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议论文教学的尝试与思考论文_巫美先

浅谈初中议论文教学的尝试与思考论文_巫美先

◆ 巫美先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丰稔中学 517369

摘 要:初中议论文教学是整个初中阶段教学任务的重点,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对初中议论文教学进行了尝试与思考,并针对初中议论文教与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议论文 教学

初中议论文是学生刚接触的一种文体,同时又是中考的重要考点。由于议论文内容比较枯燥、语言抽象,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感到比较困难。特别是初次接触议论文的,往往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工夫下了,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当下议论文教与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初中议论文教学的尝试

1.提早加入一些文质兼美的议论文。“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只有先丰富自己,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营养,所以教师必须广泛地阅读,从中选取一些文质兼美、贴近学生生活的小文章,时代感要强,要符合学生的生活,让他们觉得离自己的生活是很近的。”对此我深有同感。我们可以在七年级下学期或更早一些时候提早引入议论文知识,可以把原来教材中出现的那些典范性的文章拿来使用,如:《纪念白求恩》、《谈语言》、《最苦与最乐》等。同时,历年中考题中的比较典型的试题,我们也可以拿来,作为辅助,提早介入。不一定是做练习,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介绍或分析。我一般在九年级议论文单元之前,会有针对性地找几篇课外的、简短的、具有典范性的议论文来讲解议论文的有关常识,这样之后,学生再接触课本中的文章,就不会有畏难情绪了。

2.提高学生对议论文整体的把握能力。“必须教会学生不能忽视文章的整体性,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静下心来读懂文本,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也是提高解题技能的根本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了这一点。例如,教《纪念白求恩》一文,作者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升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把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分为三个方面,即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从而提出并列的三个分论点:(1)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2)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3)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三个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中心论点: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3.营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对文学作品和其他文体而言,议论文显得比较枯燥,学生就可能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课堂教学应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激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人文与社会,重视知识的拓展与积累。解读文本教师要把教材当学材,以导为主,引导学生感悟,教会学生学习,指点学生阅读思考的方法,把握相关的规律,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学习《最苦与最乐》,应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而教学《懒惰的智慧》时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二、对议论文教学的思考

1.了解学生学习议论文的现状。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在课上也对课文花费了很大的气力来分析,但有一部分学生还是看不懂,理不清文章的思路,找不准文章的中心论点。在做议论文的练习时,同样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特别是思辨性比较强的文章,有的学生不知所云。作文方面就更是差强人意。虽然在考场作文中很多省市在体裁上没有设置障碍,但真正写议论文的学生不是很多。写出高水平议论文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有些上了高中的学生,回到母校,诉说上高中的感想时,很多人写议论文没有深度的思想,议论起来,头上一句,脚上一句,缺乏清晰的结构,语言空泛,索然无味。

2.注重讲述的生活化。例如,在讲《最苦与最乐》时,可以设计生活化的导语: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有好吃的最乐;现在,假期呆在家最苦,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在你们的生活中,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3.联系学生的实际,增加议论文写作练习。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比如说:中学生该不该在校内带手机?你对上网有什么看法。如何看待勤奋和天资的问题等等,不一而足。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一定在一开始时就必须写出来,可以先激起他们“说”的欲望。有话可说,才可能有话可写。

三、结语

总之,议论文起步阶段的教学,不能急于求成,要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联系教学实情,讲求实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语文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创造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学好议论文。

参考文献

[1]孙丽萍 初中议论文教学的困惑与尝试[J].金色年华,2013,(01)。

[2]孙红杰 有关议论文教学的思考[J].祖国,2013,(07)。

[3]马关华 浅谈议论文教学的艺术性[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21)。

论文作者:巫美先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2月总第1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7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议论文教学的尝试与思考论文_巫美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