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的概念、意义及理论解释_集聚效应论文

企业集团的概念、意义及理论解释_集聚效应论文

企业群的概念、意义与理论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义论文,概念论文,理论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549(2002)03-0058-05

一、关于企业群

随着需求多样化的发展和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许多产业正从过去那种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向现在“弹性专精”生产转变,相应地过去以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获得竞争优势的单个大企业却步履维艰,而众多企业以企业集群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不仅具有比较优势(价格柔性),还具备竞争优势(特征柔性),表现出极大的经济活力。

企业群、产业群或集群(cluster), 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联企业、以及基础设施供应商等。

集群还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产业关联及其支撑企业、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聚,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往往代表着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研究企业群的意义

(一)增强单个企业竞争能力

波特(Porter,1998)关于集群与单个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明确提出:集群能够提高生产率;保使企业持续不断地创新;促进新企业的诞生和企业的衍生,加强竞争。

(1)集群对提高生产率的影响。同一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集中, 促进了产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使厂商能够招聘到有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雇员,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更稳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并以较低的价格从政府以及其他公共机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这些都使区域内的企业降低了交易成本,产生更高的生产率,使集群内的企业在生产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而奠定了价格竞争的基础。

(2)集群对创新的影响。由于创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需求追求个性化等原因,创新从过去线性模式向现在的非线性、复合模式转变,单个企业难以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保证创新的成功率,而集群内企业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学习,通过交互式作用过程,创新的基础和条件要优越于单个孤立的企业,形成一种不断创新的路径依赖。

集聚对创新的贡献还在于同行业之间的非正式交流。这种非正式的交流往往不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不同公司员工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工作之余的聊天等,使不同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碰撞而产生新的火花。

(3)集群对企业创业和竞争的影响。 集聚是新企业诞生的催化剂,因为企业所需要的客户、市场信息,创业者在新企业成立之前就已经拥有了。如集中的顾客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容易发现市场机会;在产业集聚的地方,创业者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或者受到启发,建立新的企业;再加上产业集聚区域的进入障碍低于其他地区,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投入品以及员工都能在区域内解决,因而开办新的企业要比在其他地区容易得多。

集聚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如同居一地、同行业的企业相互比较,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而绩效差的或者平庸的企业会因此感受到压力,不断的比较产生了不断的激励或压力。因而企业不得不提高质量和服务、加强产品的差异化等手段,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

(二)促进和加强区域经济发展

企业群不仅有利于单个企业提高竞争力,而且通过群体效应可以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1)企业群的发展使区域按劳动分工理论形成专业化产业区, 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企业群通过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或规模经济形成专业化产业区,即大量企业集中于一个主要产业,以生产经营性企业为主,同时包括关联类、依附类、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通过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区域的竞争力。

(2)企业群战略能放大“乘数效应”, 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企业群战略强调企业在本地的“根植”性,在发展形式上,不仅强调大企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如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网络”的发展模式,而且也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甚至认为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不易发生区位移植,更具有地方“根植”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如“第三意大利”、中国浙江特色产业区中的中小企业不仅具有很大的经济活力,而且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重视了中小企业与中间生产的重要性,不过分依赖大企业或者过分强调最终产品总产值,产生的“乘数效应”很大,避免了过去一些专业化地区产业和区域经济脱离的“二元制”结构(专业化大企业和区域经济关联度很小)。

(3)企业群有利于区域内收入再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 在产业范畴上,企业群的范围比专业化更广,如与批发和零售有关的销售业、与金融支持等有关的金融业、与研究和职业培训有关的教育产业、甚至客户也参与和引导产业的发展,这样有利于收入在区域内的再分配,避免过去专业化区域中不同职业的员工出现收入差异很大的现象,有利于社会公平。

三、企业群的经济学原理解释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彼此相关的企业集群。企业群表现出来的强劲竞争力引起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在中心的还是外围的区域,公共政策制定者为了模仿有高度竞争力的企业集聚区,纷纷实施企业集群战略,企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工业政策的一种新形式。因此为了实践的可操作性,必须分析其支撑的经济学原理。一般认为企业群可以从集聚经济、交易费用理论、创新理论加以分析,本文还利用产业组织理论进行研究。

(一)集聚经济原理

早在1820年,韦勃(Weber)在《工业区位论》中对考虑运输、 劳动力成本的区位选择时,强调集聚经济的作用,企业通过分享公共基础设施、专业化劳动力资源、销售市场等获得集聚经济效益。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效应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因子,企业通过集聚具有分散状态下难以取得的经济效率,系统功能大于在分散状态下各企业所实现的功能之和。

后来马歇尔(Marshall)在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中,认为产业集聚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指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学习经验曲线中的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中小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指在企业数量增多、生产范围广大,特别是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时,可以通过垂直联系及时获得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业务联系,通过水平联系可以借助分包商的生产能力、控制分包商的产品质量等。

首先,通过集聚效应使边际收益递增,生产成本降低。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如共同举办博览会,加强广告宣传,降低营销费用;还有大批量购买原材料等,既降低了原材料价格,也节约了单位运输成本,使平均成本明显降低,有利于价格竞争。

其次,通过集聚效应可以加强营销优势。生产区位的集中增加了流通渠道的相应服务设施,形成批发与零售中心,使营销成本降低,还能形成“区位品牌效应”,即产业区位是品牌的象征,如法国香水、意大利的时装等,“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

(二)交易费用理论

科斯(Coase)于1937 年在《论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关于交易费用的概念,认为企业作为价格的替代物而产生。威廉姆森(Williamson)于1975、1985年分别出版了《市场与科层》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两本名著,界定了交易费用分析方法,其要点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机会主义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导致交易费用增加,构成市场与组织间的转换关系。

企业群有助于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改变小数目条件。前者是因为具有外部经济的空间集聚,可以增加交易频率和降低区位成本,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后者是因为数目众多的企业地理接近,增加了市场参与的角色,市场机制更能发挥作用。

企业群还有利于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和提高信息的对称性。企业群不仅使企业的经济活动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而且有助于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产业文化,它们有利于企业间合作与信任,促使交易双方很快达成并履行合约,还节省企业搜寻市场信息的时间和成本。

首先,交易费用的降低增加了专业化分工,降低生产成本。集群内部,由于交易费用较低,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市场交易可以花费比垂直一体化或水平一体化生产更低的成本,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地不仅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量也相应增加,也就是斯密——杨定理所反映的:市场容量决定了分工的程度。它们形成正反馈机制,分工加强,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其次,交易费用的降低使企业适应新形势形成网络化结构,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在工业时代追求的是量产,实行福特制标准化生产,可以完全按照领导行政指示或作业程序生产,垂直分工的管理模式是最有效与可行的;在当前信息时代,追求的是“及时生产”,实行“顾客驱动”或“市场导向”型生产,通过分工与协作、授权下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更能提高效率;同时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专精”与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超分工(既有垂直又有水平分工)与整合并存,平等合作下的网络管理模式使企业集中资源专攻价值链中某些环节,提高专业化水平、改善产品质量和服务、促进产品不断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企业、产业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熊彼特(J.A.Schumpeter)在1934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思想,并认为:不屈不挠的企业家具有挑战阻力和风险的精神,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创新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创新的前提是适宜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

后来技术创新分两条路线:一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创新论;二是以制度变革和制度推进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创新论。

技术创新论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坚持企业家是推动创新的主体,侧重研究企业的组织行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具体包括:演进理论、创新扩散、企业战略、路径依赖等,并提出一系列技术创新模型,包括企业家创新模型、线性模型、连锁——回路模型、创新周期模型等。制度创新方面,隆德威尔和格兰波尔将企业的创新发展到“企业系统创新”和“区域系统创新”层次上,前者认为,企业除技术创新外,还包括管理、组织与市场营销等整个内部环节,而且这些创新之间相辅相成;后者认为企业的各种创新和周围的制度、风俗习惯、法律、文化等因素是分不开的,所以企业创新有“路径依赖”的过程,企业必须和区域内其他行为主体在相互作用中结成网络、并和制度、文化等环境进行有效整合,才能持续不断地创新。

企业群是一个社会性系统,是多种要素、多种主体、多种联系协同形成的一个集合体。它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各种要素的结合,培育地方文化中蕴涵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地方创新主体与合作的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形成等,培育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业环境。

首先,企业群环境有利于知识的积累与学习的加强。集群内垂直联系的企业、水平竞争的企业、中介机构、教育与研究部门、有经验的顾客在地理上的集中,不仅有利于高度专业化的技能和知识的累积效应,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而且由于沟通的便捷性,如现场参观、频繁的面对面交流,使学习途径更加方便。同时由企业创新带来的财富效应,给区域内其他企业提供了直接的示范效应,激发其他企业的学习热情。

另外产业群内同类企业集聚,系统内竞争激烈程度远超过分散的个体,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在集群内充分展现,所以企业设法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是一种绝对压力,包括竞争性压力、同等条件压力、持续不断的比照压力。激励与压力并存,使企业不断加强自我学习。

其次,企业群环境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扩散。由于交通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编码化的知识(codified knowledge)易于在更大的地理空间上交流与扩散,但是对于占据整个知识的绝大部分且决定创新能力的是隐含经验类知识(tacit or codified knowledge),这类知识个人属性较强,一般难以用语言表达、用编码化的知识传播与扩散,而集群内企业、机构通过地理接近性和相似的产业文化,便捷了企业间通过人员流动与私人交流等形式建立稳定和持续的关系,为组织内部及不同组织之间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准确地传递与扩散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有利于提高创新速度。另外,集群内可以提供一些来自于非正式渠道但对创新往往起重大作用的关键信息,克服了正式渠道具有时滞性的缺陷。

再者,企业群有利于降低创新风险。集群的集聚效应和外部效应使企业容易发现创新技术所需的基本要素,如集群内的生产服务业更加完备、本地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可以紧密地参与创新的过程,确保与客户的需求一致,真正适应创新的模式由过去的线性模式向网络化创新模式转变,多方合作参与的创新,既降低了创新的风险,又提高了创新的成功率。

企业通过创新不仅获得源于技术上的超额垄断利润,而且通过群体效应形成共同的技术标准,进一步扩大垄断优势。如在精密仪器、信息等新兴产业中,采纳一种技术标准的企业数量及其市场份额往往决定了这种技术标准的公认性,不同的技术标准为争夺市场份额而竞争。集群利用地理接近性、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技术标准在集群内容易被认同。采纳的企业越多,集群的外部效应就越大;卖出采用某一技术标准的硬件设备越多,那么需要编写更多的软件来支持这种设备,又增加了该设备的需求量,形成循环累积效应。

(四)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源于马歇尔(Marshall)《经济学原理》中的组织概念:组织是一种生产要素,包括作为企业的组织、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与相关产业间的组织等。后来贝恩发展成著名的SCP理论, 即结构——行为——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认为产业结构(包括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数量、产品差别程度、进入障碍、资本有机构成的程度以及垂直一体化程度等)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如产品定价策略、广告活动等),企业行为反过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利润率等效益指标的高低,竞争和垄断的力量对比影响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首先,集群内部降低了集群内企业的进入、退出壁垒,有利于竞争。鉴于集群内较好的基础设施、信息服务、技术工人、市场资源等,便利了企业的衍生和创建,形成创业空间集聚的正反馈效应。同时集群内企业退出壁垒较低,同一产业中部分企业退出,养老、失业保险等社会制约因素反映不会太强烈,加上集群内为生产性服务的金融与咨询等服务业较为配套、市场发育相对健全,企业可以通过产权交易或企业并购的形式,退出产业。这样使集群完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具有“累积因果”的加强过程。

其次,集群外部提高了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有利于获得垄断。对集群外部其他企业,一般面临相对不利的产业环境。因为现行企业(企业群)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包括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优势—企业所拥有的隐含经验和学习能力、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度以及金融方面的支持能力,它们是非常重要的,足以构成产业进入壁垒,如果群外的企业进入这个产业,那么它要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同时,群外的企业退出壁垒也相对较高,因为信息完备、决策理智的其他企业不愿盲目进入,现存企业资产转让困难,如许多专用性的资产,特别是重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退出的沉淀成本过大,使企业难以退出。

传统的产业组织中,市场结构一般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等,完全竞争容易产生过度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容易形成大企业病,危害社会福利,同时垂直一体化存在较高的管理成本和缺乏激励机制。产业群由各种大小不一的企业通过分工协作形成企业系统,既相互独立又非正式联盟,拥有完全竞争型市场结构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又克服了垄断市场结构中损害社会福利的弊端,实现两种不同类型的互补。企业群是一种介于市场与等级之间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

标签:;  ;  ;  ;  ;  ;  ;  ;  ;  

企业集团的概念、意义及理论解释_集聚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