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上海)新型城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799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区政府投资项目的增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超概算问题尤为突出,现就我区政府投资项目超概算主要原因及对策做以下简析。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超核算;对策;建议
经批准的设计概算是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是编制项目投资计划、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存在结算超概算的现象,因此找出并分析工程投资超概的原因,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始终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之内是十分必要的。
1超概算的主要原因
1.1项目可行性研究缺乏科学性,项目决策草率。
从近几年评审的项目来看,由于部分项目单位对项目建设前期论证的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始终认为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是多余的、无用的、是个别部门在“卡”,如城区立面改造项目是未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概算;即使编制了也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流于形式,认为只要有一个文本交差就行了。部分项目存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深度不够、外部建设条件不落实、缺项、漏项等问题,致使投资估算与实际造价偏差很大。究其原因,从根本上看主要是政府投资项目缺乏建立一套有效的项目造价控制责任体系。由于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加之项目决策阶段先天不足和方案设计阶段把关不严,相当一部分项目的投资估算只是静态估算和满打粗算,造成在实际施工中设计屡次变更、工程量增加,导致原审批核准的工程概算与招标中标价相差很大。还有一些单位为了争项目,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投资估算时,有意压缩建设规模和投资,制造“钓鱼工程”,待项目审批后,才逐渐将原来隐匿未报的各项投资列算出来,要求调概,如我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
1.2项目设计质量不高,存在随意性。
设计人员缺乏精心设计思想,片面追求产值,忽视质量,没有严格按照批准的文件推行限额设计,“多用钢筋,少动脑筋”、“肥梁、胖柱、密钢筋”等浪费普遍存在,造成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浪费。一些设计单位一味地听从业主的意见,不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要求进行设计,擅自增加建筑面积和提高建设标准。还有一些设计单位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为了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对概算工程量估算粗糙造成实际偏差很大,且大部分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概算的编制质量普遍达不到国家规定深度要求,导致概算文件只能消极、片面的反映工程造价,使设计概算漏洞百出。同时,由于在初设阶段考虑问题不成熟,不到位,致使在某些方案的确定上与施工图阶段有较大的出入造成设计屡次变更,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投资追加。
部分项目由于初步设计深度不够,未能编制完整的初步设计概算,在计算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过程中,存在漏项、缺项,造成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不足,特别建设单位其他费用、BT项目的融资费用没有列入概算,比如:建设用地费、技术咨询费、工程相关费、工程建设管理费及其他费用等,而这些费用都应该列在建设项目总投资范围内。由此造成概算不足,工程决算时出现超概现象。
1.3领导干预,形成变更,增加投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了满足政府出台的新政策、新法规的要求,顺应新时代发展理念,或出现领导更换,各级领导在视察工程中,不同领导有不同的意见,为了体现自我意识或片面追求工期,未能遵从速度服从质量的宗旨,未能充分尊重专家提出的论证意见、评审意见,在安排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概预算,甚至在招投标后的工程施工过程中我行我素、随心所欲,将方案、规模、标准、概算等控制置于脑后,而工程承办人员必然会想出各种理由来达到上级领导要求,造成重复建设、重大浪费,最终又造成超概算。
1.4资金到位差,工期延长,导致超概算。
部分项目由于资金到位差,或者其他人为因素导致工期延长,加之近几年物价上涨较快,进而出现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上涨,从而使造价增加。
2控制概算超支的对策和建议
2.1注重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切实把好源头关。
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的源头,合理确定项目投资是建设项目开展后续工作的关键。倘若决策失误,则给国家或业主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和损失,尤其在工程建设投资多元化的今天,能否合理确定建设工程造价,则将影响到投资资金的筹措和计划的落实。因此,一定要严把方案设计关,组织有关部门和一批专家为主体的懂设计、懂造价、熟悉法规、公正严谨的专职审查人员对建设项目进行论证、咨询,把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决策阶段建立在优化评选的基础上,在可研阶段合理编制工程估算,保证估算起到控制工程总投资的作用,切实有效遏止“三超”现象在源头的滋生。
2.2加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控,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在投资计划得以合理确定之后,有效地控制造价就从设计阶段开始,设计人员务必肩负起优化设计与有效控制造价的两重担。业主和设计人员能否把握住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造价的主动权,关键在此一举。设计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确控的龙头工作,运用价值工程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优选,这是步入造价确控的第一步,推行限额设计是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工程实事求是的“量体裁衣”,也是在本阶段实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可研报造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设计各阶段中,设计人员与工程造价人员要密切联系,避免设计人员只管画图,造价人员只管算钱,投资多少与设计人员无关的现象。造价人员要从经济角度参与设计阶段全过程管理,当好设计人员的经济参谋,为设计人员提供有关经济指标,准确测算和论证最节省投资的技术方案,使概算投资更加准确合理,达到控制工程投资实行限额设计的目的。大量实例表明,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的行之有效的手段,要抓住在设计中以控制工程量为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扭转设计概预算本身的失控现象,促使设计单位处理好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关系,使设计与概预算形成有机整体,提高设计质量,克服“三超”。
3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与投资控制是一个从投资决策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管理,任何环节出现管控不到位,都会影响工程的实际支出费用。为了实现项目投资目标,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建设单位必须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只要抓住建设工程各阶段的重点控制环节,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切实可行措施,以主动控制替代事后控制,力求做到工作有目标、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并建立监督、检查及考核一体化措施,使各种资源得到科学且合理的利用,工程造价就必然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刘伊生,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5
[2]柯洪,建设工程计价,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5
论文作者:韩振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项目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限额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