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刘菊英

我国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刘菊英

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养老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如何对养老服务进行合理的定价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面临的一道难题。分析养老服务行业的特点以及内外部因素可知,定价问题是养老服务业中多重问题的综合表现,凸显其复杂性。

关键词: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问题;对策

引言

新时期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紧迫要求。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诸多短板。针对我国当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诸多方面的问题,应结合宏观与微观层面,依托实际情况合理完善和优化宏观政策,统筹整体服务体系的建设;同时,在微观层面,结合现今社会老年群体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建立和完善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和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需要面临的最为迫切的社会难题,更是新时代人类发展的重要特性。联合国曾向各国指出:“21世纪所遇到的社会老龄化将是空前的,对于哪个国家与社会而言,都是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是指在总人口增长的过程中,因为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同时年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进而引起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通常是将60岁及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10%的比例或者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7%的比例作为判断是否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20世纪末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态势不断加快。截至2016年底,60岁以上的人口数已达到2.3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6.7%;65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5亿人,占我国总人口比例的10.8%。①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有2.41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7.3%。国务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约2.55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比是17.8%;同时,独居老人与空巢老人的数量将会增加到1.18亿左右,高龄老人的数量也会增加至2 900万人,我国老年抚养比将提升至28%。2020年时,我国社会保障资金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同时农村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多,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将不断地加深。

2以标准化建设破解养老服务业的定价难问题

2.1标准化建设能厘清养老服务边界,便于相关政策的精准落实

养老服务目前尚处于制度不清晰、供需有偏差、机制不顺畅的状态。有了养老服务标准体系,能根据养老形式、服务内容方面厘清纯公益性、福利性或商业性项目。边界一旦清晰,养老服务项目的定价就更为客观和科学。公益性养老服务项目可由政府主导,通过政府或国有企业供应或者以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形式供应,定价依据为等于或接近服务成本;第二,福利性养老服务项目可由政府支持,通过“补差”或政策优惠等形式由社会力量提供,定价依据为政府指导价,对定价进行上限控制,既保证不低于服务成本,又体现政府对价格的调节职责;第三,商业性养老服务项目可由政府提供政策扶持或引导,由专业机构主导,民营资本积极参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依照市场规则定价。

2.2标准化建设能明确服务的数量和程度,使价格与服务价值相匹配

养老服务定价的关键依据因素是提供养老服务而支出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人力成本、材料成本、折旧成本、管理费用等等。若无明确的服务标准,在服务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而服务对象及其亲属在此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养老服务需求的反映上,在养老服务项目的类别和数量等方面无法做出精确的消费选择。同时,服务对象对养老服务价格水平也缺乏基本的认识,往往是在不了解准确价格的情况下接受养老服务的,价格和服务在此刻是脱节的。通过养老服务标准化,能精准的获取服务对象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可根据服务对象的自身状况进行细分,服务对象可分为自理老人、部分自理老人、完全不自理老人;第二,可根据服务对象所需要的服务内容进行细分,需求包括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健康管理、医疗护理、安宁服务、社会工作、休闲娱乐、文化教育、权益保障等。有了标准化的界定,就有了精确化的定性和定量,有助于服务价格与服务价值的对应。

3建立和完善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3.1建立健全养老事业体制和机制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必然趋势,更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和必须面对的一件大事、要事。所以要从多个方面下功夫帮助创建单位消解难题,使新型养老事业稳健有序、富有实效地发展起来。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统筹规划进行战略安排。在全局上,应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同步改革开放,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与社保、医疗、人口等相关政策的协调发展。要制定和实施养老服务的规划,努力实现在养老服务领域内的法规、法律等文件和政策在横向上保持协调,在纵向上保证连贯。同时,应把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社会的系统工程,统筹规划与安排,充分地调动土地、发改、民政等政府部门参与建设养老服务体系的积极性。在调动相关部门积极性的同时,加大土地供应、经费补贴等多个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强化对养老服务产业的引导和支持。积极建构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组成的“共治主体”,严格规定养老服务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不断推进养老服务的有序发展以及对养老服务检测的指标化建设。

3.2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力度

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同时,养老服务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存在着促进作用。对于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充分明确国家、社会与市场三者之间的角色地位,在权责清晰的基础上,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与保障力度,落实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改革养老服务供给,就是要明确建成立足于居家养老,依托于社会和机构,建立完善、适度和全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进而满足广大城乡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在居家养老方面,在满足老年群体基本生活照料以及家政等方面的基本服务项目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开发老年群体的康复和护理方式、改造基础设施。同时,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的网络管理体系,增加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扩大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网络;在社区养老服务建设方面,要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发展社区照料和日间照料中心,建立和加强社区养老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和组织等。同时,进一步强化社区养老机构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依托作用,要支持和鼓励社区老年群体在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中的作用,完善社区的养老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侧的改革。

3.3针对商业性的养老服务项目

通过评估能体现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和内部管理能力,培育养老服务机构的竞争意识,促进养老服务机构服务水平的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定价可由评估结果进行分解,建立养老服务评估的标准体系,让定价与绩效直接挂钩,能够在养老服务机构之间建立良性竞争机制,有效的激励养老服务机构提高运营和管理绩效,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以提升服务满意率,寻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只有坚持政府主导,注重社会参与,增加有效供给,培养人才队伍,构建政策、产业、供给和人力资源的中国特色社会养老服务共同体,才能够让每一位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和“老有所乐”。

参考文献:

[1]唐德峰.关于养老保险电子档案查询体系建设的思考[J].兰台内外,2014(06):31.

[2]董瑞志,张国平.多措并举,促进养老服务市场建设[J].中国市场,2014(52):217-218.

[3]田兰宁.对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要点的概述[J].中国信息界,2014(12):46-51.

论文作者:刘菊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我国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刘菊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