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中国出版的起源与出版活动的演变_印刷行业论文

“出版”溯源与中国出版活动的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08)01-0121-05

一、近代“出版”一词的使用

随着中国出版学和出版史研究的深入,“出版”一词的来源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已有几篇论文探讨了“出版”一词在近代的用法。其中王益先生《“出版”再探源》(1999年)一文根据意大利学者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一书对“出版”的解释,进一步探源,终于在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中找到了中文“出版”一词。王振铎《“出版”史论》(2006年)一文则说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缘起”中两次使用了“出版”一词,比黄遵宪要“早半个世纪”。

本文则追溯到第一部英华双解字典——传教士马礼逊1822年编辑的《英华字典》。经查检“publish”一词,其对译的中文词语有:“颁行”、“有文行世”、“通行世间”等。其中“有文行世”的英文例句是“He had some writings which be published to world”。林穗芳曾以“出版”为例,谈到在1989年出版的《牛津英语大词典》中解释:“publish”一词“至17世纪定型,写作publish”。其义项有“公于世、公布、颁布、传布”等,也有“表示后起义‘出版、发行’的例证26条。”[1]由此可见:马礼逊对“publish”的解释,包括了“颁行”和“有文行世”(实际意思是出版,但不强调印行)两个义项,只是当时中国还没有“出版”这一双音节词语。

马礼逊所编《英华字典》为当时进入中国的传教士提供了学习汉语的工具,也对后来其他人编纂的英华字典产生了很大影响。西方人罗存德1866-1869年在香港出版的《英华字典》,对“Publish”一词的中文解释是“出”,即使用单音节的“出”(动词);还举了其它例句:“to publish a newspaper出新闻纸”、“to publish every day,每日出”、“to publish a book,出卖部书”。本字典对所有中文字的注音根据粤语,这起码说明当时人(至少粤语口语)使用单音节的“出”所表述的意思就是出版行为。可以作为佐证的是,1833年郭实腊(马礼逊也参与)在广州主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所收录的《新闻纸略论》一文,其中就写道:“其新闻纸有每日出一次的,有二日出一次的,有七日出二次的……”此外,西方人麦都思等人于1853年在香港主办的《遐迩贯珍》,根据中国文言的习惯,依然使用“刊印”(1次)、“刊行”(2次)、“刊刻”(4次)等词。中国人谭达轩1884年在香港出版的《英华字典》,对“Publish”的解释是:“to make known,布扬、刊刻”。可见,中文习用的刊印、刊刻、刊行、印、行、梓行等词语,可以对译“publish”一词,或者说在这个义项上就是“出版”的同义词。

至于双音节“出版”一词的使用,目前还没有找到比黄遵宪更早的例证。根据黄遵宪1879年与日本人的“笔谈”以及在《日本国志·学术志》中使用的情况来看:“出版”一词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本文提供另一个例证:在上海作新社1908年编译的《东中大辞典》中,可以检索到“出版”一词(日制汉字构成的语词,发音不同于汉语),对译的中文就是“印行、梓行”。“出版”一词自黄遵宪、梁启超等人在中文著述中使用后逐渐在社会上流传,并得到了法律文书的认可。1905年张元济《对版权律、出版条例草稿意见书》提到清政府正在审订的法律“大部援据日本之出版法及著作权法”。1914年颁布的《北洋政府出版法》则有了明确定义:“用机械或印版及其它化学材料印刷之文书图画出售或散布者,均为出版。”1915年《辞源》“出版”这一词条的解释基本根据《北洋政府出版法》,只是去掉了“印版”两个字,这也许说明西方机械印刷、石印等技术在中国已经普遍用于印制出版物,基本取代了中国传统的“印版”方式。但是,在文人的使用习惯中,在具体语境中,“刊行”之类词语,往往与“出版”并行不悖。出版家张元济1940年致傅增湘的信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敝馆旧藏辛稼轩词……遂集时本校勘一过。制成校记。合并印行。业经出版。”[2]

为了说明“出版”一词的历史演变,现梳理有关资料,列表对比如下:

近年来“历史文化语义学”研究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其中考证了许多中国近代新语词的来源。林穗芳也提出了“编纂历时性汉语新词典的设想”,并特别举“出版”一词为例。本文则在近代近百年的历史跨度中,根据英文、日文与中文的对译资料,追溯了“出版”一词的来源以及语义演变的过程,进一步说明:西方人最早以“出”等中文字来对译其表述出版(publish)的词语(有动词义,

也有名词义),中国人后来参照日本汉字词而形成了“出版”的名词概念(专门术语)。

二、出版活动的演变与词语表述的关系

“出版”是一个表述实际存在的出版活动的语词(中国出版活动的历史远远早于西方),而不是一个抽象的学科概念或从国外引入的表述新事物的新语词,如“哲学”、“心理学”、“科学”等等。即使考证能说明“出版”一词是在近代从日本传入中国的,这并不能说明其与中国人习惯使用的“出”、“刊印”等语词所表述的出版活动有什么本质区别。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考察中国出版活动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变,从而说明表述出版活动的语词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要探讨什么是“出版”?出版活动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首先要说明什么是“版”?根据文字学考证:“版”与“板”相通,主要指竹简木牍等便于书写文字符号的版片。所谓“版”字为“判也,从片”;“牍”字为“书版也”。[3]在纸张发明之前,用于书写文字符号的载体还有甲骨、帛书、简牍、碑石等片状物体。纸张逐渐普及以后,图书主要采用纸抄本形式。印刷术发明以后,书籍改用木板雕刻印刷,具有了“版本”(“板本”)形态。这里姑且用“书版”来概称所有记录了文字或图像符号,表述了知识信息,并编辑整理成为一定版本形式,可以出示或复制的著作物。而出版的基本含义就是将“书版”公布于众或复制发行的活动,其本质上是将精神文化产品向公众传播的活动。谭达轩1884年在香港出版的《英华字典》,就以“布扬、刊刻”来对译英语“Publish”一词。随着“书版”形式从简牍本、纸抄本到刻印本的演变,出版活动的传播手段也在不断变化。而描述出版活动的语词是相当具体的,不可能直接概括为“出版”二字。本文将出版活动简单归纳为如下几类:

1.抄(写)本出版,指手工抄写或复制以向公众传播的方式。例如,秦相吕不韦命人编辑《吕氏春秋》后,将抄写完成的简牍本挂在咸阳城门上公布。[4]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与今人在网络博客版自行发布文章供人自行阅读(可复制),并无本质区别。造纸术发明之后,汉代出现了以“佣书”为生的文人和专门出售抄本给读者的书肆,这是典型的抄本出版行为。(林穗芳根据《牛津英语大词典》1989年第2版,说明publish“这个词于1450年前后即开始用来表示出版”,“当时英国出版的书籍仍是手抄本”,这个词与印刷没有联系。)[5]

2.刻石出版,这是官方向公众颁布经典图书的一种方式。张舜徽认为:“汉立石经,俾学者就近校正经文,又可用捶拓之法取之以去,此非印本而何?特不如雕板印书之为能行远耳。”[6]在雕版印刷技术发明之后,这种刻石出版系列经书(包括儒经、佛经、道经等)的方式依然被多次使用,其拓印本(实际是复制后的图书版本)也被官方收藏或者写入官方的书目。

3.印本(雕版、活字、套版)出版。印刷技术普及后,从选择版本校订以及选择刻印样式、雇匠人刻板印刷,到最后发布出售,这构成了更为复杂的出版流程。但当时表述出版活动的词语偏重刻印于板的工序,主要有“雕板”、“刻梓”、“梓行”、“刊行”、“镂板传布”、“刻版颁行”、“刻版模印”等,没有形成“出版”一词。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印刷技术的改进停滞在手工操作阶段,逐渐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机械印刷技术。例如,刘锡鸿1877年参观英国泰晤士报馆时,曾对比和计算:泰晤士报采用机器印刷“一点钟而七万分皆就”,却“不用人力”;如果在中国采用人力,在“每人自备活字版一分”、“各限一时刷印百纸”的情况下,仍需要2800人才能完成七万份报纸的印刷。[7]这也说明中国当时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大众出版传播活动。

4.机械印刷(金属活字版、石印版、玻璃版等)出版。传教士马礼逊1815年开始在澳门印制自己编辑的双语辞书(包括《字典》、《五车韵府》、《英华字典》,总称《华英字典》),为此雇工人制造了第一副铅合金中文活字,第一次使用中文和英文铅活字混合排版,并使用了机器印刷方式,这为使用西方印刷机器印制中文图书开创了先例。此后数十年间,在中国许多由外方或中方开办的出版机构纷纷购置了西方印刷机械,从而促进了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例如,神州国光社1910年在所办《国粹学报》上发布的一条广告,就说明了引进先进印刷技术对图书出版的重要作用:“窃思学术兴盛,全凭印刷之传布。而印刷精良复关于美术之研究。本社有慨于我国印刷事业之无进步,无论木刻铅印,皆不及从前与外国之精美。虽由物力之艰,亦因乎人工之未至。故苟欲印一精工之品,非付诸东西各国印局代印不可,利权外溢,良可叹也。本社有鉴于此,特勉力自办一最精良印刷所,备有全新各号铅字铜模纸版铅版铜版玻璃版,五色彩印英文东文德文意大利希腊国等字,及各国记号字模,一切俱全,专代排印各种书籍图画及算学化学植物博物等书,用顶上好墨精印,色色鲜明,限期出版,无有或误。”[8]

西方机械印刷技术的引进是衡量中国出版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尺度。与之相联系的进步有:出版物类型改变(不仅有图书,还有期刊、报纸)、知识和信息内容增加、信息流通速度加快、印刷质量提高、发行范围广泛,特别是出现了有效组织编辑、印刷、发行各个环节,从事经营管理的出版机构(印刷馆、书局、报馆等)。1914年的《北洋政府出版法》为“出版”所下的定义,不仅与当时的印刷技术相联系(“用机械或印版及其它化学材料印刷之文书图画出售或散布者,均为出版”),还规定了“出版之关系人”,包括著作人、发行人、印刷人之间由法律约定的权益关系。黄人1911年编辑的《普通百科新大词典》解释“凡出版物,当载发行及刷印著述者姓氏居处”以及发行日期和印刷所等,即有明确的版权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的《重编日用百科全书》则解释:“出版之意义:出版者,谓当事人约定一方以文艺学术或美术之著作物,为出版而交付于他方。他方担任印刷及发行之契约也。交付出版物之方,称为著作人,担任印刷及发行之方,称为出版人。”[9]这说明“出版”是“著作人”与“出版人”(包括“印刷”、“发行”)之间具有法律契约关系的商业活动。因此,“出版”已经演变为一个名词概念和行业术语,涵盖了整个出版活动,这已不同于古代比较笼统使用的“印行”、“刊行”等词语了。

综上所述,从手抄(写)本到手工刻印本,再到机械印刷本,中国的出版活动的演变是和“书版”的载体形式、复制传播手段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的。无论是手工抄录或复制还是机械复制的“书版”,只有向阅读者(接收者)公开发布或进入流通环节,才能构成出版行为。早期英华字典中“publish”一词的解释,就包括了颁行、发布等意思,也是出版行为的最基本含义。由于出版活动在不断演变,表述“出版”活动的语词及其含义也在不断变化。1914年《北洋政府出版法》中所谓“出版”概念,标志着中国的出版事业已经走向了近代化。

在当今的电子时代,由于复制传播方式的变化,“出版”的涵义变得更加复杂了,林穗芳曾经概括:出版是“选择文字、图像或音响等方面的作品或资料进行加工,用印刷、电子或其它复制技术制作成为书籍、报纸、杂志、图片、缩微制品、音像制品或机读件等以供出售、传播。现代出版工作包含编辑、制作、发行、管理等环节。”[10]然而,由于网络平台为个人提供了自行发表和编辑文本的功能,“书版”也变成了数字化虚拟形态,甚至省去了由他人编辑和制作为有型产品后再复制发行的环节(例如手机报),著述者和编辑出版者以及读者之间的角色关系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就使得原有的“出版”概念再次面临挑战。如果我们将古今的出版活动联系起来考察,似乎应该再回到“出版”最初的基本含义——公之于众、扩散传播。具体而言,著述者提供的原创文本,通过媒介(版本载体、复制技术)或中介环节(专业化的媒介机构)达到向公众发布以及扩散传播目的的行为,就是出版。那么,马礼逊等人所对译的“颁行”、“有文行世”等中文词语,当然是指出版(publish)行为,而后来从日制汉字引入的“出版”一词,不过是变化了字面而已。所以,追溯“出版”一词在近代的来源,绝不能停留在语义层面,还要考察中国复制技术与出版活动实际发生演变的进程,特别是思考当今的电子媒介如何改变了著作者、出版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和传播方式。这不仅有助于探讨中国出版活动的发展规律,推进中国的出版学研究;也有助于比较西方关于书籍史、媒介史的研究,以更开阔的视野来认识中国出版史在世界出版史中所具有的参照价值。

收稿日期:2007-10-15

标签:;  ;  ;  ;  ;  

追溯中国出版的起源与出版活动的演变_印刷行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