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革命之说论文_李媛媛

近代科学革命之说论文_李媛媛

(大同市第一中学校,山西 大同 037000)

历史上,三次近代科学革命都给世界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三次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第一、二次科技革命在交通工具上的创新,第一次科技革命采用和推广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式,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它进一步地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将人类带入信息化时代。每一次的科学革命都给人类和世界带来了进步。

然而,世界之大,近代科学革命却会选择发生在欧洲?

首先,欧洲的许多科学理论都与古希腊科学理论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科学革命是在古希腊科学的基础上诞生的,并影响到欧洲近代社会的建立。古希腊科学中的哲学理论,数学,天文学,医学等等无一不对科学的发展做下了极好的铺垫,让当时的欧洲的科学家们有了一定的基础,亦或说是让他们有了一定的能力去对科学、对自然进行探索。这样的知识背景,对近代科学革命发生在欧洲有着很大的作用。

其次,当时的欧洲,是允许个人进行科学研究的。人们知道科学可以武装平民,可以用来反抗君主的统治、剥削、压迫,因而许多有知识的人便乐于去研究,去科研,也就是说,群众基础好,这对于科学的发展是绝对有利的。

此外,在天文学领域,两种宇宙观,新旧思想的斗争十分激烈。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日心说的提出恢复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来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是天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原因,如:科学精神与平等,民主,自由,进步的社会主要潮流的结合,形成知识潮流,同时也促生了好多思想家,形成了非常好的良性循环;科学家们经过科学研究,慢慢掌握自然中间的力量,并把把它运用到社会中,让科学对社会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从而人们会更加乐于科学。

综上所述,近代科学革命发生在欧洲是必然的,也是明智之举。欧洲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为近代科学革命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可是,转念一想,我们中国也是具有五千年优秀文明的泱泱大国,也曾经一度发展到世界前沿,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发生在欧洲而不是中国呢?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成国家和朝代,后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中原王朝历史上不断与北方民族交往、征战,众多民族融合成为中华民族。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更是领先世界。唐朝时,我国更是向日本、天竺等国交流频繁,大大提升综合国力。到了明朝,更有郑和下西洋,将中国文明带向世界。

然而,随着不断发展,中国的古代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政治制度渐渐阻碍了中国的进步。尤其到了清朝后期,清政府满族统治者惧怕外国人支持汉人反抗清朝的活动,害怕外国人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清政府一再严申“华夷之别甚严”,“从不许外籍人等稍有越境掺杂”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构筑了隔绝中外的一道堤墙,对中国社会的前进起了阻碍作用。

在经济方面,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国家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社会不能从经济上提供一个契机,使小农经济走向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精确验证和数理逻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都是文学家,所以传统文化就有形象思维和深奥模糊的混沌性特征。中国古代通过科举制度、八股制度选择人才,大大地限制了人们的思想,缺乏创新突破精神,一味地循规蹈矩,按程序走,限制了他们的言行。

在三次工业革命发生期间,中国都在做些什么呢?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政策,对西方文化不愿意了解,教育体制落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民族资本主义薄弱,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第三次科技革命前期,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处于内战中。新中国成立后,受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封锁,又长期受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50年代后期党的主要领导人“左”倾错误愈来愈严重,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十年内乱,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边缘。这种情况下,中国怎么能接收到科学革命的信息呢?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墨家的学说在许多科学领域有相当大的贡献,如时空观如几何学如力学如原子论如光学等等。亡了墨家即除了科技的根基,因此有文献认为墨学终成绝世之学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的主要原因。

英国哲学家休谟在其《论文集》中认为,没有什么能比若干邻近而独立的国家,通过贸易和政策联合在一起,更有利于提高教养和学问。而中国恰恰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的缺陷,从而使原来可能发展出更完善和更完备的教养和科学,在许多世纪的进程中,收获甚微。从外部来说,其原因在于没有更多的外贸对象;但从内部说,是由于中国处于一人统治的状态之下,说一种语言,在一种法律统治下,赞成相同的生活方式;对权威的宣传和敬畏,造成了勇气的丧失。耶稣会士巴多明认为使中国科学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就是里里外外没有刺激与竞争。假如中国邻帮有一个独立的王国,它研究科学,它的学者能够揭露中国人在天文学中的错误,中国人也许可以从他们的昏昏欲睡中醒来,皇帝变得关注推动这门科学的进步……”由此也可见,中国的发展确实存在一些弊端。

对于这个事实,以及李约瑟难题的提出,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是因为我们近代中国的闭关锁国,对外界的充耳不闻,才导致了我们鸦片战争中落后挨打的惨痛教训。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需要的是一个开放的中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我们要乘风破浪,继续前进,继续加大开放的力度,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共同努力让我们中国更上一层楼。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积极的“走出去”,需要快速的“走出去”,需要全面的“走出去”,才能吸收新鲜的空气,补充新鲜的血液。只有对外开放,只有“走出去”,我们才能及时地调整战略,才能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要积极的学习方方面面的先进技术,学习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优秀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方法。

近现代以来,随着教育制度的逐步改革,已经由“应试教育”改为“素质教育”,也就是不再仅仅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显然是一大进步。但是,我们还是要更进一步地去学习外国先进的教育制度。相比国内而言,在国外,学校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可以自由走动, 自由交流,自由发表意见,自由与老师谈话等。回家后不是抄写老师布置的刻板的作业,而是上网查资料,自己动手饲养动物、种植植物等,他们学习的是直接的生活经验。教育方式的差异,也会产生着巨大的效果。我们应该学会借鉴,并不断加以改进,为我国未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带领我们走上世界的前列,像一条巨龙一样,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尽管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但毕竟科学革命具有周期性,而且中国也在飞速发展中,只要我们一起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科技中心就会是我们中国的,所以,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论文作者:李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近代科学革命之说论文_李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