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与过程导向研究的结果_流动儿童论文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项质性研究的结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状况论文,过程论文,儿童论文,城市论文,项质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8)03-0009-12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里,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徙历来有之,这是人们憧憬幸福、追求梦想的本能选择。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选择远离土地涌入城市,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人口流动现象。20世纪90年代后,农民工人口流动由家庭个体成员的单身外出逐步过渡到以夫妻为核心的举家迁徙,我国的人口流动呈现出了一种新趋势——家庭化流动。家庭化流动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城市中流动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1],仅以北京市为例,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最新测算结果表明:从1997年到2006年,北京市流动儿童从15.5万增长到了50.4万,增加了2.25倍,而且近占现有成年流动人口21.2%的成年未婚人口将可能导致流动儿童的进一步增长①。由此可见,流动儿童已成为城市中一个庞大而不容忽视的群体。

流动儿童群体存在着在城市永久居住的可能性。新一届政府将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对直接关乎民生的农民工问题予以充分关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以保护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尤其是2004年2月8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中明确承认了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居民地位。在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优于家乡的现代化都市文明吸引下,更多的第二代农民工选择城市作为自己的永久居住地,其子女——流动儿童——绝大多数也将追随其父母成为城市中的永久一员。而且,流动儿童自身留居城市的愿望也甚为强烈②。

然而,迥异于乡村的城市文化、所处环境暴露出的冷漠和排斥、以及某些缺乏针对性的软硬件教育环境[2],给这些儿童的城市适应过程带来了重重障碍。有研究表明,北京市流动儿童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当地儿童②,部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进程缓慢,无法融入正常的城市生活[3]。这种状况不仅妨碍了流动儿童的正常发展,还会对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故此,我们需要清楚了解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所经历的适应过程,根据其特点拟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促使流动儿童顺利完成城市适应过程。

(一)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研究

我国关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研究并不丰富(在中国期刊网仅搜索出了七篇相关文献),有限的文献也仅描述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并未涉及。同时,在现有的城市适应状况的研究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是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的结果不明了。有些研究结果认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孤独感、自卑感、学习挫折感等心理问题,与城市的整合度不高[3][4][5],且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低于当地城市儿童②;有些研究结果认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良好,并不如人们通常所说,且该群体的心理状况如孤独感、抑郁水平、创造力并未显著低于当地城市儿童[6][7][8][9]。由于各研究者采用的城市适应评价标准不尽一致,我们无法对各项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以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状况作出判定。其次是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的结果不全面。国内现有研究对城市适应状况的描述多集中在一两个方面,如流动儿童社区的整合度[5],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状况[8]等。而最新一项关于城市适应标准的研究表明③,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其理论框架为压力应对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压力应对理论下的城市适应是心理层面的适应,社会学习理论下的城市适应是社会文化层面适应。每个层面都由多个维度来核查:心理层面适应用个性、心境两个维度核查,社会文化层面适应用人际关系、适应环境、语言、外显行为、内隐观念、学习六个维度核查,在每个维度中还包括更为细致的评价指标,如人际关系包括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人际交往方式几个指标。从这项研究结果来看,城市适应包含了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现有仅包括一两个维度的结果很难全面反映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现状。

(二)国外文化适应的研究

从我国研究现状来看,很难明晰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现状和过程,也很难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构建起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现状和过程的研究思路,我们参考了国外针对移民的文化适应研究,因为在中国城乡之间存在着迥异的文化[10],从此种意义上来讲,我国农村儿童的城市适应也是一种文化适应。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可以发现文化适应状况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具有明确的理论框架。在对文化适应状况的考察中,研究者们普遍把压力应对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作为文化适应的理论框架。压力应对理论把文化适应看做是心理层面的适应,而社会学习理论则强调社会层面的适应,只有两方面都适应良好,才算是实现了文化适应[11][12][13]。根据这样的理论框架,就可以从多角度对一个群体的文化适应状况作出描述。其次,各项研究采用的测量工具较为一致。在对文化适应状况的考察中,一般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我评价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对心理层面适应进行评价,采用Ward编制的社会文化适应量表(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Scale)对社会文化层面进行评价。这样方便对各项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一个群体的文化适应状况作出判定。

从文化适应过程的研究来看,最具影响力的过程理论是Lysgaard提出U型理论(U-Curve Theory)[14][15]。该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文化适应过程经历了一个U型轨迹:最初感到适应很容易,接着就会经历一个危机时期,感觉适应起来很困难,感到有些孤独和不愉快,最后又回复到适应状态,开始整合到新的文化环境中。Oberg的四阶段论对此过程进行了细致描述[14],Oberg认为,人来到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首先经历的是蜜月期(honeymoon stage),人们为新文化所吸引,对周围新鲜的事物感到激动;此后会经历文化震惊阶段(cultural shock stage),由于每天都要应对新的环境,人们开始体验到挫败、愤怒、恐惧等情感;在震惊过后,会进入调适阶段(adjustment stage),人们开始学习新文化中的行为标准,并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最后达到掌控阶段(mastery stage),在此阶段,个体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环境,感到在新环境中生活应对自如。除了四阶段论外,其他的还有五阶段论、七阶段论,但这些理论除了对“调适”到“掌控”阶段之间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外,并没有超越四阶段论的分析框架,都认为人的适应是一个从“蜜月”到“震惊”直至最终适应的过程[14][16](P56)。

自U型理论提出以来,研究者们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以对其进行检验。有些研究证实了U型理论的存在,如Chang和Hull的研究[14];有的研究否认了U型理论,提出了J型论的观点:认为人的适应并不会经历一个蜜月期,而是直接进入震惊期,然后适应情况会慢慢好转,最终实现适应,如Davis[14]、Ward[15]、Bikos[16]的研究;有的研究多种结论混杂,如Klineberg和Hull发现一些学生的适应过程呈U型,一些学生的适应过程呈J型,还有少量人适应过程是水平线(flat line)——随时间的变化适应状况既没有明显下降,也没有明显改善。尽管现有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支持U型理论,但却不足以否定U型理论的统领地位[15],也不足以提出一个代替U型理论的文化适应过程理论,U型理论仍旧为许多研究者所认同和采用。

文化适应研究的相关成果可以为构建本研究的框架和思路提供重要参考。在借鉴文化适应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进一步探索,以期构建符合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理论,并为实践工作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是现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一,是指以研究者本人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8](P12)。自15世纪出现以来,经过众多研究者的努力,质性研究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具有独特理论范式与特点的研究方法,并逐渐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与量性研究方法并驾齐驱。

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各具有不同的适宜情况。和量性研究相比,质性研究更适宜应用于下列情况:对研究者不熟悉的现象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归纳手段自下而上的建构理论,对理论有所创新;从微观层面对社会现象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对小样本进行个案调查,研究比较深入,便于了解事物的复杂性;用开放的方式收集资料,了解当事人看问题的方式和观点[18](P73)。从我国已有研究现状来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进行研究更为适宜。

(一)被试

根据1998年3月教育部和公安部联合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对流动儿童的定义,以及相关研究中的被试取样标准④[6][8],我们采取方便取样⑤的方法选取6-19岁21名流动儿童为被试,其中9名打工子弟学校儿童,10名公立学校儿童,2名失学儿童,来京时间最短的为7个月,最长的为12年。被试及父母信息见表1。

(二)研究工具

自编的访谈提纲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者日常对流动儿童的了解编制了半结构访谈提纲。通过对10名(不属于正式被试)流动儿童进行预访谈后,确立了研究的正式访谈提纲。

1.基本信息

主要对流动儿童年龄、在京时间、住房条件、父母职业、流动情况、在老家的生活情况等人口学变量进行考察。

2.城市适应的标准及适应状况

主要考察流动儿童心目中的城市适应标准以及在此标准上的适应状况。

主要访谈问题如下:你觉得你适应北京的生活了吗?为什么?你觉得你在北京生活的哪些方面让你感觉舒服,哪些感觉不舒服?和刚来北京相比,是舒服的地方越来越多,还是不舒服的地方越来越多?

3.城市适应的过程

主要考察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

主要访谈问题如下:你觉得你适应北京生活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在这其中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是?特征是?你刚来北京时你的(学习、交友、心情……)是个什么样子?现在呢?说说其中变化的时间及原因?

4.城市适应的影响因素

主要考察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因素。

主要访谈问题如下:你觉得哪些因素会影响你适应北京生活?

本文仅选择城市适应状况、过程的结果进行报告。

(三)研究程序

1.访谈

访谈员由4名掌握质性研究方法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硕士生或博士生担任。访谈开始前,访谈员首先向被试介绍自己、解释研究目的,强调研究的匿名性和保密性,在被试许可的情况下签订知情同意书并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访谈后访谈员对被试表示感谢并解答被试的问题。在整个访谈过程结束后,访谈员及时撰写访谈日志,记录下访谈提纲中的问题以及对被试的印象和感受,总结访谈策略和技巧,为下一次访谈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2.转录

由3名心理学研究生承担录音资料的转录工作。所有访谈录音全面逐字逐句转录成文本文件。研究者对照录音资料对所有文本文件进行核查、校对,以保证转录的还原性和转录信度。研究者与所有转录者讨论受访对象的心理过程,保证转录文本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为进一步的资料分析提供初步思路。

最终转录完成的原始文本资料共21个访谈录音,文本资料共22万余字,访谈时间在30分钟到185分钟。具体访谈所用的时间和转录后的文本字数见表2。

3.分析

本研究以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理论⑦和U型理论[15]作为材料分析的理论框架⑧,以质性研究的类属和情境分析法作为研究结果的分析方法,以计算机辅助质性分析软件Atlas.ti 5.0作为编码和分析的工具。

在对城市适应状况的分析中,研究者首先找到和流动儿童自身评定适应状况相关的部分,将描述总体状况的词语,如“我挺适应的”、“不大适应”编码为总体适应状况,寻找被试评定状况的理由,并将理由部分按照已有研究⑦拟定的城市适应标准进行编码,作为具体维度的适应状况,并以此作为总体适应状况的特征。

以被试A3为例:“你觉得你适应北京的生活吗?”“挺适应的(总体适应状况)。”“怎么就算是适应了呢?”“因为我感觉可以融入进来吧。就是北京孩子们他们想的基本我们也是那种想法(思维方式),或者说做的,比如说现在的体育节吧,我们班跟别人班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照样去参加篮球赛呀,足球赛呀(日常生活内容),我们感觉没什么太大差别,而且大家说的都是普通话嘛,虽然我们可能会有一点口音(语言)”。

根据上述分析方法,研究者描述出每名被试的适应状况及适应特征,最后根据每名被试的适应状况对流动儿童群体的适应状况及特征作出评价。

在城市适应过程的分析中,研究者首先根据已有研究中对四阶段论的描述[14][16](P56)以及相关的研究结果[14][17]拟定了U型理论阶段特征表(详见表3),以使资料分析的依据更为清晰。

接下来研究者根据城市适应资料部分中的时间关键词将整个适应过程的资料分块:最初状况(时间关键词为“刚来时”);中间状态(时间关键词为“一个月”、“几个星期”、“一年”等);现在状态(时间关键词为“现在”)。再应用已有研究中[10]拟定的城市适应标准对每块资料中呈现的具体内容进行编码分类,以作为每个阶段的阶段特征,最后比照表3描述出每名被试所呈现的发展阶段和阶段特征。

以A21为例:

刚一来北京,我觉得挺失望的,这里环境挺脏的(物理环境),所以来不长一段时间后我就和爸爸说回上海去(我在上海过一年多),可是爸爸没同意。上学后,我的话老是闹笑话(语言),感觉同学也老是用那种眼神看我(同伴关系)。[最初状态]

两个月后,慢慢和同学就熟了起来,感觉和他们能平起平坐了,他们也不再用那样的眼神看我了(同伴关系),普通话也好了起来(语言)。慢慢的,对周围环境也熟悉了(物理环境),也不再老待在家里了(休闲方式)。[中间状态]

现在我觉得挺适应的,因为我和北京小孩挺合得来的(同伴关系),对北京也挺熟的(物理环境、人文环境),也觉得自己是个城里人了(自我身份认同感)。[现在状态]

在对每名被试的发展阶段和阶段特征反复比较后归纳出流动儿童群体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和特征。

三、结果分析

(一)流动儿童适应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21名儿童中,达到适应的儿童为17名;比较适应的儿童为1名,不适应的儿童为3名(来京时间分别为,11个月、9个月、4年)。可以表明,在本研究中,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较好。

1.总体适应状况及特征的描述

适应

在心理层面上会具有以下特点:情绪稳定,会表现出高兴、舒服等心境特点;个性开朗、自信。

a.我现在又像在老家时那样活泼开朗了。(A8)

b.我现在是越来越开心了。(A15)

在社会文化层面上会具有以下特点:重新构建起了人际关系网络,习惯了城市的人际交往方式;普通话成为日常的主导语言;习得了城市生活所需要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观念;对北京环境很熟悉;学习成绩趋于稳定。

c.在五年级后就感觉和他们没什么隔阂了,别人也不再拿你当外地人看,去到哪里玩也会叫着你。(A3)

d.现在我都不知道老家话咋说了。(A17)

e.北京孩子想的,我们也是那样想,做得一样,比如现在的体育节,我们也一样参加。(A3)

f.我现在对北京也很了解了,在外面接触的事情也多,见的世面也广。(A21)

g.我现在学习和班里其他的同学一样好。(A5)

比较适应

在心理层面上会具有以下特点:情绪状态较好,但还存在一些孤独、思念老家的情绪;

a.我现在的心情比较好,刚来时的心情能打4分,现在的心情能打7、8分,但还是觉得有点孤独。(A19)

在社会文化层面上会具有以下特点:初步构建起了人际关系网络,但支持度仍旧不如老家,尤其表现在家中的同伴关系上;普通话很流畅,但更习惯于说老家话,或是两种语言并存;仍旧很难适应一些城市生活所需要的外显行为。

b.在学校里有很多好朋友可以玩,但在家里还是不行,只有几个人和我玩,而且和他们也不是特别好的朋友,还是感觉有些孤独。(A19)

c.我的普通话很流利了,但经常讲讲就回到了老家话上。(A19)

d.在老家玩什么都可以,因为老家的地都是草地,而这里只能玩几种游戏,因为地下都是石头。(A19)。

不适应

心理层面上会具有以下特点:孤独、不满意、思乡的情绪居主导地位。

a.我还是很想老家那边的人,觉得这边没有老家好。(A10)

社会文化层面上会具有以下特点:没有建立起基本的人际关系网络;不熟悉且不适应北京环境;

b.我现在都不怎么了解北京。(A20)

c.我觉得北京吃的、住的都没老家好,环境也没老家好,到处都是垃圾。(A20)

d.在这里我都不认识什么人。(A20)

e.我觉得这里挺闷的,放了学就只能待在家里。(A7)

2.维度适应状况

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儿童各个维度适应的状况并不一致,有些维度对于儿童来说适应起来比较容易,而有些维度对儿童来说适应起来比较困难。

语言是一个比较容易适应的维度,儿童基本习得普通话的时间为一周到三个月,如:刚来时我不会讲普通话,后来就跟着爸爸出去买东西,听他说,一个星期后就会说普通话了(A18)。虽然此时的语言并不能达到完全适应状态的水平——普通话成为主导地位的语言,但足以保证日常的交流,不会对城市适应构成障碍。

从外显行为来讲,浅表性的外显行为适应起来比较容易,如城市生活规矩:“刚来北京时我总是随手扔垃圾,爸爸告诉我后,我就记住了,不再丢了”(A19),购物方式:“这个很容易,跟着爸爸妈妈买几次就会了”(A3)。而一些长期养成的外显行为则适应起来比较困难,可能来京很长时间都很难适应,如作息习惯:“在老家我们很早就睡,然后五点多就起来,而在这里就不行,晚上睡得很晚,早晨要起得很早,每天我起来时都闭着眼睛,太难受了,过了7、8个月后我才慢慢习惯了”(A19),休闲方式:“我觉得这里挺闷的,放了学就只能待在家里”(A7)。

从内隐观念来讲,这个维度是很难发生改变的,一般都需要一两年左右,如自我身份认同感:“两三年后吧,我觉得自己是北京人了”(A21)。

从学习来讲,学习成绩是很难适应的:“一年后,我的学习成绩慢慢稳定了,但也就是个中游,两年后我的成绩基本上赶上来了”(A3),而其他的学习规矩、学习内容、授课方法则适应起来相对容易:“一个月后吧,我就习惯老师的讲课方式了”(A8)。

从环境上来讲,物理环境相对来说容易适应:“一个半月后,我就对周围比较熟悉了”(A19),而人文环境的熟悉则需要很长时间:“两年后吧,随着接触人的增多,我觉得我对北京比较了解了”(A21)。

从人际关系来讲,流动儿童可能很快就有同伴:“这里的同学很热情,一下课就拉着我出去玩,很快就和他们熟了”(A5),但建立起如同老家一样的社会支持网络对儿童来说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尤其是在居住环境中的同伴关系很难达到老家那样:“在学校里有很多好朋友可以玩,但在家里还是不行,只有几个人和我玩,而且和他们也不是特别好的朋友,还是感觉有些孤独”(A19)。

(二)城市适应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发展过程呈现3种类型:6名儿童为U型,8名儿童为J型,1名儿童为水平线型,其他4名儿童(来京时间分别为2年、11个月、9个月、4年)由于没有达到适应状态,所以无法判断其适应过程⑨,下面将对每类适应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1.U型适应过程

此类被试(A4、A5、A14、A15、A17、A18)在城市适应的过程中经历了兴奋期、震惊期、调适期、掌控期四个阶段。

以A5为例

刚来北京那天是凌晨,见到爸爸、妈妈我特别高兴,根本就不想再睡了,天亮后,爸爸就带我四处去转,觉得北京特别好。晚上回家,家里有好大一个电视,好开心啊。

本想着在北京能拿个好成绩,可是上学一看,北京的才子才女太多了,好像很难追赶,老师比老家的老师还要凶,这让我觉得很难受。还有同学觉得我穿的衣服很土。妈妈听说了,就带我去买了衣服,一般半年左右买件新的,慢慢衣服就多起来。

同学们都对我挺好,下了课就找我一起玩,一年后,我的好朋友就多了起来,学习也慢慢好起来了。

现在我觉得我挺适应北京生活的,我的穿着打扮和北京小孩没什么区别了,性格很开朗了,学习也和北京小孩一样好了。

2.J型适应过程

此类被试(A3、A8、A9、A11、A12、A13、A16、A21)在城市适应的过程中经历了震惊期、调适期、掌控期四个阶段。

以A21为例;

刚一来北京我觉得挺失望的,这里环境挺脏的,所以来不长一段时间后我就和爸爸说回上海去 (我在上海待过一年多),可是爸爸没同意。上学后,我的话老是落笑话,感觉同学也老是用那种眼神看我。

两个月后,慢慢和同学就熟了起来,感觉和他们能平起平坐了,他们也不再用那样的眼神看我了,普通话也好了起来。慢慢的,对周围环境也熟悉了,也不再老待在家里了。

现在我觉得挺适应的,因为我和北京小孩挺合得来的,对北京也挺熟的,也觉得自己是个城里人了。

3.水平线适应过程

此类被试在城市适应的过程中适应状况没有明显的变化。

我们刚来时住在一个菜地里,那里和老家也差不多。当时院子里虽然没什么小伙伴,但我大伯也来了,我一天到晚就是玩,玩完就去他们家,我大伯可疼我了,经常带我去超市。所以我那时候就挺适应的。现在我也很适应,因为我能和小朋友一起玩,能和关心我的人一起玩,能和疼爱我的人说声谢谢。

我的心情嘛,刚来时就很不错,到现在为止一直心情很好,也没什么特别大的变化(A6)。

4.其他未呈现整个适应过程的被试

A7、A10、A19、A20四名被试一直没有达到适应的状态,所以无法对其整个适应过程做出评估,只对其目前所经历过的发展阶段进行介绍。

(1)A7、A20两名被试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经历了兴奋、震惊阶段

刚开始来觉得北京挺好的,也挺高兴的,心情也一直很不错。过了半年,回了趟老家后,心情就不大好了,有时候还是挺想念老家的,老家比这里干净,北京挺脏的,到处都是垃圾,而且这里挺闷的,除了上学就只能待在家里,而老家什么人都认识,好多小伙伴可以玩,也可以到处走。我和北京小孩还是不一样,他们在这里应该有一种家的感觉吧。而我在这里还是觉得有种拘束,在陌生人面前还不大敢说话。(A7)。

我刚来时觉得北京挺好的,应该挺好玩的,但慢慢觉得也没什么好玩的,一年后我在这里就待不下去了,特别想回老家,我在这里什么人都不认识,对北京也不了解。(A20)

(2)A19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经历了震惊和调适阶段

刚来时我特别害怕,觉得这里特危险。上学几天后,我熟悉了学校的规矩,两个月后普通话就慢慢好起来了,一年后我就没那么想老家了,现在我也像北京小孩那样讲话了,也学会了保护环境。心情上比刚来时好多了,刚来时打4分,现在能打7、8分了,有时候还是会想念老家,因为回家后就没有什么小孩和我玩,而且在这边玩的都没有老家那边好玩。(A19)

(3)A10从来时到现在一直处于震惊期(11个月)

刚来北京时我特失望,北京不仅没有我想象的好,比我想象的还要槽,到处都是垃圾。在这里什么人都不认识,只能待在家里。我家自己住一个大院子,周围也没什么人,家里就我和弟弟,我觉得挺不安全的,也挺害怕的。我一直也没有上学,每天待在家里就是干家务活,每天想的就是怎样才能像在老家一样生活。现在上学了,好像又回到了老家的那种生活,但我来这个学校只有两个月,和同学也不是很熟,对这个学校也不是很了解。(A10)

四、讨论

(一)流动儿童城市状况

1.总体适应状况

从总体适应状况的结果来看,达到适应的儿童为17名,比较适应的儿童为1名,不适应的儿童为3名。这一结果表明,受访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较好。其中3名没有达到适应状态的儿童来京时间都较短,分别为2年、9个月、11个月。由此提示我们,来京时间可能是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来京时间越长,适应状况会越好。

在对适应和不适应儿童比较时发现,可能有如下因素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产生影响:

(1)来到城市后入学的时间

被试A10来京11个月后仍处于不适应状态。这是因为她来京后有9个月的时间都一直待在家中,该被试说,来北京后“我一直也没有上学,每天待在家里就是干家务活,每天想的就是怎样才能像在老家一样生活。现在上学了,好像又回到了老家的那种生活,但我来这个学校只有两个月,和同学也不是很熟,对这个学校也不是很了解”,而从适应状况较好的儿童那来看,入学很好地促进了他们的适应,如A12说,“原来我性格挺孤僻的,可能是因为从老家来也没什么朋友,但上了学后,接触的同学多了,慢慢就变得开朗了”。

因此,来京后入学的时间可能是城市适应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久不入学将使被试缺少与城市文化相接触的机会,必然阻碍被试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习得语言和一些城市生活所需要的行为、熟悉外界环境,阻碍城市适应的进程,这提示我们,在对儿童进行干预时应重点关注那些来京较长时间而又未入学的被试。

(2)闲暇时间的安排

被试A20来京一年后就想回老家,一直到现在(来京4年)依旧处于震惊期,“我到现在对北京都不是很了解,在这里也不认识什么人”,且该被试一再表示,不适应北京是因为“没时间,没时间出去走,也没时间认识人”。而相反,对于一些被试来说,在其来京后,父母经常带其出去,这极大的促进了他们适应城市。如A19,“刚来时我哪都不熟,爸爸经常带我出去,去北京各个地方去玩,去逛超市,一个半月后,我就熟悉周围的环境了,敢自己四处去玩了”。

由此可以看出,如何安排闲暇时间可能也会影响流动儿童适应状况。大多数流动儿童的父母都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闲暇娱乐方式。鉴于此种情况,除了中小学校要关注流动儿童的课外活动外,社区应该充分发挥教育的职能,将周边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社区,开办各种认识北京、了解北京的活动,以助于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环境。

(3)社会支持

从被试A10和A20的访谈材料来看,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社会支持不足,如当访谈人问到有困难怎么解决时,A10说,“我自己解决,也没人帮我,父母也没有空听你说这些”,而从适应状况较好的儿童来看,其社会支持会很为丰富,如A3提到,“第一年适应很困难,能过来父母的确是下了很大的心血”。

因此,社会支持可能是一个会对城市适应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这提示我们应该丰富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可以在社区内开办流动儿童家长讲座,介绍刚来京时流动儿童所具备的一些特点和需要的帮助,以让家长能够更好地关注流动儿童;也可以教授流动儿童一些寻求社会支持的方法,以让其在需要帮助时能够恰当的找到帮助。

(4)个性特点

一些适应状况较好儿童的访谈材料会提到开朗的性格,积极融入的态度。如A8,“我天生就是一个比较爱交朋友的人”;A4说,“不适应能怎样,还不就是让自己积极地去适应这个环境”;而不适应的被试A10的表现则有所不同:“不熟悉环境我就待在家里哪都不去,我在老家就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

因此,个体的个性特点也可能会对其城市适应状况产生影响。人们需要重点关注那些较为内向的儿童的适应情况,主动地为其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关注其发展需求,为其提供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这些儿童适应城市。

2.维度适应状况

从维度适应状况的结果来看,长期养成的外显行为、内隐观念、人文环境、同伴关系、学习成绩是流动儿童较难适应的维度,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只有流动儿童在这些维度达到了适应,我们才可以认为他们真正适应了城市生活。

由此可见,在干预过程中要正确看待流动儿童的改变,允许他们有一个渐进的改变过程。当流动儿童在这些维度上进步较慢或出现停滞的时候,不能存在急躁心理,因为这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适应过程,我们要为促进流动儿童改变创造条件,而不能消极地将行为的渐进性归结为流动儿童天生素质不足,缺乏改变的可能。同时,还要关注儿童对这些维度适应状况的感受。很多维度在适应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表象,如许多儿童可能在一周左右就和同学相处的火热了,但这些表象距离真正的适应还存在很大距离,“我到一年左右才真正感觉有了朋友,就是当你伤心、难过的时候,会有人来关心”(A3),所以,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些维度适应的困难性,要根据流动儿童的真实感受对适应状况进行评定,而不是简单根据一些表象进行断定。

(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

研究结果显示,21名儿童(2名剔除、4名因没有达到适应状态无法推断其适应过程的儿童)呈现3种适应过程类型:U型(6名)、J型(8名)、水平线型(1名),以往研究中也存在这样的结果。如Kineberg和Hull的研究[14]。此结果表明,本研究部分结果支持了U型理论。

以往研究表明[15],很多结果没有验证U型理论是出于两点原因:一是很少选取刚刚来到移民地的被试,而在移民地时间较长的被试则已经历过了兴奋期,正处于震惊期;二是多采用回溯性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很难让被试清楚地标识出刚迁入移民地时的情况,如果兴奋印象弱于震惊的感觉,被试很容易忽略掉兴奋的印象,而直接报告震惊的感觉。本研究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研究中选取来京时间最短的被试仅7个月,也采取诸如“你刚来时是什么样子”的回溯性问题对适应过程进行探讨。这也可能是本研究结果只是部分支持U型理论的一个原因。

但从访谈材料来看,一些儿童,如A8、A10、A21的城市适应过程的确是从震惊期开始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老家与北京之间的文化距离是其主要原因。如A10说:“北京不仅没有我想象的好,比我想象的还要糟,到处都是垃圾。”如A8说,“我最初的感觉就是不适应,因为这和我家那里相差太大了”。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老家与北京之间的文化距离,对于适应过程的影响在被试A6身上也有所体现,被试A6的适应过程为水平线型,这首先可能因为被试先前对于北京的生活就没有很高的期待,“只要能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就行了”,其次来京后的人际关系和环境基本上和老家一样,“我们刚来时住在一个菜地里,那里和老家也差不多。当时院子里虽然没什么小伙伴,但我大伯也来了,我一天到晚就是玩,玩完就去他们家,我大伯可疼我了,经常带我去超市,所以我那时候就挺适应的”,其生存的环境并未发生大的改变,所以被试呈现出水平线型的适应过程。

因此可以认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老家与北京之间的文化差距是影响儿童适应过程的重要因素。

在将本研究结果向整个流动儿童群体推广时,本研究还是倾向于将U型理论作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理论,认为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这是因为尽管研究结果呈现了3种发展过程,但这三种过程都经历了U型理论某些阶段,这对于存在各种发展类型的群体来讲,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发展阶段更有利于整体情况的描述。同时现有的阶段理论也告诉我们,一个好的阶段理论并不一定要求所有人都同时都符合这样的特征,只要符合大多数人的情况即可[19]。

在确定阶段理论后,我们还根据本研究中被试呈现的特征重新命名阶段理论,并进一步描述阶段特征,最后形成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特征表,详见表4。

由现有的阶段理论可知,同一阶段的儿童具有相同的改变障碍和特点[19]。据此可以应用该阶段量表对儿童进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对儿童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阶段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划分,进入到某一个阶段并不意味着上一个阶段的特点完全消失,只是某些特点较为突出而已[19]。所以在应用该发展阶段量表时也要注意,处于某个阶段的儿童除了具有阶段特点外,还可能会具有其他的特征,所以在采取干预措施时除注重共有特性外,还应注意个体的差异。

(三)研究结果的总结

与以往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城市适应状况的评价具有明确的理论框架。以往的适应状况大多是根据研究者自身对城市适应的理解进行评定的,而本研究则以已有研究中提出的城市适应理论为指导,应用该理论派生出来的城市适应标准作为评价指标。这样的研究有利于开展重复研究,也有利于研究结果之间的比较。其次,对城市适应状况的描述更为清晰明了。以往的研究大多只对适应状况进行笼统概括,而本研究不仅标明了整体适应的状况,还详细描述了每种适应状况可能存在的特点,对实践工作更具指导意义。再次,城市适应状况的描述更为全面。以往研究大多只描述了城市适应状况的一两个方面,而本研究从心理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同时还呈现了城市适应中各个维度的适应状况,能够更好反映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的全貌,也为干预工作提供了依据。最后,探讨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理论。以往国内缺乏关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的研究,而本研究在文化适应过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宜来京流动儿童群体的城市适应过程理论,丰富了现有研究的结果。

同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本研究根据21名儿童访谈结果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进行了评定,提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理论,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本研究采用了方便取样的方法,没有选取到刚刚来京的儿童,在在京时间上也没有做到均衡,所以根据本研究的结论不易完整、准确地推断出我国流动儿童的整体适应状况和发展过程,需要相应的量性研究进行弥补。在后续研究中,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一是编制相关测量工具,可根据本文提出的理论编制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量表,为了解流动儿童群体的发展阶段提供依据;二是增大样本量,增强样本的代表性,按照城市流动儿童整体分布状况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选取样本,从而更好地评定出流动儿童群体的适应状况和过程。

[收稿日期]2007-12-10

注释:

①邵泽慧:《北京市流动儿童超过50万》,www.bjd.com.cn/jryw/200701/t 20070128-160999.htm。

②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流动儿童课题组:《北京市流动儿童的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06)》。

③刘杨,方晓义,张耀方,蔡蓉,吴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标准的研究》,待刊。

④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流动儿童课题组:《北京市流动儿童的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06)》。

⑤由于被试取样需经过被试校许可,所以,本研究只能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故此,本研究在来京时间上没有做到保持均衡。

⑥A13的被试是由居住在北京的姑姑抚养,父母依旧在老家,姑姑是高级白领。

⑦刘杨,方晓义,张耀方,蔡蓉,吴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标准的研究》,待刊。

⑧研究者依旧采用U型理论作为研究依据是因为J型、水平线型所描述的阶段没有超越U型理论的范围。

⑨被试A1来京时年龄为6个月,所以不存在适应过程;A2来京时年龄为4岁,现在年龄为14岁,该被试表示,刚来北京时的情况已经记不得,所以,在结果呈现中剔出了这两名被试。

标签:;  ;  ;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与过程导向研究的结果_流动儿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