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思维的生长点论文_张国涓

寻找思维的生长点论文_张国涓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西团镇大龙小学

内容摘要:思维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在语文课堂寻找思维的生长点,就是寻找智慧的萌生点,情感的交融点,意念的升华点,生命活力的创生点。本文试以定位支点、发展节点、关注盲点的角度,来架构思维的整体美,追求思维的灵动美,点燃思维的创新美。

关键词:思维发展 支点 节点 盲点

从某种角度讲,学生的精神成长史就是其思维发展史,思维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核心。因此,注重课堂的“文化含量”(思想力量)和“思维含量”(思维训练、思维深度),力求“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钱理群语)应是语文“本体价值”的题中之义。寻找思维的生长点,就是寻找智慧的萌生点,情感的交融点,意念的升华点,生命活力的创生点。

一、定位支点,架构思维的整体美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语文教学不也需要这样的支点吗?用精、少、活的“主问题”呈现教学内容,架构学生的思维,拉动丰富的学习信息,让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探究的内核。当然,这个支点的选择十分重要:一要紧扣文本的核心内容,提炼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而不要让学生在文本外兜圈子;二是要开口小而内涵深,似乎一下子就能看见光亮,但要接近它却是曲径通幽的。

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为例。课文第三自然段就一句话:这是两棵樟树。这六个字看似简洁明了,实则内涵丰富。首先它是最接近学生的认知起点的: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呢?它连缀着上下文,学生读到了樟树的外在美:四季常青;读到了樟树的内在美:香气拒虫。当学生由“总爱在这两棵樟树下留个影”读到宋庆龄坚贞高洁的人格美,这就是在教师带领下走向了“最远的终点”。再如《半截蜡烛》一课:“二战结束后,法国总统决定颁发一个奖杯给伯诺德夫人一家,你认为奖杯应该奖给谁,为什么?”这样的主问题就是教学的支点,以此点为支撑,尽可能地“向四面八方打开”,使学生的思维贯穿全文、贯穿全课,教学各环节间有机联系。

二、发展节点,追求思维的灵动美

“节点”这个词来源于通信传送网络,是指信号的交叉连接点,业务分插的交汇点,网络管理系统的切入点,传输中数字信号的再生点。课堂的节点,就是课堂环节、板块的交叉连接点,师生思维、情感的交汇点,课堂教学讨论的切入点,知识能力建构的生长点。

一位教师教学古诗《夜宿山寺》时,请学生说说诗句中写了哪些事物,并动笔画一画。教师发现有一幅画画了星星、月亮和一座倾斜得厉害的高楼。显然,学生把“危”错误地理解成“危险”了。教师利用教学契机,通过学生评价,自己再循循善诱,使该学生发现了错误,从而掌握了诗句中“危”字的正确解释不是“危险”而是“高”。

当然,课堂教学节点的显在功能是“连接”“交汇”和“切入”,但其突出的特质还是在于它的“生长”和“生成”。《夹竹桃》是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名作。先生曾这样说过:“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决不含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季先生在争奇斗艳的万花丛中选择既非名贵、又不娇艳的夹竹桃作为吟咏的对象,正寄寓了他的追求和趣味。然而,文本的表达是含蓄的,在夹竹桃的花性和季先生的人品之间,有一道鸿沟,这就是教学的“节点”。如何将两者链接,让教学流程如溪流一样自然“流淌”呢。于是,在品完夹竹桃的韧性之后,我以“夹竹桃不仅开在季先生家的院子里,还绽放在季先生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中”,自然地衔接到课外资料的拓展阅读。这样的设计拉近了季羡林和夹竹桃的文本距离,也拉近了季羡林和学生间的情感距离。学生水到渠成地读到季羡林的人品像夹竹桃一样谦虚朴实、始终如一;悟到季羡林的人生像夹竹桃一样从容淡定、坚韧不拔。最后,我又以人们给他的称谓“夹竹桃知己”和“夹竹桃先生”作了呼应。借文读人,让话题交流进入了更高层次,同时也体现了课堂的人文价值。

教师有了“节点”意识,呵护学生的灵性、自由的空间,哪怕是错误的联想、猜测,给予必要的疏导、引领,才能激发学生源源不断的思维灵光,激活生命的潜能,教学流程便如一弯叮叮咚咚的溪流一样自然“流淌”,充满灵动的美。

三、关注盲点,点燃思维的创新美

加拿大航天部门首次准备将宇航员选上太空,但他们很快接到报告,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用圆珠笔根本写不出字来。于是,他们用了十年的时间,花费120亿元,终于发明了一种新型圆珠笔。这种笔适用于失重态度、身体倒立、水中、任何平面物体,甚至在零下300摄氏度也能书写流利。而俄罗斯人在太空中一直使用铅笔。

这是则小幽默,却蕴含着大道理。社会学家给它起了个很艺术的名字--思维盲点。人的思维总是被经历、阅历、知识背景、内在与外在暗示包裹着,我们的课堂也不例外。盲点在思维懵懂处,学生体察不到;盲点在思维定势处,学生留意不到,带来的必然是思维的僵化和凝固。如何消除思维中的盲点?惟有创新,即从独立的、质疑的、批判的角度去思考。

《江雪》是柳宗元写的一首诗,教学这首诗,我一直只停留在通过文字、画面体会寒江独钓图凝固的美丽,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后来读到侍作兵老师的一个案例,为学生由“藏头诗”而得出的深入精到的解读而惊叹。“藏头诗”不正是学生思维的盲点吗?于是我也进行了尝试。在体会诗人情感时,我向学生介绍了“藏头诗”,学生果然从“千万孤独”四个字意会到作者的孤独之情。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追问:“数字往往给人单调平淡、枯燥乏味之感,但经诗人巧妙用进诗句中,却使文辞生辉、情趣盎然。千、万、孤、独,都表示数字,琢磨琢磨,你又能从中体会到什么?”一番静默之后,一学生兴奋地讲述:“‘千’‘万’表示多,‘孤’‘独’表示少,形成鲜明对比,可见诗人孤独之深!”另一学生迫不及待地发表见解:“由此我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了更深的理解:‘千里’指由白帝城至江陵路途遥远,‘一日’是说时间之短,作者同样是借悬殊对比,写出舟行之迅速,表达诗人遇赦东归时的无比喜悦之情!”多么深切的体悟,多么睿智的发现!课后,学生有的搜集藏头诗,冥思其中的奥妙;有的研究起古诗中的数字,推敲诗人的用意……如先哲所说:“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有待点燃的火把,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思考、富有智慧,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正是课堂上教师对思维盲点的关注,使得思维的火花尽情迸射,创新的光芒熠熠生辉。

寻找思维的生长点,需要我们有一双审美的眼睛。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首先是一个审美主体,发现文本的、学生的、自身的和生活的美。其次还是一个审美中介,要把课文、生活的美,通过教学技巧和方法,把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培育学生发现美的眼光。如此,“美“不经意间就会闪耀在一节节充满灵性的课堂,散发智慧的芳香,折射思维的光芒,彰显学生生命成长的勃勃生机。

论文作者:张国涓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0月总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寻找思维的生长点论文_张国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