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_商业银行论文

现阶段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_商业银行论文

现阶段商业银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现阶段论文,几点建议论文,中小企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着东西部差异大、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不稳定、适应市场能力差、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近期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大对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最近,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指导方针,为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步伐中,非公有制经济将会在多方面发挥作用。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总量中公有制经济占比较大,不利于分散贷款风险。如不适时调整信贷结构,将会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改组过程中失去机遇。因此,要努力开拓并培育多种所有制经济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贷款支持力度,积极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优秀客户,加强信贷管理,提高经营效益,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

二、大力支持第三产业发展新的经营方式和开拓新的经营领域

第三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是中小企业最适合发展的领域,也应该是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对象。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产业门类多、范围广,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物业管理、环保、社区服务、网络服务、清洗等行业,以及连锁经营、特许经营、配送、分销等经营方式,因资金限制发展缓慢,需要金融部门的支持,进一步扩大规模。商业银行应注意这些行业的发展动向,加大业务开拓力度。同时还可以与自身业务的发展结合起来,与银行业的发展形成互补优势,扩大服务范围,加快业务创新步伐。

三、实施区别对待,优先支持发展前景明朗的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结构及发展水平不同,中小企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差异也很大,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依据地域特点、中小企业的发展程度、信贷风险等因素实施区别对待,优先支持发展前景明朗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占比较高、比较发达、经营效果较好、在当地国民经济中有较大影响的地区,应该把中小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积极主动地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措施,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既缺少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又不发达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当地政府发展中小企业的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加强管理和开拓市场,在着力培育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前提下,对有效益、讲信誉、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给予重点支持,从而带动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要保持合理的贷款结构,重点支持有效益、讲信誉的配套型、分包型中小企业。

在行业上,要重点支持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和产品、适合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业和产(商)品、有自身发展优势和经营特色的行业和产品、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和产品、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行业和产品。而对于那些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浪费资源、恶意竞争、没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则不能给予支持。

在企业的选择上,要重点依据贷款对象的风险程度,重点支持信用等级高的企业,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生产经营稳定、贷款回笼快、现金流量大的企业,财务制度和内控机制健全的企业,能提供无风险或低风险贷款担保的企业。

四、探索有别于大型企业的信贷管理方式

中小企业不仅在规模上、经济实力上有别于大型企业,其经营方式、管理方式、资金营运结构也不同于大型企业,完全把对大型企业的信贷管理方式适用于中小企业,既不利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无助于银行改善管理水平。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必须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中小企业的特点,并彻底摒弃以企业规模论风险的错误想法。

1.坚持商业性贷款经营原则,支持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国家强调大力发展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除了发挥其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劳动就业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支持中小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必须依据市场经济法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为前提。因此,要严格坚持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商业银行信贷经营原则,对不同经营规模、不同经营方式、不同所有制的中小企业一视同仁,支持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发挥优势,不断发展壮大。

2.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基本前提是有可靠的还款来源。对申请贷款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并以此作为是否发放贷款的基本依据,这对于保障贷款投向优势企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实践证明,仅仅按照信用等级掌握发放贷款并不能完全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就中小企业而言,按照与大型企业同一标准评定的信用等级,既失公正,也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以此掌握贷款无助于银行防范风险。因而在中小企业贷款上,只要把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发展阶段的成长性、现金流量的充足性和担保方式的可靠性,在确保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能够安全收回贷款本息的前提下,即应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支持其合理的资金需要。

3.加强贷后管理,监督企业的还款来源完整无缺。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贯彻于贷款管理的全过程,是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的基本手段。相对于其他环节来说,贷后管理尤为重要,因此,银行信贷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经营管理情况、财务收支情况、贷款回笼情况、银行存款变化情况等。对贷款保证单位要经常了解其经营状况和代偿能力,对贷款抵押品要经常了解其保管和价值变化情况。一旦企业的还款来源出现问题,危及银行贷款本息的按期收回,就应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贷款的安全。

4.有效运用多种贷款担保方式,增强银行贷款的安全程度。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提供担保难,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既不能因强调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而放宽贷款条件,也不能过分拘泥于少数几种贷款担保方式。在国家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的条件下,要加强与贷款但保机构的配合,引导企业加入贷款担保组织,简化担保程序。同时,为了增强企业用好银行信贷资金的责任感,提高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意识,除要求借款企业办理合法、有效的担保外,可尝试增加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为连带责任承担者,在企业不能按期归还银行贷款时,由企业的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承担无限责任,从而提高贷款收回的保障程度。

5.设立中小企业贷款还贷付息专户,促使企业履行还贷付息义务。企业使用银行贷款参加生产周转,在完成一个经营周期后,首先应该归还银行贷款,这是保障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正常周转的基本条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包括银行信贷资金)陆续投入、陆续回收的情况下,企业应将还贷资金按回收的进度专门存储起来,待贷款到期后及时归还银行,这是企业按期归还贷款的可行办法。实践中可由贷款企业与开户银行签订协议,规定每笔销售收入回笼后按一定比例存入还贷付息专户,如不存、少存或转移存款视同违约,银行可提前收回贷款或处理担保品收回贷款。通过建立还贷付息专户,帮助企业树立良好信誉,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标签:;  ;  ;  ;  ;  ;  ;  

现阶段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_商业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