理道德的维度和层面,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和设计,实现和谐、可持续的人类伦理生态的建构,实现人类整体文化的繁荣发展。而在此方面,中国传统伦理提供了广泛的思想、历史和实践参考,而这也必然的成为中华民族面向世界不断提升文化自信的源泉所在。通过不断提升对于以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为核心的道德伦理的自信,不断提升对于世界和人类发展的历史伦理的自信,从而切实提升提升对更广维度中华文化的整体自信,从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更好的实现和引领全人类的共同理想价值,更好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共同推动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进步中,使中华文化进一步焕发出活力与生机,更好的融入世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五.全球话语体系的打造需要伦理精神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共同架构

未来国家间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不是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竞争,而是文化实力的竞争与较量。一个民族的文化力的兴衰,关乎这个民族生命力的兴衰。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未来国家间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不是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竞争,而是文化实力的竞争与较量。未来的中国,面向世界的开放格局更加广阔,从“国际大国”向“国际强国”迈进过程中,必须要拥有与之国际姿态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必须打造与其国际地位相一致的国际话语体系。而这也需要对于自身伦理和文化的双重自信。

对于自身伦理精神自信,既是对自身伦理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认可与肯定,又是通过对于自身伦理精神的合理辨析和区分后对于自身伦理精神更高层次更深境界的跨越和提升,其既有着鲜明的方向性和导向性,又有着深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由此产生的对于自身伦理精神的自我充分肯定与赞许,也成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依存,成为文化自信的基础依托。有了自身培育和涵养的伦理精神的自信,人们才能在文化观念和精神境界上表现出充足的自信,才能够在各种条件下更好地推动文化的挖掘、发展、创造与升华。

全球话语体系的打造需要强大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为支撑,需要能够充分阐释和阐明中国精神和中国气质的物质为载体,需要可以充分体现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方式为保障。做好这些,“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复古”以及“全盘西化”不仅行不通,更要坚决克服和抵制。做好这些,没有对自身伦理和文化的共同自信更是不可行,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有机融通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华优秀传统伦理学以及国外伦理学的各项优秀成果,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伦理学话语体系,以此为基础构建当代中国特色文化体系。切实以中国伦理自信和中国文化自信提振自身“精气神”,从而以更加良好的精神姿态和精神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与此同时,不断加强和注重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观察、理解以及兼收并蓄,不断做到有机结合和融会贯通,从而以更加体现中国特色,更加具有中国魅力,又能充分展现其世界蕴涵,并且符合国际话语规范的方式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更加广泛地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加全面和充分地认知、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化当中所体现的中国人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从而为全球话语权的提升和话语体系的打造打下坚实的精神文化基础。通过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共同架构,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通过国际话语权的中国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就会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可和支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就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和赞誉,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文化摩擦就会不断减少。通过伦理自信文化自信的共同架构,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中国在世界难题和相关国际热点问题解决时,就能以更加从容的姿态和气魄,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设置中国议题、制定中国标准,实现中国倡导和全球响应。通过伦理和文化自信的共同架构,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从而推进世界文化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世界人民共同发展进步中,打造出全世界人民共同认可、普遍尊重、共同响应的中国全球华语体系,扛起中华民族最为广阔的未来担当。

历史赋予了光辉使命,时代彰显了伟大担当。无论是从历史的纵轴还是世界的横轴来审视,切实树立和提升中华民族的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打造属于中国的全球话语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提升伦理和文化自信,以更加坚定的伦理信念、文化定力和时代自觉,共同扛起历史、时代和未来赋予的光辉使命,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英勇之姿,汇聚起源源不断的生机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外文出版社 , 习近平, 2014

[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习近平. 人民日报. 2016

[3]“治国理政”视域下公民伦理的构建和培育[J].黄月细. 伦理学研究. 2017(01)

[4]传统向现代转型视域下的公共道德的辨析及构建[J].曹融.伦理学研究. 2017(01)

[5]儒学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钟华.人民论坛. 2011(32)

[6]回顾与前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J].石秀杰,董慧,齐凤.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7]“文化自信”四题[J]. 荣开明.观察与思考. 2017(08)

[8]文化自信是对民族生命力的自信[J].陈先达.新西部. 2017(17)

[9]文化自信的四维审视[J].罗春艺.甘肃理论学刊. 2017(04)

[10]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J]. 韩士海.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4)

[11]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化自信的心理建构[J].邹广文,王纵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04)

论文作者:马跃天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  ;  ;  ;  ;  ;  ;  ;  

伦理学语境下的文化自信阐述论文_马跃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