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制、反抗与发展:百年动荡时局下的尼泊尔报业论文

压制、反抗与发展:百年动荡时局下的尼泊尔报业论文

压制、反抗与发展:百年动荡时局下的尼泊尔报业

文/林晓颖

尼泊尔一面与中国接壤,三面与印度相邻,位于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之间,政治地缘位置十分重要。虽然毗邻而居,但由于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中尼之间的交流却十分困难,我国民众对尼泊尔社会和媒体的认识普遍比较缺乏。学界关于尼泊尔的研究主要关注尼泊尔国内的政治局势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对其媒体的研究十分有限。因而,从历史的视角梳理尼泊尔报业百年发展历程十分必要。纵观尼泊尔近代历史,其政治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尼泊尔报业在各历史阶段都深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从拉纳独裁政权时期被全面压制,到20世纪90年代民主时期快速发展;从官方报纸一家独大到私营报纸百花齐放;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与互联网积极融合,尼泊尔报纸的发展历经曲折却最终迎来了新的机遇。

多元化的社会和落后的农业大国

尼泊尔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种姓以及多语言的国家。尼泊尔有30多个民族,廓尔喀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占据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尼泊尔语言种类繁多,其中尼泊尔语是国语,是大多数人日常交流使用的语言。由于其曾经是英国的半殖民地,英语在尼泊尔的普及率很高,另外还有拉伊语、林布语等多种方言。

历史上,大批印度移民进入尼泊尔,给尼泊尔带来了印度教和种姓制度。尼泊尔国内最主要的宗教是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2006年尼泊尔废除君主制之前,印度教曾长期是该国的国教。如今的尼泊尔虽然是世俗国家,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但是印度教教徒仍然占据着近90%的人口比例。根据印度教法典,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尼泊尔社会还有第五个等级,即“不可接触者”。2001年,尼泊尔废除了种姓制度,新的宪法允许不同种姓的人互相通婚,并严厉惩罚以血统作为标准的歧视性行为,但种姓制度对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

尼泊尔是一个南亚内陆山国,大部分国土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电力能源短缺,现代产业发展落后,经济结构极不合理。作为一个农业国,该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比例的80%。2018年,尼泊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025.8美元,属于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北部高山地区海拔4800米以上,终年积雪,交通不便,内陆能连接的国家只有印度。受特殊的地缘政治以及历史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尼泊尔经济长期以来严重依赖印度。

拉纳独裁政权下被全面压制的早期新闻业

1 8 4 6 年,军人忠格·巴哈都尔·拉纳在英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夺取了尼泊尔的军政大权。从此,国王形同虚设,拉纳家族获得了世袭首相的地位,并开始了对尼泊尔长达105年的统治。拉纳政权在位时虽然也推行了一些改革,如废除寡妇殉葬制度,但总体上,这百年世袭政权时代被认为是尼泊尔一段黑暗的历史。

如今的尼泊尔,发行量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是《廓尔喀日报》,该报和它的英文版《新兴尼泊尔报》都为政府所有,其报道代表官方立场。《康提普尔日报》及其英文版《加德满都邮报》成立于1993年,属于私营报纸,这两份报纸声称不依附于政府和任何政党,标榜新闻的客观和公正。这样中立的姿态赢得了尼泊尔读者的青睐,近年来报纸的销量大增,广告收入也大幅提高。《喜马拉雅时报》创办于1995年,总部位于加德满都,该报在其网站上宣称是“尼泊尔排名第一的英文日报”。《喜马拉雅时报》也是一份私营报纸,其报道内容丰富,除加德满都的本地新闻外,还涵盖国内及国际新闻。该报自发行之日起,就以大开张的格式发表,在报道立场上被认为“亲印但不反华”。

反思性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自发进行的自我教学实践活动管理与调节,教师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反思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自我的教学主动性与积极性,只有让教师自发地去关注自身的教学效果,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教师具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持续性自我反思,不断积累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实现良性发展。

1993年,尼泊尔引入互联网。近年来,尼泊尔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迅速。2010年,尼泊尔互联网用户只有237万,到2017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627万,互联网用户占尼泊尔总人口数的比例约为21.4%,用户总数在全球排名第73位。

1960年底,国王马亨德拉亲政后,取缔了一切政党活动,实行无党派评议会制。评议会制度在尼泊尔实行了30年,该制度强调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不允许任何党派或政治团体的存在。虽然宪法明文规定保障新闻自由,但对涉及敏感机构或人物的报道,国家对媒体的处罚毫不手软。例如,如果报纸没有按要求报道国王及家人、总理及政府,政府轻则查封报纸存款或处以罚款,重则关闭媒体,甚至监禁编辑。在评议会制度下,报纸享受的新闻自由有限,报纸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评议会制度下报业的有限发展

1950年,尼泊尔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拉纳家族专政的群众运动和武装斗争。次年,首相拉纳被迫交出政权,结束了拉纳家族对尼泊尔一百多年的统治。与此同时,国王特里布文恢复王权,颁布临时宪法,宣布尼泊尔为君主立宪制国家。虽然尼泊尔的媒体从1901年第一份报纸的诞生算起,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历史,但是媒体在1951年拉纳家族倒台,国家颁布临时宪法保障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后才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报纸的数量开始增长,从之前的16份激增至264份,并开始出现了私营报纸,如《心声》等。

拉纳政权在位期间最关心两件事情:一是增加税收,二是维持社会秩序。前者是为了中饱私囊,后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为了维护独裁统治,拉纳家族实行愚民政策,严格管控媒体,全面压制新闻业,限制除官方出版物以外任何类型的刊物。因此,尼泊尔早期报业发展十分有限,报纸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

拉纳家族统治期间,尼泊尔的新闻业开始发展。1901年,由首相府新闻出版办公室主办的尼泊尔第一份报纸《廓尔喀日报》(又译《廓尔喀新闻报》)创刊。这份报纸的诞生意义重大,它是拉纳家族统治的一百多年里尼泊尔人民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如今的《廓尔喀日报》是尼泊尔境内历史最悠久、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官方报纸。该报的主要受众是不懂英文、年纪较大的尼泊尔人。

动荡民主期的尼泊尔报业

在舍弗勒苏州公司二十周年庆之际,也迎来了产线的升级迭代——无级变速链条(CVT)项目正式落成。这是舍弗勒集团在大中华区和亚洲的第一条无线变速器链条生产线。首条无级变速链条产线大大提升舍弗勒苏州公司的业务能力和产能。项目计划分为两期完成,年产量达67.5万条,预计年销售额约3亿元人民币。

1990年,由尼泊尔国会和七个共产党联盟领导的“人民运动”推翻了评议会制度,时任国王比兰德拉被迫放弃大部分的行政权力,恢复君主立宪,并引入多党议会制度。同年,国王颁布了新宪法,废除印度教作为国教的地位,尼泊尔成为一个世俗国家。新宪法承认尼泊尔是一个多语种、多民族的社会。然而,尼泊尔的政局从1990年开始就一直持续动荡,各党派之间斗争激烈,政府更迭频繁,新的民主制度未能兑现,贫困和不平等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2001年,尼泊尔发生了举世震惊的王室血案,包括国王和王后在内的十多位王室遇害。随后,国王的胞弟贾南德拉继承王位。继位后的贾南德拉一直妄图废除宪政,复辟王权。2005年,贾南德拉在解散政府后亲政,开始独揽大权。尼泊尔的主要政党如大会党、工农党等,与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联手反对国王,并于2006年通过第二次“人民运动”推翻国王统治。2008年,尼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宣布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从此,尼泊尔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民主的恢复为新闻自由打开了大门,独立媒体的数量激增。在1990年之前,报刊的数量有限,除了为数不多的日报、周刊和以特殊利益团体新闻为基础的半月刊外,还有一些由政府运作的大报,如《廓尔喀日报》和《新兴尼泊尔报》。20世纪90年代的政治改革以及不断提高的识字率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尼泊尔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今,尼泊尔注册发行的报刊约有6000余种,其中日报大约有500余份,这些报纸大部分都在首都加德满都地区出版发行。除了尼泊尔语报纸,尼泊尔还有英语、尼瓦尔语、印地语、迈蒂利语和塔鲁语报纸。

第七段的超主位为“The recent Chinese attacks④can be viewed as a political statement:China is saying,‘We are a cyber force to be reckoned with’”,是对该语篇第二段提及的关于“中国网络间谍威胁论”的回应。人际主位“It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statement”表明评论员的态度取向:网络上盛传的“中国网络间谍威胁”本质上不过就是“中国在寻求网络空间地位”,同“‘近期’在台湾归属问题上与日本产生争议”所发出的声明一样——中国在寻求世界的认可。

新媒体时代报纸与互联网的融合

模块化侧重于部件级标准化,进而达到设备系统的多样化.通过对某一类设备系统的分析研究,将其中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单元分解出来,用标准化原理进行统一、归并和简化,以通用单元的形式独立存在,然后用不同的模块组合来构成多种新设备.

新媒体时代,尼泊尔报纸也开始积极融入互联网。以《康提普尔日报》为例,该报除了有自己的门户网站外,其所属的媒体集团还建立了一个电子平台“Ekantipur”。在该平台上,受众可以收看和收听到康提普尔集团旗下所有媒体的新闻。另外,英文报纸《喜马拉雅时报》的门户网站是尼泊尔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读者在网站上的“E-paper”栏目可以阅读到当天报纸的全部内容。

应对场景:I)为其编辑过程提供各种信息支持;II)为其展示个人资料、成果,使其获得影响力;III)为其了解所处领域内世界正在发生什么;IV)为其挖掘研究趋势、寻找合作者,洞悉所处学科正在发生的变化;V)推出新的期刊评价指标,指引发稿人员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

随着智能手机在尼泊尔使用率的逐年上升,社交媒体也开始在年轻人和城市居民中流行起来。据Facebook广告平台的统计数据,2012年,尼泊尔Facebook用户数量为145万,到2014年已经增长到400万。在尼泊尔,社交媒体最初是由记者带头使用的,如今主要用户是城市居民和专业人士。最早的尼泊尔博客就是由新闻记者发起的。2005年,尼泊尔发生政变,国王贾南德拉解散政府,试图通过对政治家、民间社会组织、人权活动家和尼泊尔媒体的镇压,重新获得完全控制权。当政府对媒体进行系统性的取缔时,博客突然流行起来。因为博客能够绕过审查制度,向全世界通报尼泊尔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

如今,大多数的尼泊尔报纸都在社交媒体上建立了官方账户。在尼泊尔最受欢迎的十个Facebook账号中,除了尼泊尔著名女演员Rekha Thapa和美国大使馆外,其他都是尼泊尔新闻机构在Facebook上开设的官方账号,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康提普尔日报》,截至2018年9月,该报在Facebook上的粉丝数量达到367万。

结语

尼泊尔近代史就是一部政治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历史,尼泊尔报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和媒介制度深深地影响着报纸的发展:从拉纳独裁政权对报纸的全面压制,到评议会制度下取得一定发展,再到20世纪90年代恢复民主制度,报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如今的尼泊尔报业,国有报纸的垄断消失,私营报纸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互联网时代,报纸也在积极融入新媒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作者单位 上海杉达学院传媒学院

标签:;  ;  ;  ;  ;  ;  ;  ;  ;  

压制、反抗与发展:百年动荡时局下的尼泊尔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