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范惠云

浅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范惠云

范惠云 陕西省洛南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摘要】语文教学的人物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诵读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十分重要,掌握了适当的诵读方法,学习文言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粗读可以做好停顿,把握语速,了解文章的大意;精读使阅读更加流利顺畅,加深对文意的理解;烂读可以熟记于心,反复品味,以读促写。

【关键字】诵读、方法、语感、认识、效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4-00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不论是初中语文还是高中语文,文言文篇目增多了,容量加大了,但其宗旨不变,仍以积累、培养语感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为主,并强调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一线教师在文言文教学领域曾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和现代文教学相比,文言文教学前进的脚步仍十分缓慢,教学效果与付出不成正比,出现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问题的症结到底何在呢?我认为那便是我们对文言文诵读的漠视和淡忘。

我们教材所选的文言文多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优的传世之作,比现代文更具实用和欣赏价值,因此接触它时大可不必忙着去逐字、逐句、逐段翻译,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诵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目视其字,耳闻其因,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进行整体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音律,疏通文脉,领悟大意。我以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的《核舟记》为例,通过自己的教学实际,简要谈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步粗读。好多学生认为文言文磨牙、拗口,晦涩难懂,遇到文言文经常躲避,这时教师的引导显得十分必要。课前预习要落实,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做好预习,在上课时要能读通课文,这时可以放低诵读要求,以不读错音、不读错停顿为标准。任务具体化之后,每位学生在早读时间显得积极、主动、认真,同学们或查字典、或看注释、或问同学,都积极的把生字的音注在课文上,把该停顿的地方用笔标示出来,有些学习差的同学还单独问老师个别生僻字的读音,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在正式上课时,我分段抽查了几位同学的朗诵,读音没什么问题,停顿的把握比我预期的效果还要好,只是诵读时的语速太快了。

通过反复的诵读,字音字形掌握了,句子大意也基本明了了,对于文意学生也有了初步的感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步精读。在《核舟记》的诵读环节中,我首先选了二、三两段,要求男生和女生作为两个团体分别选一段进行朗读,在选诵读的段落时,男女同学发生了小小的分歧,很快便做出了决定,男生读第二段,女生读第三段,其理由是:第二介绍核舟的外形、布局,粗线条勾勒,显的概括,第三段具体刻画核舟上各个人物的神态、动作、衣着、装束,描绘传神,栩栩如生,文笔细腻。这表明学生在阅读时对文中传神的描绘有了初步的感官印象,我顺势提出了这次诵读的要求:大家不仅要动嘴,读的流畅顺利,还要动脑,在脑海中建立核舟的初步印象,想象舟上各个人物的神情、动作,带着画面带着感情去朗读。这次诵读比第一次粗读的效果好得多,同学们把苏、黄阅手卷时的喜悦、佛印的放荡不羁读得十分传神、形象。我要求读四五段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兴趣盎然,读完后,舟子的神情、动作,舟背的刻字、篆文历历在目,跃然纸上。我要范读全文时,一位姓格外向的女生自告奋勇的站起来,进行了精彩的范读,音质甜美,诵读流畅,停顿恰当,感情充沛,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我要求全班齐读时,竟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合上课本,从头至尾的背下来,这种情形着实让我感到惊讶!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1)今天我才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诵读的力量是巨大的,诵读的魅力是无穷的!对于古诗文,反复诵读,不用老师多讲,文中的传神描绘、韵味情调就会慢慢跃出纸面,渗入心田,像春雨般润物无声。

第三步烂读。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2)前人的宝贵经验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文言文想要读通读熟,只靠课堂上的两三遍诵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课后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反复诵读,反复琢磨,反复品味,还可边读边写,以读助写,以写促读,建立读写一体化的流程。在文言文单元教学结束后,我和年级组长、班主任取得联系,在我们八年级举办了一次古诗文朗诵赛及古诗文默写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鼓励学生诵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月考中考查文言文的知识点时,发现学生掌握牢固,很少丢分。

以上是我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诵读的具体过程,通过学生们的实际反映和考试检测,我感觉效果不错。以后遇到文学性比较强的文言文,不妨使用诵读法,教会学生诵读的技巧,提倡学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学习中发现巧妙的记诵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但文言文也具有多样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以诵读为主线,可以进行适当变通,这还有待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成荣.激发学生兴趣,展现文言魅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路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82,219.

[2]于洋.愉悦原则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论文作者:范惠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浅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范惠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