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平扫、CT增强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宋丽娜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161000

【摘要】目的:讨论CT平扫、CT增强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84例,分成实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实验组给予CT平扫进行辅助诊断,对照组采取CT增强进行辅助诊断,对两组诊断的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61.9%,最小种植灶为(2.4×1.7)cm,平均宽为(5.0±1.9)cm,平均长 为(5.9±1.7)cm;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0.4%,最小种植灶为(1.1×0.8)cm,平均宽为(3.6±1.7)cm,平均长 为(3.9±0.8)cm,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采取增强CT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更加准确,对小种植灶的诊断更加准确,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CT;增强CT;碘海醇;腹部肿瘤;腹腔转移

腹部恶性肿瘤在临床较为常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肿瘤的腹腔转移,在发生转移后,患者会出现其他其他症状,给身体带来不适,同时治疗难度也有所增加【1】,所以对于肿瘤的腹腔转移要进行尽早的诊断,发现病灶的具体位置以及形态大小,根据转移细胞的特点来寻找原发灶,以确定用药和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诊断手段为CT检查,但是CT检查临床诊断准确率一般,并且对小病灶发现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次研究中采用了增强CT对肿瘤的腹腔转移进行研究,发现临床效果良好,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84例,分成实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实验组42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2~75岁,平均(58.5±7.1)岁,28例患者经过手术已经确定原发灶位置,一部分患者存在多处原发灶,确定的原发灶共30处:肺癌20例、胃癌5例、子宫癌3例,结肠癌2例;对照组42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9~68岁,平均(53.5±8.2)岁,25例患者经过手术已经确定原发灶位置,一部分患者存在多处原发灶,确定的原发灶共30处:肺癌15例、胃癌9例、子宫癌5例,结肠癌1例;

1.2检测方案

1.2.1 仪器试剂

选用美国GE平扫CT SYTEC 系列3000I螺旋CT机,造影剂为国产的有扬子江药业的碘海醇,商品名欧苏。

1.2.2 检测方案

实验组患者行普通CT检测,首先配置造影液1500mL,碘含量为每毫升3 mg,在检查开始前1个小时口服1 000 mL,在检查开始前10分钟开始在口服剩余500 mL,患者采取平躺位进行扫描,调整扫描层厚至11 mm、螺距控制为1.0,按照仪器操作要求进行检查,对于需要李爱杰腹腔内部组织粘连情况的患者【2】,可适当对体位进行调整。实验组给予增强CT检测,配置造影液1500mL,碘含量为每毫升3 mg,以静脉滴注方式输入,滴速为3.0 mL/s。

1.2.3 分析方法

由我院主任医师对CT片进行双盲审阅,将审阅结果与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对诊断准确率、最大检出种植灶、最小检出种植灶以及检出种植灶平均尺寸。

1.3 统计方法

SPSS10. 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士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

对照组诊断准确率61.0%,实验组诊断准确率为95.0%,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由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n)%]

3讨论

恶性肿瘤的腹腔转移有可能累积到腹部重要脏器,不仅给身体带来不舒适感,还会增加治疗的难度,所以针对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关注肿瘤的腹腔转移情况,本次调查中采用CT平扫和增强CT对转移肿瘤进行诊断【3】。在调查中发现,采用普通的CT平扫进行诊断时,对于较大的种植灶能够发现,对于较小的种植灶不能够发现,此种结果有可能影响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并且准确率仅有61.9%,发现的最小种植灶为(2.4×1.7)cm,平均宽为(5.0±1.9)cm,平均长 为(5.9±1.7)cm;实验组采取加强CT检查后其诊断准确率为90.4%,检出最小种植灶为(1.1×0.8)cm,平均宽为(3.6±1.7)cm,平均长 为(3.9±0.8)cm。实验组的检查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对小种植灶的诊断更加准确,效果较好【4】。增强CT效果固然很好,其美中不足的缺点为造影剂有可能引起患者身体不适,有可能对肾脏造成伤害,但本次调查中使用的碘浓度为300 mg/L,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效果较好【5】。综上所述:实验组采取增强CT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更加准确,对小种植灶的诊断更加准确,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宋建华,赵晋华,邢岩.胸、腹部肿瘤PET—CT扫描方案的设置与选择[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07,31(6):349-353.

[2]王建华,戴建荣.利用两相CT融合技术改善胸腹部肿瘤靶区勾画的初步评价[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1,31(4):472-473.

[3]胡鹏程,石洪成,顾宇参,等.18F-FDGPET/CT与增强CT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对比研究[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3,33(3):228-229.

[4]余永红,田树元,杨仲方.超声在腹部脏器损伤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35):36-37.

[5]王玲.腹部脏器损伤的彩超诊断结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29):105-106.

论文作者:宋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  ;  ;  ;  ;  ;  ;  ;  

CT平扫、CT增强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宋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