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庆市为例的大学生参与空巢老人陪伴服务的研究论文

以大庆市为例的大学生参与空巢老人陪伴服务的研究

刘文鹤 赵梦琦 王 琳 李文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 要: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增加,“空巢老人”进入公众视野,随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数量不断扩大。因此,以空巢老人和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大庆市为研究地,研究了空巢老人与大学生之间是否能建立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此类实践活动有较强兴趣。为解决社会老龄化现象提供保障,我们提出了空巢老人陪伴服务。

关键词: 空巢老人 大学生 养老陪伴服务

据调查,大庆市外出工作和外地上大学的子女数量不断增加,空巢老人数量逐渐增加。老人除了在家没有具体的娱乐活动外,在生病期间无人陪伴等都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而大庆本身有多所大学,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鉴于大学生参加空巢老人服务的个人意愿与服务优势,由大学生群体参与空巢老人的陪伴服务活动,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也可以为空巢老人解决养老这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建设完整服务体系,让空巢老人能够更幸福的安度晚年。另外期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发展,从而积极建设和谐社会。

一、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

中国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在当前社会问题中逐步显现初来,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1999年我国开始进入老龄社会,失去人口红利,到21世纪,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形成,空巢老人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人口数量在不断的增多。

我国正处于新时代社会转型期,以大庆市为例,通过调查了解许多中、青年社会责任越来越大,导致他们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老人身边没人陪伴甚至生病了也没有亲人照顾。老人们的养老需求不断更新,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赡养,而更倾向于“精神赡养”。但大庆现存的针对老年人服务主要还是以物质方面为主。面对“银发浪潮”带来的新问题,突破现有养老模式,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大庆、更适合我国现代国情的新型养老道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精神文化的追求已经成为新时代的社会趋势。“精神赡养”是全面养老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相对于物质养老而言,体现社会人文关怀的新时代养老模式,对于解决我国空巢老人居多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经明宏亲手推出的家政项目,完全可以形成一个家政服务矩阵,业务范围涉及成都、德阳、绵阳、重庆等川渝20余个城市。在18年的摸索中,家道家政经历了两个重要的转变。

(一)生活上的不便

据抽样调查大庆空巢老人,我们了解到老人们本身受年龄和身体限制,在生活上就多有不便,加上子女们不在身边照料,他们一旦发生摔伤、感冒会给老人们造成更大的不便。人在脆弱的时候更需要陪伴,更何况是日渐衰老的老人们。他们更加需要有人陪伴他们聊天、照料他们。

(二)精神上的缺失

对于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的大学生来讲,毕业之后参加一个空巢老人服务项目对大多数人来讲是新颖的,也是陌生的。对于学生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来讲,对于该服务的社会认知度不高,会存在参加该服务可以实现我的个人价值吗?这份工作体面吗?有保障吗?这种社会认知度是比较低的。

大学生空巢老人服务项目的服务形式是否能满足大部分空巢老人的需求?面对一些需要特殊需求的残障老人我们服务是否能够提供相对应的服务?这是该服务顺利开展需要面对的强大挑战。

同时,我们发现大庆市在社区养老方面没有充足的经济支撑。老年人的养老与服务体系建立不够完善。在老年人方面的没有针对性的娱乐设施以及文化理念。并且没有把老年人融入到群体活动的意识。

通过与老人们谈话,发现他们随年龄增加,心理上也更加脆弱,对他人依赖性变强。如果长期没人陪伴,他们有可能变得焦虑严重的可能触发精神方面疾病。在精神方面的慰籍是针对空巢老人的重中之重。

二、大学生参与空巢老人陪伴服务可行性分析

(一)大学生群体具有强烈的服务意愿

大学生去参与社会服务自然会面对来自社会公众对于其专业性的猜疑与不信任,更何况面对的服务对象是自理能力比较差的空巢老人,所以受众群体在一开始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也是大学生参与该服务遇到的难题与阻碍。

表1 参与养老陪伴服务意愿统计

首先,大学生作为社会知识青年,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较高的责任感和坚韧的团队精神,对于此种类的陪伴服务有明确的服务动机;其次,这些大学生还能在服务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予老人一定方面的帮助。例如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学生就利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什么意思你不知道?好吧,让我告诉你,凭我对张仲平的了解,他绝对不会站在你现在站的这个位置上。年轻人,我给你的忠告是这样,人在高处,别两边没有依靠。得防着有人从你背后下手。”

(二)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个人素质

在以上统计中可以发现,276个学生对此项活动表示赞同并愿意参与其中,占比高达93.88%;只有18个学生表示拒绝,占比约为6.12%。

(三)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困难,为了缓解这一社会现象,党和国家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其中大学生空巢老人陪伴服务活动可以使在校大学生在业余时间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真正做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大学生参与该服务的问题

(一)社会认知度有待提高

空巢老人独自的生活,子女不在身边,长时间不和其他人接触,就会对生活失去热情,渐渐感觉到生活的无聊、失望甚至绝望。

(二)服务形式过于单一

在国家和内地的支持下,至2016年,90%以上的学校包括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接入宽带,西部、民族及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很多西部偏远山村教学点用上了电脑,走进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乡村学校悄然改变。

(三)大学生服务能力的专业性

大庆市为黑龙江省的重要城市,通过调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共300名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参与空巢老人陪伴服务”的态度及意见,其中分发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97份,有效问卷294份,有效回收率高达98%,具体数据如下:

四、对大学生参与该服务的对策

(一)提高社会认知度

大学生加强服务质量,扩大服务类型,使老人生活、精神都有人陪伴和关注。这样既让越来越多的子女安心也使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得到慰籍。从而极大程度缓解对我国空巢老人的“忽视”,得到社会上更多人的支持与帮助。

(二)丰富大学生空巢老人服务的服务形式

大学生不仅可以陪伴老人聊天,还可以在老人生病时帮助老人及时送往医院、定期陪老人体检等注重服务多元化。面对需要特殊需求的残障老人我们要根据现实情况尽最大努力做好服务,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三)提高大学生服务能力的专业性

我们致力于打造专业团队,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首先,我们会聘请专家到本项目,随时为大学生讲解在服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次,我们会定期到培训机构交流、学习服务方法。打造出标准的服务团队。

当代社会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希望通过国家以及社会力量帮助老人们,让他们拥有快乐、幸福的晚年生活。

本文观察发现,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院外随访依从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理延伸服务应用价值较高。

11月23日上午,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风雨无阻、砥砺前行。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手中。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是刘少奇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一生奋斗的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奇.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以吉林市为例[J].河南科技,2014(03):9~11.

[2]邢燕.大学生参与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服务探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6.

[3]李想,张春梅.大学生对“空巢老人”现象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27):162~163.

[4]寇进.空巢老人问题伦理审视[D].衡阳:南华大学,2012.

[5]马众,侯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培育机制研究——基于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时代教育,2015(10):52.

★通讯作者: 于 波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C2018028)。

作者简介: 刘文鹤(1995-),男,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通讯作者: 于波(1981-),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标签:;  ;  ;  ;  

以大庆市为例的大学生参与空巢老人陪伴服务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