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及维护论文_郑敏

试论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及维护论文_郑敏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034000)

摘要:随着国网公司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作为转变电网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和战略方向,智能变电站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与传统的综自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极大地节约了变电站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在运维方式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探讨了智能变电站运维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并对运维管理措施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维护

1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区别

1.1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征

1)一次设备智能化

采用附加了智能组件的高压一次设备和数字输出的电子式互感器,对设备信息采用光纤传输实现对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智能组件以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信息互动化为特征,集成了过程层和间隔层的部分功能,具备测量、控制、保护、计量、检测中的全部或部分功能。高压一次设备与相关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智能化一次设备,这种有机结合可以是独立运行的高压设备加外置的智能组建,也可以是高压设备内嵌部分智能组建再加外置智能组件,还可以是高压设备内嵌相关智能组件,智能组件是一次设备实现智能化的主要途径。

2)二次设备网络化

采用统一的信息平台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取代传统的控制电缆,使得二次设备之间用通信网络交换采样数据、运行状态和控制命令等信息。

3)信息交换标准化

IEC61850标准是实现以“一个世界、一种技术、一个标准”为理念的新信息交换标准,可实现智能设备的“即插即用”。IEC61850标准解决了以前变电站内设备在异种通讯规约下的通讯复杂性难题,实现了设备的互联互通,即任何设备厂家的设备只要统一遵循该协议,就可以相互通讯,实现网络、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整合。

1.2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不同点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在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各个环节均有本质区别。传统变电站强调手段、强调功能和满足自身需求,而智能变电站更强调目的。在设备层面,智能变电站更强调智能一次设备概念,集成化程度更高,可以实现一、二次设备的一体化、智能化整合与集成。在系统层面,智能变电站更具备“全网”意识,更强调满足电网的运行要求,更加注重变电站之间、变电站与调度中心之间的统一与协调,以在全网范围内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水平为目的。

2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问题

2.1操作方法以及细节处理不到位

对电网运行全过程进行遥控操作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功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缺乏专业人才,导致很多操作工作仍旧沿用的还是传统模式。此外,现场细节工作还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变电站周围环境较差、防护罩未得到及时安装等,这些环节一旦出现问题极易酿成严重事故。

2.2专业人员不足

因国内智能变电站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专业人才匮乏,现有工作人员老龄化、技术水平有限、后备人员不足等问题比较严重。很多智能变电站工作人员都是从传统变电站转换过来的,职业技能较低,老龄化严重,学习能力不足,导致智能变电站维保出现一定问题。

2.3管理制度以及标准不够完善

因智能变电站在国内兴起时间比较短,虽然在设备和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相关管理部门尚没有制定健全、完善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导致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无制度可寻、无标准可依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对策

3.1强化互感器、仪表管理

电子互感器在智能电网中至关重要,具有光、电、机三种功能,在智能电网中,主要有获取信号以及信号的传输等功能。在日常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中,要注意电子互感器的维护,主要是确认电子互感器外观是否完整、接线是否正常。定期检查电缆之间的连接状态,确保电缆之间的连接稳固而且完整。仪表要确保各个数值在规定范围内。定期清理互感器,确保外壳的卫生,检查互感器外壳是否出现灰尘、裂纹以及放电等情况,假如互感器出现异味,应立即更换。

3.2强化巡视与安全管理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与间隔层之间一般通过光缆进行连接,这样会增加设备之间的耦合度,但是也会增加退出二次设备时对其他设备的影响。另外,智能终端在变电站中负责采集和测控开关刀闸信息、设备保护以及分析合并单元的任务,假如该设备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变电站运行。针对上述情况,智能变电站要加强巡视以及安全管理,特别是智能组件,是确保智能变电站安全、稳定的关键,加强以下组件的维护至关重要。①检查运行装置检修压板是否退出,遥控压板是否投入,后台机显示的各保护装置功能软压板、出口(GOOSE)软压板、数据采集(SV)软压板是否正常,数据链接是否可靠。②确认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保护装置、网络交换机、自动装置以及各种指示灯工作是否正常,连接是否完好。③室外智能终端箱密封是否完好,无进水现象;箱体内加热和降温除湿设备是否完好,并根据季节和环境温湿度,正确投切;定期清理除尘网,保持箱内空气净度、循环流量。确保箱内运行设备的温度、相对湿度在正常范围内。④对光纤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光纤的连接处是否可靠。防尘帽是否完整,及时补充损坏或者丢失的防尘帽。

3.3加强压板定值和交换机的管理

信息化数字平台需要良好的操作快捷性,通过数字化定制的管理,保证在智能规划管理过程中,实现切区、定值的判断和规划。数字化切板可以有效地保护出口跳压板,保证硬压板的有效运行。禁止一切停运设备的检修状态,增加IED软压板功能,保证设备远端的固定值,确定软压板的可靠性。交换机和SCD文件需要继电保护相关数据,通过判断SCD文件的变动情况,确定继电保护的基本许可。通过IP地址、故障管理系统、MAC地址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远程规模控制,保证整体定制的管理效果。

3.4重视工作人员培训工作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应用,其对人才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因此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学习,让工作人员熟悉与掌握新技术,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扩宽他们的视野。还应对员工进行安全方面知识的宣传,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演练,这样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应对,将损失降至最低。对在工作中懈怠、责任意识淡薄的人员应给予一定的惩罚,提高他们的认识,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3.5加强对运行过程中异常情况以及事故的应急处理

当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或者事故时,要按照异常事故处理流程处理:一、在对保护正确动作有一定影响的情况下,如果单套配置设备出现相关故障,就应该立即退出故障设备;如果双套配置设备出现相关故障,就应该退出运行开关。二、如果单套配置停止运行或者相关操作不能正常进行,那么运行维护人员就要针对双套配置保护装置将实际情况上报给变电站的值班人员,之后要将相关的智能终端(此终端和母差装置失灵保护相对应)立即停止使用。三、在双套配置合并单元中,如果单套出现了异常情况,要将对应的线路和母线保护装置停止使用。四、在双套配置智能终端中,若是单套配置出现某些异常就会造成回路跳合闸的情况,这时运行维护人员要立即将实际情况上报给值班调度员,一定要经过调度员的允许才能退出该智能终端出口压板。

结语

智能变电站是连接用户和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是我国电网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承担着输送电能的重任。可以有效地保障我国的电力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领域的电力需求也越来越大,推动了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为了保障我国用电安全,智能变电站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需要做好相关的设备维护工作,加快高水平、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电力系统应急事故的处理能力,保障我国的用电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巧,王法治,李福根,陈春龙.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与故障检修方法[J].科学中国人,2015.

[2]黄小军,黄萱.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规避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5.

作者简介:

郑敏(1970.4-),男,山西原平人,太原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科,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论文作者:郑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  ;  ;  ;  ;  ;  ;  ;  

试论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及维护论文_郑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