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江门生态农庄发展模式探研论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江门生态农庄发展模式探研论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江门生态农庄发展模式探研

冯晶晶1,王秀宇2

(1.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广东江门529000;2.大长江集团,广东江门529000)

摘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5年11月中央提出的改革思路,旨在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生态农庄的可持续发展亦离不开供给侧改革思想的指引。本文以“江门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为依托,针对江门生态农庄的发展现状,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江门生态农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农庄;可持续发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通过调整农业发展方向,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符合消费者需求,真正形成结构合理的农产品供给。生态农庄是一种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模式。其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使用现代技术种植瓜果蔬菜,养殖鸡、鸭、鱼、猪,形成集采摘,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活动。生态农庄主打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以环保、绿色、健康为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掀起一股农村休闲旅游的潮流风。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的生态农庄建设蓬勃发展。但同时产生的问题是,由于各地生态农庄无序建设、缺乏统筹规划,造成同质化现象严重。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2015年提出以后,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业发展引领了方向,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也在进步。2016年农业部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和旅游结合新模式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和旅游相结合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林业、旅游和文化的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一种创新的办法解决农村发展问题,让农民接触到农业发展的另一条道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让城市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可以有机会采摘蔬菜,亲身体验农民的不容易,加强农村和城市的交流。生态农庄的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就业机会,可以在家门口解决就业问题。同时,生态农庄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此次升级的D13柴油发动机还采用了新型VDS—5低黏度机油和新型活塞环,可有效降低发动机油耗和内部摩 擦。此外,其新配备的500马力发动机相较460和420马力发动机,在保持相同高压缩比的同时,可节省更多燃料,实现更高的燃油效率。

2 江门生态农庄的发展现状

江门作为一个明朝初年就开始发展的小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迷人。这里既是明代心学奠基者陈白沙的家乡,又是近代维新先驱梁启超、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江门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地理位置优越,南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气候宜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分明。这里丰富的历史文化、优越的地理环境,美丽的村落建筑,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江门各地生态农庄无序建设、缺乏统筹规划,造成同质化现象严重。

3 江门生态农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与建议

由于江门拥有得天独厚的侨乡文化和特色饮食优势,可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以“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竞争为导向,通过政府“看得见的手”进行相关政策配套管理,实现江门生态农庄的可持续发展。

3.1 旅游资源丰富,游客众多

在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以写促读”策略,可以反馈前面学习的效果,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真正在阅读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基点。

3.2 文化底蕴深厚

江门的侨乡文化历史悠久。在这一影响下,江门发展了众多体现侨乡文化的人文与建筑,例如,代表侨乡文化典型特色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群等。江门作为一个发展了多年的侨乡,城市的城墙、树木、建筑都是充满故事的文物,见证着江门的发展历史。政府应发挥组织、规划职能,打造体现江门侨乡主题的各类文化活动,形成各类侨乡主题的文化群落。围绕这些文化群落,政府引导群落内的村镇发展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生态农庄,让农庄不仅仅只能吃饭、摘果子,而是在此基础上,能够体验各种侨乡文化的特色,使游客有吃、有玩、有学。

江门有很多特色旅游资源,每年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来此。在江门发展生态农庄,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由政府对用地规划、村镇建设等进行统筹规划,鼓励民间资本以集团化经营形式围绕旅游资源进行投资建设,将特色旅游元素融入生态农庄的建设中。同时,将生态农庄融入当地旅游资源,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发展体现江门各地特色旅游资源的生态农庄集群。

3.3 特色菜品聚集

江门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在餐饮方面也是别具一格,例如,外海面、古井烧鹅等。但由于这些菜品只是通过民间力量发展,未得到规模化发展。政府部门可借鉴顺德之路,借助电视等媒体栏目的推广,打造本地特色的餐饮文化。餐饮是生态农庄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政府平台打造的本地特色餐饮体系,可为江门本土生态农庄提供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餐饮菜品。

4 结语

政府提出供给侧改结构性革旨在提高经济效率、质量,避免经济发展的无效、浪费。江门本土生态农庄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的指导,发挥政府在政策指引、规划方面的作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发展之路。

1.强化公众参与。地方台的活动观众参与“门槛”低,对观众更具有亲和力和诱惑力。活动的成功举办,可以大大地让节目深入观众的心中,培养一批固定的受众,因而应该充分发挥影响力,整合内外资源、促进品牌建设、提高节目栏目的收视份额。近年来,各频道每年都会围绕栏目、节目举办一些营销活动,吸引了人气,提升了栏目节目的影响力。[2]其实,还可以借助栏目,举办户外活动,扩大栏目影响力,如《亲民热线》户外直播、《垄上行》聚焦、《对话》等,通过把演播室搬到室外,邀请公众参与互动,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认知意识,提高栏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参考文献

[1]吕家发,刘敏.对生态农庄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8,(02).

[2]舒尔茨[美].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04).

[3]谢地,郁秋艳.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01).

[4]郁鹏,安树伟.以供给侧改革引领区域发展新常态[J].城市,2016,(02).

基金项目: 课题名称:《江门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编号:JM2018C24

中图分类号: D61;X32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12.003

作者简介: 冯晶晶,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标签:;  ;  ;  ;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江门生态农庄发展模式探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