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常语文教学读写小策略论文_谷萍

浅谈日常语文教学读写小策略论文_谷萍

谷萍 青岛南仲家洼小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中图分类号:G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1-106-01

最近和儿子学习二胡的时候,不经意间听到二胡领域比较有名的余老师在视频教学中的一段话:“二胡其实并不难学,要想学好二胡,你要大量的听音乐,得时不得时反复听,听反复,对自己所拉的曲子,还要会唱……”忽然之间很有同感,对于语文学习,岂不是也是这样,要大量阅读,大量拓展,而且还要有适量的背诵。

一、快乐阅读

看到这样两段话,读给大家听。

读书就像吃东西,也许已经记不起来曾经吃过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成长为身体的骨头和肉。读过的那些书,其实早已融进了骨血,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信手拈来。

孩子读的那些书,汲取的那些智慧,都会藏在他们的脸上,气质里,谈吐中。即使以后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

鉴于此,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读写的作业是最多的。本学期三个月以来,我向学生推荐并阅读的书目有8本:

张吉宙《青草湾》《燕明刀》《孩子剧团》

曹文轩《青铜葵花》《草房子》

在学完伊索寓言的故事,推荐男孩读《狼图腾》

学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推荐阅读《老人与海》

《读者》更是提倡孩子随时买来阅读。

对于读书的内容,有些是可以读懂的,有些是跳跳高就能读懂的,有些事连滚带爬地去读。还记得刚读《狼图腾》时,班里的李鸿超一大早就对我说:“老师,这本书我读不懂。”我笑着说:“读不懂也要读,慢慢你就懂了。”我知道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语文能力是在长期读书中积淀而成的。

输入重要,输出同样重要。在抄、背、品、写大量积累作业的基础上,我还结合教材,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如今年的天气特别好,特别蓝,我让学生练写《仰望星空》。天气发生变化我让学生以《冷》来观察体验。在学完《嫦娥奔月》一课时,正逢中秋放假,我让学生把课堂上对于“望”字的甲骨文回家进行猜字谜的游戏,书写《快乐中秋》。家长会后,提出了读书的愿景,就来一篇《亲子阅读》……

只要阅读,幸福就在路上。我在心里深深祝福,为你,为我,为孩子们。

二、七七八八

语文学习的最终是每个人都能自如地阅读表达,但在这之前,必须有大量的积累、感悟作为铺垫,而没有背诵就没有积累。

日常教学中,对于要求背诵的课文内容,在课堂上我会时时提醒学生,初读时背诵,咬文嚼字感悟时背诵,用简单的提示语的方式引导学生背诵……要求背诵的内容都是课文的重点,要么是美文,要么是有很好的写作方法,我总会鼓励学生数一数,这一段有几句话?有多少个字?争取要求背诵的课文内容在课堂上已经七七八八背过,对于不要求背诵的课文,鼓励学生七七八八进行复述。大阅读本上积累的佳句妙段,也要有意无意地进行背诵……让背诵成为习惯,让背诵无处不在,如在学完《三亚落日》一课时,我给学生读了巴金《海上日出》一文,紧接着我让学生说说你七七八八背过哪一句,有的是最后一句: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有的是: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学生背诵的习惯需要老师的不断训练。《练习一》诵读与积累中有12个成语是关于风景美景的,我让学生熟读背诵,在听写的时候听写了七个,我让学生默写,还有哪五个没有听写,这样做既挑战了他们的记忆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训练他们背诵的习惯。任何技能,只有这样反复地练习,反复地实践,才能成为习惯。三、举一反三

在小学阶段是向学生提供一公里宽两厘米厚的知识,还是提供一公里厚两厘米宽的知识,我选择前者:一公里宽两厘米厚。我想说说,就语文课本教学的举一反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拓展

如学习《长江之歌》这篇课文,学完后我让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诗句是描写了长江的诗句: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在学完《三亚落日》这一课,我让学生拓展: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2.仿写

在学习了李清照《如梦令》这首词之后,我不但拓展了:

昨天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我还让学生进行了这个词牌的仿写,33字,6行的格式。学生可谓是兴趣盎然:

池上荷花绽放。

一览心情舒畅。

抬头欲高歌,

恐惊四面八方。

暗伤,暗伤,

一片灿烂过往。

还有的孩子马上要临近毕业了,是这样写的:

六年就在眼前,

不知能否再见,

离别的伤感

谁能真正留恋,

但愿,但愿,

我们还能相见。

班上有个小男孩儿叫秦祥,特别喜欢读历史方面的书,所以他把那是一篇《螳螂捕蝉》这样写的:

吴王意欲攻楚,

诸侯纷纷劝阻。

楚国似琨珸。

但却不能强取,

糊涂,糊涂,

螳螂捕蝉劝孤。

孩子的家长也有意参与:

豆蔻年华花季,

小荷尖角犀利,

风华正茂时,

似水流年飞逝

立志,立志

飞扬青春无忌。

3.拐棍

我常想自然规律不可逆,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外力的帮助,拿来主义、借力生力是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法宝。比如说我让学生学习窦桂梅老师教学的《三打白骨精》,管建刚老师教学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他们在课堂上的洒脱,行云流水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象。这样,既让孩子感受不一样的老师,也让学生感受和他们一样的学生。

今年的统编版教材与我们见面了,其中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认识到大量阅读的重要性,我想我会有更多的长进。用陶渊明的一句名言很好地诠释语文教学的慢功夫:学习如春天的苗,日有所长,然日不见其长。

论文作者:谷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浅谈日常语文教学读写小策略论文_谷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