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哲学:哲学的庸俗化?_哲学论文

后哲学:哲学的庸俗化?_哲学论文

“后哲学”:哲学的俗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无疑,哲学进入后现代境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困境,现代主义的骚动与浮躁跌进了深渊。或许这种对于哲学的挑战扭转了哲学的视界,包括现代哲学在内的传统哲学无可奈何地抱怨自身的迷惘与尴尬。另一方面,感性此在毫不留情地催促主体再作“形而上”的思考,即便这种思考不再具有纯正的哲学品格。哲学在丢失地域的同时,尝试着新的努力:如果说这也是一种“哲学”的努力,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对正统哲学理念重作新的领悟?

一、“后哲学”跟踪

特别在美国,“后哲学”是后现代哲学的一种基本现象。必须明白,“后哲学”不是哲学流派,它并不具备系统有序的理论体系和自圆其说的逻辑关联;也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哲学思潮。直到目前为止,它只是后现代哲学发展的一般走向,或者说是后现代哲学的一维表现形态。

1、哲学的“泛化”:专门哲学的兴起

在后现代,对终极本体的追寻和真理的洞见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传统哲学理念瓦解的同时,哲学蜕变成一种近乎纯粹的操作方法。其实,这也是现代科学哲学的普遍性格。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的目的在于使思想在逻辑上明晰起来, 哲学不是理论, 而是活动。 ”(L.Wittgenstein:《逻辑哲学论》4.112)“后哲学”则走向了新的综合:表现为作为方法论的哲学与“目标理论”的交接,或者说,哲学成为“目标理论”的研究视界,并由此演生出“美学哲学”、“艺术哲学”、“经济哲学”、“教育哲学”等专门哲学。哲学向“目标理论”的渗透导致了学科视界的融合,哲学本己地被置换成一种非专业性的综合文化形态。与此同时,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自足界划变得无影无踪。新的哲学理念实际上只是借用一种不太纯正的哲学方式对“目标理论”进行重新的审视。显然,与古老的本体论局限在逻辑与思辩建构的过分精致而牵强不同,这是一种比较陌生或新奇的哲学理念。如果还承认传统哲学理念的垄断性或者说至少在哲学内在机理相对恒定的氛围里讨论,我们不得不说这种新的哲学理念实际上是一种“泛化”。

其实,“后哲学”的哲学泛化现象并非突兀。古典哲学中历史哲学、政治哲学等哲学“元素”的研究就存在相类似的方式,所不同的是,它们只是作为完整哲学系统的肋络,并不是哲学本身。因此,至关重要的是在审察两者的相关的同时严格把守它们所遵循的完全不同的哲学路向和目标范式,并且彼此之间也不存在逻辑上的先后关联。

如果说“后哲学”也是哲学的话,称之为哲学的“泛化”是勿容置疑的。

2、哲学的“细化”:问题哲学的繁荣

与哲学的“泛化”相类比,“后哲学”的发展理路或基本性格的另一向度则是哲学的“细化”。实际上,哲学的“泛化”与哲学的“细化”只是延伸层次的不同,向度本身应该是同一的。“泛化”意味着“目标理论”的哲学化(具体表现为哲学与实用科学的交接),这里哲学实际上只是“目标理论”的运思模式和运作指向;“细化”则打断了哲学对本体与知识的过度执着,使问题进入哲学视界,并且成为哲学本身。同时,问题哲学不再具有自足的形上性格,而是完全踏实了形而下的实在之路,它更加钟情于魅力无穷的感性生活。因此,“后哲学”对于哲学的“泛化”和“细化”,其内在机理是一致的,只是前者表现为集合形态,后者则内聚为一点:生活之点。

问题哲学的繁荣显示出后现代哲学家(姑且称为哲学家)企图抛弃哲学的本根,他们不认为这是对哲学理念的忘恩负义,也不再忙碌于体系构建。哲学原本是生活的导师,本质意谓的超验玄想既然于事无补,本体论证明理所当然地成为毫不知趣的徒劳之举。意义只存在于过程本身。“后哲学”对此在的关怀事实上开启了另一束智慧之光:哲学从纯粹思辩的虚无回到了此在的家园。

后现代的人们说,彼岸的风花雪月是上帝的馈赠,我们只需要真实的人生!

3、哲人的聚集:“哲学共同体”的完型

“科学共同体”是库恩的发现,他宣布,“科学共同体是由一群经历了相同的教育和业务传授,吸取了相同的技术文献,获得了相同学科训练的科学专业的从事者所组成的。”(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177页)共同体成员怀抱共同的信念和价值判断。 库恩用“范式”概念规范共同体,说它意谓着一种普遍的解题模式,实际上内化为一种“前理解”,进而约束主体的思维理路,如“波动力学”是微观物理学的范式。

“后哲学”出现了惊人的相似:“哲学共同体”的完型。在后现代世界里,“哲学共同体”也同时感受了“一元”的文化薰陶。后现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心态趋向平面化、游戏化,大众消费浪潮消解了对终极、无限、同一的追寻,主体的认知范式实现了由中心、整体向边缘、个别的全方位转向,深度模式为平面模式置换,“非人”变成了“真人”。感性生活带着迷人的微笑走进了哲学的视野。哲学家可以对不同的东西感兴趣,甚至可以得出完全相悖的结论,但它们必须来自生活也必然进入生活。“后哲学”的“泛化”和“细化”使哲学家由于对“目标理论”的兴致而走到了一起。这种自然自发的组织形式并不具有严格的哲学企图,而是一种纯粹的偶然,共同体内的“意义互搏”屡见不鲜。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哲学共同体的完型以其与现代哲学和古典哲学的格格不入而成为“后哲学”另一显著特征。

二、“后哲学”风格

对于“后哲学”基本事实的梳理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消解现象之后所作的进一步的努力。“后哲学”风格在共时维度上表现为“终极关怀”和“运思模式”两极格局,因此构成了对传统哲学方式的生存威胁。但是,“后哲学”对古典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反抗量度和质量却显示出了差别,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特把对“后哲学”风格的审视定位在历时维度上。

1、对古典哲学的遗忘

在心理学上,“遗忘”实际上是一个自然的记忆衰老和流失过程,不具有强制性格。这一事实正好说明“后哲学”对古典哲学的取舍。在发生学意义上,哲学起源于“爱智”。希腊哲学的发展抛弃了生活实在,反而执着于生活背后的“意义”,这不仅表现在唯物论者对宇宙之极的追问,也表现在唯心论者对上帝灵光的膜拜。存在与思维的两极内摄为一元的世界图式:物质世界或理念世界。这种终极关怀规定了希腊以降的哲学思路,也规定了哲学的运思模式。古典哲学的形上性格自不待言,即便是近代认识论的长足发展也无法摆脱形上理解的制约。科技革命赋予近代哲学以实证机脉,感性实在树立了一种权威,一种对绝对知识的权威,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唯理论的先验模式,只是主体对形上实体的追寻改变了路向,感性实在成为绝对知识的替罪羊。哲学的形上特征实际上只是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后哲学”并不企图扳正哲学的方向,对生活的关怀让它无意中实现了哲学的“哥白尼革命”。终极关怀决定了“后哲学”的思维模式,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模式。思考、感受、创造推进了多元的思维风格和对世界的关心爱护,哲学踏上了实在之路。

2、对现代哲学的超越

现代哲学对古典哲学的反叛有口皆碑,现代哲学得以扬名亦原于此。哲学的“内讧”真正始于现代,哲学的现代之舟搁浅在此在的河床之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哲学家都把哲学的彻底变革看作是必要的,并竭尽全力地去进行这场变革。石里克宣称,“我们确信我们正处于哲学上彻底的最后转变之中,我们确实有理由把哲学体系间无结果的争论看成结束了。”(石里克:《哲学的转变》,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卷,第6页)古典哲学的“自由联想”使智慧在“胡说”中泯灭。 新的自然科学背景对思辩的本体论和理性主义感到厌恶,古老的哲学命题因为它的形上性格被看作无意义而遭到拒斥,缺乏实证根基的“理性原则”也受到挑战,哲学企图进入生活。因此,现代哲学更关心认识论,甚至把哲学本身变成一种认识论,经验实证原则一统天下。

“后哲学”理路显然存在现代哲学的怪圈。其实,现代哲学作为一种理念生成中介必然对“后哲学”形成影响,何况现代哲学对古典哲学的拒斥是如此坚决而有声有色。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后哲学”在诸多方面又超越了现代哲学。现代哲学在家园迷失之后显得彷徨而浮躁。“后哲学”对形上学的消解并不是毁灭形上学本身,而是把情感与理想、希望与追求、关怀与理解放进此在的河床,本体论真正成为人类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同时,另一超越维度则表现为新的运思模式的生成。如果说现代主义只是一种有限的思维方式,那么“后哲学”则意味着一种无限的思维方式,具有巨大的开放性。“后哲学”对主体性的消解事实上使人从异化境域(机械的类的存在物)返归本真(真实的个体存在),感性自我被极力张扬而获得了令人激动的自尊。在这里,“生活实体”赋予“个别性”以无上权威,思维法则的多元性在自由的氛围里水到渠成。为了追求生活本身,“后哲学”反对任何关于“绝对的幻想”,哲学失去了“专制”和“贵族气派”。因此,可以说,“后哲学”的认知范式,将现代主义的反叛思想推到了逻辑顶端,比之现代主义的浮躁,“后哲学”更显得沉着而冷静,把“后哲学”的发展向度描述为返归生活原点的文化消解毫不为过。“后哲学”的希望在于生活的真实,它并不悲观,它失望的只是文化企图的空泛和不切实际。应该说,直到此时哲学才真正从自我沉思的陷井里挣扎出来,借助多维的运思法则,第一次走进了希望的田野。

三、“后哲学”走向:哲学的俗化?

预测精神理念的走向必须建立在对理念生成软硬环境的要素解析之上。我们可以借用黑格尔关于“一般世界情况”的解题要诀。后现代世界主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信仰发生了全方位转向,“人们听霹雳舞乐,看西方人演出,以麦克唐纳快餐当午饭,晚上吃地方风味食品,在东京用巴黎香水,在香港穿旧款时装;知识是电视游戏的内容。 ”(J.F.Lyotard:《后现代环境》英译本,曼彻斯特,1984年,第76页)对生活的忠诚构成了一种终极关怀而被普遍认同。这种“基本情况”不再为抛弃生命而为“上帝证明”的企图提供任何前提,实际上也就规定了“后哲学”理念的发展向度。这种现象表现为旧哲学理念对后现代社会的无奈敲响了哲学行进的警钟:哲学的继续生存取决于哲学自身,它必须关心生活,因为只有关怀生活本身的理念回应才可能生存和发展。因此,回溯传统哲学的遭际,可以判定“后哲学”必将走向哲学的俗化!

“俗化”,不应该作如此误解:即主观地认定俗化指向庸俗化,这种背负前理解的运思模式本身正是“后哲学”攻击的要塞。其实,“俗化”只是表明哲学发展的导向,操作生成仍然实现为一种比较高级的理论态势,只不过更为真实地将主体行为导向感性此在。

一方面,哲学的生活化。说“后哲学”乃生活本身虽属牵强,但在一定意义上,“后哲学”对生活的密切关怀却是少有的热情。正因为如此,“后哲学”作为一种运思模式构成了对传统哲学理念的彻底否定。事物本己的复杂结构要求多元的解释法则或多维的思维视角。它实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哲学信仰,不再把关怀生活当着追寻形上实体的借口。同时,它又以“到生活中去”的巨大事实成就为自己证明,因而在后现代世界里一枝独秀。如此思维进路同时构成“后哲学”在世纪的理念世界里也可能长盛不衰的唯一根据。当然,哲学的世俗化在一定的理解层次甚至在操作过程中可能或者已经蜕变为一种方法或运思模式,这也是“后哲学”当然归宿之一维,虽然不是它的主动追求,却已成为可见的事实则是无疑的。

另一方面,“哲学”的反哲学。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我们说“后哲学”不再是哲学了。与正统哲学理念比照,这种论证说出了绝大部分的真实。的确,在“后哲学”的天空里不再有熟悉的云彩和亲切的问候。“后哲学”的对话、沟通,打破了学科的人为界划,文化的泛化使对绝对、唯一的追求变得毫无意义。“哲学的困境”引发了哲学再生的思考,“后哲学”在全方位抛弃传统的声浪中找到了出路。当然,如果说正统哲学理念是对哲学本体(即“关怀生活”)的曲解,那么,“后哲学的俗化的确意谓着“哲学的终结”!

标签:;  ;  ;  ;  

后哲学:哲学的庸俗化?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