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以咸阳市武功县为例论文_冯喆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学(基地班) 陕西省西安市 710127

摘要:农业发展问题一直备受瞩目。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将互联网与传统第一产业结合起来,农业信息的互联网化与需求市场的成功对接,为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立足于一周实地调研的真实数据,以“电商西北第一县”武功为例,分析了农产品与电商结合开拓其销售渠道的现状,并分别从线上和线下的角度提出实施和改进方案,切实为农民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一、引言

农产品作为第一产业的重要产物,其销售渠道自古较为单一。由于实际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现如今农民获取信息途径仍然有待拓展;农产品精细加工以及利用互联网推销农产品等后期业务也显狭仄。

本文立足“电商西北第一县”武功,在已有一周调研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走访、问卷调研等方式,结合大量类型不同的丰富样本,主要探讨农产品如何与电商结合以开拓其销售渠道,探索农产品发展的新道路。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说明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武功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宏观、微观发展现状,分别从政府、电商、民众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主要介绍目前武功县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第五部分主要是为武功县电子商务发展提出具体操作方案;第六部分成果总结。

本文主要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分别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对农业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农业电子商务的模式进行分析。关于我国当前最适用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李兵(2003)认为主要是信息服务模式,而赵岩红、李林、吕继兴(2006)则提出,我国当前适合采用网络商品中介交易的流转程式,建立一些公开的农业类网站,使买卖双方可以方便、快捷地发布信息并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

二是对我国电商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张树军等(2011)认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薄弱且发展不平衡、网上交易平台有待完善,以及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不足,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加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以及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平台。

三是对支撑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农产品物流进行分析。朱自平、和金生(2009)认为,我国农产品市场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物流形成主体多元化和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局面,显示出农产品交易主体多元化和交易方式多样化的良好势头,呈现出传统流通渠道为主且新型流通业形态逐步形成的态势。

三、武功县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武功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宏观概况及优势

武功县是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圣地,一代英君唐太宗李世民的诞生地,大汉忠臣苏武的故乡。境内无大中型工矿企业、污染企业,顺利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无公害产地整县环评,被确定为省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县,具有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武功县电商并非大同小异,而是有着独特的业态分类模式。致力于“买西北,卖全国”的武功电商,其产品以农副产品、地方特产为主,辅带西北地区特产。以农产品电商为基础,解决农产品变商品,进而实现商品品牌化、通过倒逼机制推动农业规模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以农村电商为立足点,解决群众购物、销售、生活、金融、创业“五不出村”;以县域电商为保证,将电商的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聚集在县域,包装仓储物流相关产业和商品配套供应产业协同集群发展,从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此外,近几年当地政府试图突破县域的狭小概念,提出“立足武功,联动陕西,辐射西北,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标。

(二)武功县电子商务发展微观概况

1、政府方面:

互联网行业作为新兴产业,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少之又少。特别是对于武功县这一小县城而言,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是尤为困难.武功县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缺少年轻男性劳动力,严重的老龄化等问题,这些都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因此,武功县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更多地需要依靠政府的推动和支持。

在这一年中,武功县政府推动淘宝大学武功培训基地建设完成,陕西新思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15家知名电商企业入驻,被陕西省电子商务协会确定为省级培训基地,被全国新农人联合会授予培训基地,被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授予“电子商务示范县”的称号。

2、电商方面

武功县开展电子商务的大小企业共有 55 家,从事电商企业多数以农副产品、地方特产为主,辅带西北地区特产。年营业收入 300 万元以上的企业共计 22 家。

由表1可以看出,电商行业作为新兴技术产业,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对从业人员知识技术要求较高,但更看重能力;电子商务行业在武功县刚刚起步,时间较短,大多数电商主要销售轻加工农产品,收入十分可观,可见“互联网+农业”发展前景十分巨大,90%的电商选择武功县,就是因为该县的仓储和物流价格较低,可见政府的扶持力度非常之大。

3、民众方面

武功县电子商务发展对全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农村的影响更是显得尤为明显。一方面,电商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长期以来,农产品“买难卖难”和价格“过山车”问题不断出现,主要是市场信息不对称,买方卖方难见面。通过电子商务,搭起了“不见人”的集市和无形的市场,开辟了农产品电商生产和市场需求对接新渠道,繁荣了农村上商贸经济。另一方面,通过电子商务带动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着力点。盘活了农村经济,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再加上政府免费培训,信息化的农家店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市场网络零售店的发展。推动了农业转型,随着“基地+公司+电商”模式的不断推广,农业经营由原来的“种什么卖什么”向“要什么种什么”转变,专业合作社、园区基地的出现,加快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资料来源:乡村挨家挨户采集数据后制表

根据表2整理的数据发现,武功县发展电子商务的模式比较特殊,根据“一村一品”政策,每个村落发展电商由智慧乡村带动,以合作社的模式,因此大部分农民并不直接参与电商销售。虽然先进的销售模式会带来更可观的收入,但农民毕竟知识水平有限,而且村里多以妇女和老人居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狭窄,主要是通过熟人介绍,因此,“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十分适应当地的特殊情况,不可能一蹴而就,每家每户都参与电子商务。但只要价格公道,他们便会投身电子商务。因此,武功县电子商务未来发展前途十分光明。

四、武功县农产品电商发展现存问题

1、农产品电商物流依然是瓶颈,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2、专业人才的缺乏。

3、农户与市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滞后效应。

4、农村网店专业化低规模小而分散。

5、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程度低。

五、实施方案及建议

首先,抓住目前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急剧增长,绿色农产品供不应求的时机,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其次,在现有的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环境下,不断强化县城在交通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促进电子商务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通过武功县电子商务科技园,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区、服务区、培训示范区、 物流配送区等功能区作用。最后质量标准化,制定严格的质量安全检测,对合格的农产品按照标准进行筛选,从品相、色泽、口感、味道等多个方面严格把关。

综上所述,线下的产业集聚、线上拓展营销渠道两者相辅相成,辅以多方位的辅助措施,以期促进区域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岩红,李林,吕继兴.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经济与科技,2006(5)

[2] 万全亭.农业电子商务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7(9)

论文作者:冯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互联网+农业”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以咸阳市武功县为例论文_冯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