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例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论文_吕英香

800例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论文_吕英香

景泰县人民医院 730400

摘要:由于临床上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逐年增多,为了有效的对其病因进行明确,笔者针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通过结合临床病例对其病因进行探讨,同时针对该病探寻合适的治疗方法,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本次研究过程中将我院儿科2014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800例黄疸患儿临床资料作为入选本组研究的对象,依照患儿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治疗组黄疸患儿400例,与对照组(400 例)进行对比研究。其中对照组给予茵栀黄颗粒联合微生物制剂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茵栀黄联合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的过程中,另外加入其他的治疗措施,主要采用光照疗法,观察患儿资料情况,然后对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病情康复情况进行探讨与分析。通过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二组的治疗情况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要高于其很多,对照组此次的临床治愈率在70%,而治疗组通过茵栀黄联合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及光照疗法治疗后治愈率在90%以上,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性非常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针对临床上的黄疸患儿,应当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通过比较本组患儿的治疗可以看出,单纯应用茵栀黄联合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不及服用茵栀黄联合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的基础上加用光疗手段,该方法不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非常经济花费少,可行性强。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病因分析;临床诊治

为了分析新生儿黄疸的常见病因,并探讨临床治疗的方法,将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儿科接收的新生儿黄疸800例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设置成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通过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临床治疗效果,现结合这些病历资料具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的8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诊断依据都与《实用新生儿科学》,关于该病的诊断依据相符合。入选本组的80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其中有男性患儿 520 例,女性 280 例,足月儿 730 例,早产儿 70 例,发病日龄,≤7d 者 520 例,>7d 者 280 例,出生体重<2.5kg60 例,出生体重≥2.5kg的有740例,所有患儿就诊的特点以皮肤黏膜黄染情况比较突出,以黄疸为主因进行入院治疗。依照患儿的黄疸情况,将其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其中属于轻度水平的有480例患儿,达到中等黄疸程度的有300例患儿,其中有20例患儿的黄疸水平达到了重度。对患儿情况进行观察。发现所有患儿巩膜、粘膜以及皮肤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黄染情况,然后根据患儿血清胆红素具体数值对其黄染程度进行确定。大多数患儿同时还存在许多伴随症状,如纳差、恶性、呕吐、腹胀、腹泻、尿黄、尿少等症状,部分患儿有大便粘稠、颜色不深现象,患儿可出现脱水貌,身体消瘦,精神欠佳,贫血,低血糖,低体温等情况。为系统的对患儿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把入选的800例患儿进行平均分组,设置为对照组(400例)以及治疗组(400例),前一组中有290例患儿为男性,有110例患儿为女性,有380例患儿为足月生产,有20例患儿为早产儿。而治疗组中有280例患儿为男性,有120例患儿为女性患儿,有360例为足月出生,而又40例患儿属于早产儿。对上述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情况基本无差异,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之后进行有效的对比研究。患儿病因分布情况为:感染 280 例(35%)、母乳性黄疸 160 例(20%)、围产因素 150 例(18.75%)、溶血病 90 例(11.25%)、G6PD 缺乏症 50 例(6.25%),先天性胆管闭锁 30 例(3.75%)、原因未明 40 例(5%)。

1.2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所有患儿一直坚持母乳喂养(除特殊情况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患儿外),并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对患儿的病因进行治疗,并有效地控制患儿的并发症。治疗过程中给对照组患儿实施一些药物进行治疗,①用茵栀黄颗粒口服,每次1/3包,每天服用3次,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进行合理的增加与较少。②微生物制剂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每次1粒,每天服用3次,改善肠道内环境。③碳酸氢钠2-3ml/kg每天1次,碱化血液,纠正代谢性酸中毒;④增加白蛋白,依照1g/kg的标准进行增加,如果没有白蛋白,可用血浆替代,血浆10-15ml/kg静脉滴注。白蛋白或血浆一般1次/日,也可根据血清胆红素值的高低,适当用到1-2次,但若心功能不全者禁用或慎用。⑤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400mg/kg.d,连用3天,也有学者认为一次性给予1g/kg,在6-8小时内连续静脉输注,效果会更好。⑥有效的控制患儿的原发病;⑦科学合理的喂养,保证充足入量。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皮肤及脐带断端护理,预防感染。禁用一切损害患儿肝脏的药品。同时也可实施中医药手段。⑧观察患儿情况,对患儿的血糖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应当严格观察患儿的体温,避免出现低体温或发热现象,及时的对患儿的贫血进行纠正,有效的防治心力衰竭的发生。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光照疗法:采用国产郑州迪生公司生产的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对该组患儿进行有效的蓝光光疗措施。通过持续性或间断性的双侧光疗措施,治疗过程中应当对灯光的距离进行适当的调整,最佳的距离应当控制在25-30厘米的位置上,治疗的患儿中,蓝光光疗时间都大于12 h,为了验证光疗措施对黄疸患儿的治疗情况,对其实施光疗之前进行血胆红素测定。经过光疗之后,再对患儿的血胆红素水平进行测定,倘若患儿相关实验室检查显示血胆红素水平已经降到了200 umol/L 以下,此时则不再进行该治疗手段,而且要严密的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食欲及喂养情况,体温是否处于正常水平,巩膜以及结膜和皮肤颜色是否趋于正常,同时观察患儿的大、小便,在治疗的过程中,每天给患儿测定经皮胆红素(TCB)三次。

1.3 疗效标准

①治愈:患儿皮肤、粘膜以及巩膜等无黄疸情况出现,通过实验室检查患儿的血胆红素水平处于正常水平。②好转:患儿的黄疸情况明显减轻,黄疸情况下降很多,血胆红素有了大幅好转。③无效:治疗后患儿黄疸情况不改善,血胆红素无下降。

1.4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手段对患儿的治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检验通过X2,差异显著性用P<0. 05进行表示。

2 结果

通过对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发现在治愈率上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P<0.05),见表 1。其中有3例溶血性黄疸,病情危重,转外院行换血治疗,痊愈出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发现先天性胆管闭锁患儿4例,转外院进一步明确诊断及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先天性肝外胆管闭锁,在外院行手术治疗,取得成功,术后黄疸迅速消退。随访2 年,均未发现后遗症。另外3例,由于经济条件及各方面因素,家属放弃治疗,均夭折。

3 讨论

3.1 病因分析

该病又被称之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研究显示,该病的发生情况,以新生儿刚出生的第一个星期内尤为多见,能够达到40%-65%左右。发病原因主要与新生儿阶段患儿体内胆红素无法正常的进行代谢所导致,大量胆红素不断地蓄积于患儿的体内,进而导致患儿的巩膜以及粘膜和皮肤部位上出现黄染情况。新生儿黄疸由多种病因所致,关于其病因探讨目前报道不一,从病因上对该病进行分析,尤以感染(35%)是导致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由于母乳喂养所导致(20%),围产原因导致的新生儿黄疸约占到(18.75)。刚出生的新生儿身体比较娇嫩,皮肤更是脆弱,抵抗力不强,很容易出现感染情况,由此出现的黄疸疾病,造成小儿重症肺炎以及败血症等情况,导致此原因的主要因素可能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所导致,由此使得血中的胆红素不断增多,进而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出现黄染症状。近年来,随着母乳喂养的不断普及,该病的发生率有了明显的降低,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是由于刚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早期不能很好地摄入奶量,以至于给肠蠕动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影响肠肝循环,导致血中胆红素迅速增多。而迟发性新生儿黄疸,由于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母乳中具有很高的含量,在其分解过程中与体内的胆红素进行结合,形成未结合的胆红素,使得肠肝循环的负担进一步加重,而发病。围产期新生儿黄疸,跟早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存在非常大的联系,由于新生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窒息情况,进而缺氧,引发高碳酸血症,体内的糖得不到很好的代谢,引发酸中毒的发生,给肝脏葡萄糖醛转换酶作用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从而不能很好地对体内的胆红素进行代谢,引发新生儿黄疸。该原因所致的新生儿黄染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早期阶段,但感染因素所致的新生儿黄疸,多出现在3天以后。也有些报道中认为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不会由于新生儿窒息所引起,但新生儿发生窒息之后,发生此病的几率会大大下降,不会因此造成严重的新生儿黄疸,反而会越来越轻。因此这对新生儿黄疸与该病因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

3.2 治疗方法探讨

(1)光照疗法及其指征:对于新生儿黄疸中未结合的胆红素血症的治疗,采用该方法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而且使用起来非常安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检测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包括间接的胆红素及直接的胆红素,避免发生脑损伤。然而针对新生儿黄疸中这种间接地胆红素水平应当控制在多少的范围,才不会对患儿的脑神经造成损伤,还需要针对其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目前蓝光光疗标准,大多数是根据患儿日龄及体重和胆红素值,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干预。有针对此方面研究的学者认为,如果患儿是足月儿,又不存在溶血症状,应当以342~425 umol/L为标准对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通常不会造成神经损伤等问题,因此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疾病的发生时,应当在此技术上对其干预标准进行有效的提高。足月儿的胆红素水平如果和早产儿处于同一水平上,后者极易出现胆红素脑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其实施干预。针对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如果患儿为健康足月生产,实验室检查,在222~255 umol/L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则可进行光照治疗,如果患儿属于早产儿,体重又比较轻,但不存在溶血情况这时治疗的过程中应当以采取不同的光照治疗标准。

(2)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防治 临床上患儿如果出现溶血病,应当积极的采取治疗措施,通过IVIG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对防治新生儿黄疸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患儿进行丙种球蛋白注射,可以有效地对母体产生的IgG进行有效的抑制,避免过多的生成抗体。增大该药的治疗量,可以有效地避免抗体对胎儿产生影响。同时能够有效地对Fc受体进行有效的封闭,减少红细胞的破坏。但其临床的使用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治疗时还应当与光疗手段进行配合治疗。

(3)换血疗法及其指征 针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该方法不但迅速而且效果非常明显。该方法尤多用于新生儿黄疸的重型溶血病患儿。随着现在治疗技术的不断推进,药物治疗以及光疗手段的快速发展,采用此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人逐渐的减少,然而有些患儿病情比较危重,很难进行有效的控制,采用该方法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根据患儿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提高疗效。不过,这种先进有效的治疗手段,在省级医院才能进行。

(4)母乳性黄疸的治疗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有学者主张以下方法处理,针对患儿黄疸情况对患儿实施母乳喂养,同时增加喂养次数,这对患儿的肠道蠕动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胆红素被人体所吸收,对患儿的情况应当严密的进行观察,若患儿的胆红素处于较高的水平时,应当停止母乳喂养,采用牛奶的喂养方式。若果停止母乳喂养后患儿胆红素处于正常水平后,可再进行母乳喂养;如果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处于高位时,应当配合光照手段进行治疗,特别是一些临床上常见的早产儿更应当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近来有用中药四磨汤配合应用治疗母乳性黄疸,认为疗效确切,此二药合用具有加速胆红素分解及排泄作用。

(5)金属卜啉防治 目前也有学者报道,金属卜啉治疗新生儿黄疸,尤其对G6PD缺乏和血型不合溶血性黄疸,疗效不错,可减少蓝光光疗及换血治疗,但由于国内极少应用,亟待于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本次研究的 800 例新生儿患者中,治疗组 400 例患儿通过光照疗法,并给予白蛋白注射液进行输注,并施之于茵栀黄治疗,并对患儿的原发病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从表 1 发现,相较于对照组(70%),治疗组的临床效果较佳,达到90%的治愈率。通过对比发展在采用茵栀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光疗手段,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虽然治疗是控制新生儿黄疸发生的重要措施,但预防在其中也占有非常大的作用。在孕期阶段应当对一些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增进相关的保健措施,避免高危妊娠情况的出现,有效控制早产儿的出生率,科学分娩,加强对新生儿监测,及时的发现新生儿胆红素的变化情况,做到早期诊断和防治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相较于正常足月生产儿,高危儿出现新生儿黄疸后极易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而且病情较为严重,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综合分析患儿的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同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最大限度的控制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以减少胆红素脑损伤的发生。

综上所述,当新生儿出现黄疸时,应尽早作临床实验检查,有条件可开展多种细菌方法检查,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防止发展成胆红素脑病。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固然重要,预防却显得更为必要。首先要阻止孕期一切高危因素,并加强围产期保健及高危妊娠的管理,从而降低早产儿等高危儿出生率,同时改进分娩措施,合理用药,对高危儿娩出后进行胆红素检测,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和防治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刚出生的新生儿要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皮肤及脐部护理,预防皮肤及脐部感染,以减少黄疸的发生。对生后7天内(尤其是3天)的新生儿,应积极随访,预防重症黄疸的发生。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及产后感染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关键。同时提高广大妇女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及正确进行母乳喂养,及早发现黄疸,也是一个值得普及的对策。

参考文献:

[1]韦毅. 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观察[J]. 医药卫生,2015,17(2):113-225.

[2]张文喜,梁心怿,叶建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早期干预[J]. 四川医学,2016,27(8):869-870.

论文作者:吕英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 》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  ;  ;  ;  ;  ;  ;  ;  

800例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论文_吕英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