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研究概述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研究概述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现实社会主义问题研究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曾经指出,社会主义自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那么,在现实社会主义〔1〕成为现实以来,人们的态度又应该是如何的呢?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是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留下了太多太深的教训。

作为深深地影响和改变了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现实社会主义,今天处于了前所未有的低潮局面。对它的兴衰和成败,它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今天已经具有了更为迫切的性质。

一、现实社会主义之成为现实

1.马恩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马恩虽然从来不愿教条式地预测未来,但他们也确实力图在批判旧世界中去发现新世界。“他们认为,未来的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在那里, 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共产主义基本原则的实现有两个主要标志:其一是劳动不再作为谋生手段,而成为人的本身发展的第一需要;其二是随着劳动性质的改变,个人取得了对(固定)分工的胜利,人由此可以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当然,马恩也论述过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这些基本特征都是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而提出来的。

在马恩看来,正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日益创造出了高度发达的为建立共产主义制度所必需的物质条件。过去人们往往以为,这个物质条件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社会化。其实,马恩是把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归结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一个方面的生产社会化,只是资本主义阶段的一个基本特征。如果没有生产的社会化,就只能说是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可见,共产主义社会之建立,仅仅有生产的社会化是不够的。在《资本论》的草稿中,马克思即已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不可遏制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生产力正日益向生产体系的自动化发展。正是生产体系的高度自动化,财富的创造才越来越不依赖于和不取决于劳动时间,而取决于人的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马克思认为,以劳动时间作为财富的尺度(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社会),这表明财富本身是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之上的。而随着生产体系自动化的发展和由此而来的劳动时间不再作为财富的尺度,那么以占有别人劳动而取得剩余价值的生产的社会根基就必将倒塌。新的社会形式正是在“消灭劳动”的基础上展现了它的未来。〔4〕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具有的深远洞察力至今仍使我们感到惊讶和钦佩。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在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以往的那种相反的观点是很可疑的)。在19世纪中上期的那种“自发的粗野的资本主义形式”〔5〕所导致的剧烈社会矛盾下,马恩的革命家特质使他们更趋向于直接地否定现存社会。这样,马恩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势必蕴含着某些矛盾。〔6〕

2.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在恩格斯去世后仅有20个春秋,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即出现了急剧的分化。第二国际内的改良主义思潮(或称社会民主主义)迅即发展,终于导致了第二国际的解体。作为与“社会民主主义”有继承渊源关系的现代民主社会主义,更明确地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了更为系统化的社会改良主义。对于在现代国际政治中有着重大影响的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看来仅仅从“个别工贼的背叛行为”来解释是很难使人信服的。恐怕问题的深刻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新的变化。如果说从工业革命发生资本主义制度才开始真正得以确立的话,那么到19世纪下叶以来资本主义则由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发展到了第二阶段,20世纪中叶以来资本主义又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发生了更深刻的变化,进入了又一个新的阶段。〔7〕资本主义正是这样一步步地强化了其自我更新、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把革命推向了更远的未来。由于资本主义还未释放出其全部能量,资本还未完成其历史使命,同时又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必然存在的矛盾,这些都决定了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有其存在的极为深厚的现实基础,同时也决定了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二元性质,它既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又表示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现象的抗议。

3.现实社会主义。随着20世纪初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分化,现实社会主义走上了世界政治舞台。对现实社会主义出现的原因也必须从更广阔的国际政治背景和国内矛盾本身来进行研究,在此仅以俄国和中国为例。

当西方国家由于第二次科技革命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之时,俄国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才刚刚启动不久。在外部因素的强烈刺激和推动之下,俄国沙皇制度不得不借助于一切前资本主义因素,去维持和促进自身的发展。俄国更为强化的“野蛮的资本主义”的特征,一方面使得它在19世纪下期的发展引人注目,另一方面又使得它的矛盾充分地凸显在外,它的前途充满凶险。在马克思主义东渐的影响下,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力量正迅猛增长。在一战期间,俄国参与了所有资本主义列强的角逐和竞争,从而把它自身推向了毁灭的境地。面临“社会改造还是社会崩溃”两种前途,布尔什维克党以自己非凡的勇气和社会使命感为俄国指出了新生的道路。

中国原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官封多重压迫之下,中国人民已被逼入了不能生存的境地。我们知道,中国中世纪的“封建王朝病”(土地兼并和吏治腐败恶性发展)曾导致了社会基本阶层——农民阶级的无数次揭竿而起和旧王朝大厦的随之倾坍。这种“历史的惯性规律”在清末以来的中国历史中仍然发挥着作用,再加上列强欺凌,军阀混战,农民阶级正在死亡的威胁下积聚成了一个足以震天撼地的社会力量。“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我们应该更深刻地理解毛泽东的这句话。在一直是作着似乎是绝望的挣扎的中国,在各种国际政治力量运动的影响下,具有民族精神和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选择了共产主义思想,这为处于绝望、无奈之中的中国人民提供了最后一种斗争手段。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以和平、民生(土地和面包)的口号说服了俄国,而中国共产党人则以对独立、统一、民生问题的解决在中国站住了脚跟。正如不能把西方社会改良主义说成是少数人的背叛行为的罪果一样,把俄国革命、中国革命说成是一部分人制造出来的革命同样是荒谬的。

然而,新的任务正在等待着共产党人。

二、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1.列宁过渡时期论。认清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制订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列宁在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就非常重视对俄国社会所处历史阶段的认识。在俄国“战时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失败以后,列宁认为,俄国并不具备足以实现“完全的社会主义”〔8〕(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 社会主义就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的生产力水平,俄国正处于一个相当长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俄国所处的过渡时期是一个大不同于西方社会发展进程的特殊的过渡时期,在这里,它已不是或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革命的问题,而主要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问题,即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利用一系列的过渡环节(商品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等),组织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条件,列宁对俄国社会所处阶段的认识在他去世前口述的《论我国革命》一文中得到了新的升华。列宁在文中论述了十月革命的不可避免性,他批评了那些畏首畏尾的改良主义者“只看到过西欧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发展的这条固定道路,而没有想象到,这条道路必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相应的改变。”列宁认为,俄国人民的斗争“是取得了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也就是说,俄国人民要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明,追上别国的人民,然后走向社会主义。〔9〕很明显,按照列宁的观点, 俄国革命的意义在于它开辟了一条与资本主义制度不同,但它首先又是以完成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实现高度的工业化、现代化)为使命的新的文明道路。概言之,列宁对俄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的观点是:俄国正处于一个相当长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同时也就是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高度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过去我们常常把列宁探讨的过渡时期与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讲的过渡时期混为一说,仅仅把列宁晚年的理论探索看作是一个短时期的权宜之计,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如果以列宁的过渡时期论来反观中国的现代历史,我们应该认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结构本身应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运行的正常形态(当然不是说不应随形势的变化作出一定更改)。但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以及其他多方面复杂的原因,新民主主义论并没有得到实际贯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愈益深切地感受到了以超越发展阶段为主要认识根源的“左”的错误的危害,开始重新思考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问题。这种深刻反思的结果,使我党对这个问题有了明确的回答: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应该指出,列宁曾提出“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和“带有小农在居民中占多数所造成的特点的社会主义”等概念,但列宁对此并没有做出详细的阐发。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以鲜明的含义,充分体现了其所特有的想象力和实际精神。我们党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我们党还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3.探索创新是现实社会主义的生命。列宁晚年对俄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的判断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有相当的接近之处,这恐怕不是偶然的。在这里回顾一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如下论点也许是不无意义的。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它能够缩短分娩的痛苦。”〔10〕他还说,不能把他研究西欧国家资本主义道路的结论变成普遍适用的历史哲学理论,人类在走向那种“在保证社会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能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这样一种经济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并非都要重复西欧资本主义的道路,企图把他关于研究西欧资本主义道路的结论适用于所有国家,那是荒谬的。〔11〕

马克思的这些论断确实是非常深刻的。但不管怎样,现实社会主义这种形式是经典作家所预料不及的,更是他们从来也没有论述过的。难怪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也不无茫然地指出:“历史走上了奇怪的道路。”西方有句谚语或许能更恰当地表述现实社会主义的处境——“sail inuncharted water”(在未经探察和绘图的水域航行)。 那么在这种处境下应采取什么态度呢?十月革命后,改良主义者提出了“历史误会论”和“历史灾难论”,而列宁的回答则是,对于俄国革命的道路是用一切旧的教科书说明不了的,这里关键的是科学的求实精神和坚定的探索精神(《论我国革命》)。他还说:“我们应当跟随实际生活前进”,“我们相信人民自己会比我们更善于正确地妥当地解决问题。”

列宁在跟随实际生活前进、勇敢地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同志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这正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之点),社会主义事业就前进;死守教条,不求开拓,社会主义事业就受到挫折(苏联在这方面的教训尤为深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探索创新,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三、现实社会主义与发展

1.树立正确的生产力观点以推动发展。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用列宁的说法,它是“一切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的生产力观点出发,联系现实实际,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应树立起这样三个基本观念。首先要树立“生产力中心”的观念,也就是说,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当作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第二要树立“生产力标准”的观念,也就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当作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而决不能用某些抽象原则和空想模式来裁判现实生活。第三要树立“生产为群众”的观念,即发展生产力必须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应该说,在这三个方面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都有许多的教训值得我们总结。

这里仅谈苏联。与中国不太相同,苏联一直是很重视发展生产力的。但是它没有真正树立起“生产力标准”的观念和“生产为群众”的观念,往往依据一些僵化的教条来塑造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实际,把发展经济服务于政治目的和军事扩张。这样使苏联经济准军事化,国家军事实力上去了,而人民生活水平却不能与时代同步提高。苏共以和平、民生的口号说服了俄国,在和平时机赢得后,理应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但它不应时势,于是终失天下。教训岂不深刻!

2.社会组织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共产党。要研究现实社会主义的起源与运动规律,就不能不了解作为其运动的神经中枢的共产党。而要做到这一点,又需弄清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之前的政治构架与列宁的建党学说。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之前要么是君主专制统治,要么是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混乱社会。历史已经或多或少地证明,这些国家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础,古典的民主之路在这里是行不通的。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列宁创立的建党学说和政治形式便具有了革命性的意义。通过论证党是无产阶级的最高组织形式和党必须按高度集中原则组织起来等理论,列宁赋予了党以一种全新的地位。在列宁建党学说基础上确立的政党制度也具有了不同的特点,它一方面保持了集中制,便于集中权力;另一方面更能够扩张权力,使党在社会的整个权力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

取得政权后的形势又赋予了共产党以新的特别的责任。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都处于由不发达状态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这个过程存在和新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内外矛盾。这就需要一种强有力的以党为运转核心的组织结构,来调节和化解各种矛盾,以便保持整个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心同德,加速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正因为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中处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否定和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就必然等于取消基本的社会制度。这一点我们从苏东剧变中已看得很清楚了。然而,问题的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我们把历史上形成的党的权威无限夸大,以至于欲使之变成无所不能、无所不管的政治机器,这就在客观上限制了人民的政治参与,助长了党机关本身的官僚化,引起了社会主义的危机。

3.现实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建立一个获得社会广泛支持的、有权威的政府,是后现代化国家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因素。以党为运转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结构能充分实现这一点。加之经济文化落后的原因,现实社会主义不能不实行以间接民主为主(政党代表制和代议制),直接民主为辅(人民直接选举和直接管理)的民主制度。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已做了很好的探索,形成了基本的政治制度。

政治发展的核心是民主发展。而衡量民主发展的标准应是人们在一定的制度化的政治体系中实现政治参与的水平(这里不能以阶级的标准来衡量,民主的阶级实质与民主的实现程度有联系,但毕竟是有区别的)。在民主发展的衡量标准中,存在着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即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与政治体系的制度化,二者必须保持动态的平衡。如果一定的政治体系处于僵化状态,不随形势的变化扩大人民政治参与,那就会导致人民的不满;反之,如果不顾条件,片面强调民主政治参与,而缺乏一种相应的制度化、秩序化的政治体系,则必然导致既无民主也无法制的混乱社会,建设高度民主既然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就必须在民众政治参与与政治体系的制度化两者相对平衡的基础上获得动态的发展。

4.现实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求得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于建立起一套能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在工业化初期,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简单,社会成员的利益较为一致,加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央统制型经济较有利于利用有限的资源加速工业化的实现。但这种体制并不能长久支撑经济的发展。按照现代经济机制设计理论,激励和信息问题是任何社会系统(制度)特别是经济制度所必须考虑的两个方面,所以,经济学者把这两个因素作为判断一个经济机制好与坏的标准。〔11〕但正是在这两个问题上,传统的计划体制存在致命的缺陷。它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缺乏灵敏的信息传递机制,这就使得传统体制越来越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经济体制的转轨已成必然。我国从1978年以来进行的就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1992年党十四大更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把我国的经济改革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现实社会主义与世界主义

如果说孤立和封闭是前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那么,只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孤立的民族创造史才能结束,世界历史新的一页才真正掀开。正是由于资本主义把每个民族都融进了这个世界史的创造过程中,才由此创造出了它以前的所有时代都无法比及的巨大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其超人的智慧考察了全部人类文明史,于是他们把人类交往史归纳为人类生产发展史,并揭示了人类历史转化为世界史的态势和运动趋向。他们认为,资本在世界的扩张在本质上是进步的,因为它造成了能够以加速度发展的世界性的生产力。共产主义也必将是一个世界性的文明社会,因为它是在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所创造的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马恩指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12〕

确实,与马恩的观点并不一致,现实的社会主义都不是由“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建立起来的,但不容置疑的是,它们都是国际政治运动的产物。它既然从属于世界史,它就应该而且必然(创造条件)参与世界史的创造过程,也就是说,它就必须从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地吸取营养和能量,否则,它就不会有任何生命力,它就必然会被世界历史所淘汰,尤其考虑到社会主义都是脱胎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对于整个世界文明的学习和交流更显得必要。无可否认,社会主义与当今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体系存在着必然的对立,但是发展生产力的共同要求和共同规律又把二者给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这一点,列宁晚年就已有了深切的理解。他说,由俄国革命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并不越出世界发展的共同路线”,相反,对于世界先进文明的交流和学习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性。他指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13〕他还强调指出:“继续前进并吸取欧美科学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第一等的任务。”〔14〕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生产过程日益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中心,经济文化交流已使世界日益变成了一个“地球村”。闭关自守的状态再也不可能维持下去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要求得发展(甚至说发展到更高的社会形态),根本出路在于奉行积极参与的“世界主义”。

谨以此结束全文:现实社会主义自诞生以来就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当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对它的发展规律有了一个正确认识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在它的旗帜下取得更大的成就,创造出新的奇迹。

注释:

〔1〕“现实社会主义”一词是从1975 年苏共二十五大以后广泛使用起来的,意指由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当今国际局势已有重大变化,但此文仍沿用原义,并以中国为分析重点。

〔2〕《资本论》第1卷第649页。

〔3〕〔5〕〔12〕〔13〕第1卷第273、25、40、276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78页。

〔6〕关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未来社会的论断, 请参阅拙作《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未来社会的论断新探》,《河南师大学报》1994年第2期。

〔7〕参阅[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 )》1987年第2版。

〔8〕《列宁选集》第4卷第692页。

〔9〕《列宁全集》第23卷第11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30页。

〔11〕田国强、张帆:《大众市场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77页。

〔13〕《列宁全集》第32卷第303页。

〔14〕《列宁全集》第33卷第330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研究概述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