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区茶园养鸡很讲究_养鸡技术论文

在山区茶园养鸡很讲究_养鸡技术论文

山区茶园养鸡有讲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茶园论文,山区论文,讲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茶园养鸡,可以借助鸡在茶园觅食、活动,清除茶园杂草,消灭茶园害虫,疏松茶园土壤,增进茶园肥力,减少茶园施肥,降低喷药次数;还可节省养殖场地与鸡饲料费用,鸡活动量大,肌肉紧致,营养丰富,鲜香味美,价高易销。将种茶与养鸡结合,可谓互惠互利,一举多得。但笔者在山区实际调查中发现,不少茶农在茶园养鸡,不仅没有达到赚钱目的,反而把鸡赔了个精光。其主要原因是:一些茶农只懂种茶技术,对茶园养鸡应该注意的事项却知之甚少。要想养殖成功并获得理想效益,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养殖环境要适宜:养鸡的茶园,一要交通便利,易于管理;二要适宜鸡栖息、活动;三要能防范来自天空和地面的天敌;四要有可供觅食的杂草、昆虫等;五要便于鸡病防控。

      放养鸡苗要适应性强:鸡苗品种要适宜,最好选择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且觅食能力强、耐粗饲的本地土鸡,坚持自繁(自孵)自养,这样不仅种源可靠、成活率高,而且成本低、市场好、效益高。

      采取分区轮流放养:即把整个茶园按照地形地貌,通过防护栏(网)隔离划分成几个养殖小区,每个小区养殖一段时间(或一批鸡苗)后,再将鸡整体转入另外一个小区。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便于茶园防病治虫、清园消毒;二是可以有效减少鸡群发病;三是有利于茶园生态恢复,增加(或种植、养殖)鸡天然饲料。如果长期在同一片茶园养鸡,很容易因病源大量积累导致鸡病增加,加大防疫难度。

      放养密度要合理:多数茶农在茶园养鸡时放养密度过大,茶园天然饲料严重供不应求,如果人工投饲再跟不上,就会导致鸡在茶园拼命刨食,可能伤及茶树根系,同时鸡也生长瘦弱、缓慢;但若放养密度过低,又会造成资源浪费,茶园杂草、害虫得不到有效控制。具体放养密度,要根据茶园天然饲料情况和鸡苗大小灵活确定。茶园温暖湿润,土壤疏松肥沃,行间空隙较大,天然饲料充足的,可以适当多投,否则就应该少投;鸡苗小时可以适当多投,随着鸡苗长大,应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初期每亩茶园可放养鸡苗300~500只,后逐渐降低至50~100只。每个养殖小区内,以放养土鸡500只左右为宜。

      适当地进行补饲:茶园养鸡不能只“放”不“养”,要根据不同季节茶园内可食嫩草、昆虫、蚯蚓等天然饲料数量,以及天气变化等情况,适当地进行补饲。鸡幼龄阶段可补饲全价颗粒饲料,随着鸡苗长大,可逐渐改喂玉米等粗杂粮,同时还可在即将投放鸡苗的茶行间,种植小麦、绿肥、叶菜,养殖蚯蚓、黄粉虫,设置频振式杀虫灯等,以增加茶园内天然饲料数量。在具体投喂时,要掌握“喂雨不喂(或少喂)晴,喂晚不喂(或少喂)早”,尽量让鸡养成自己觅食的习惯。

      抓好鸡病防疫:茶园养鸡虽养殖密度远低于室内规模养殖,但与普通农户一家只养几只或十几只鸡相比,群体数量明显更大,一旦发病则难以控制、损失较大,因此一定要抓好鸡病的防控工作。在分区轮流放养基础上,首先对鸡新城疫、马立克、法氏囊等主要传染病,要尽量进行防疫,如果无法实施免疫注射,可采取饮水或喷雾办法,但疫苗剂量一定要足,以保证免疫质量;其次,鸡苗进场前,要抓好相关设施、用具的消毒工作,养殖期间要尽量避免生人进入或其它畜禽窜入,防止将鸡病带进茶园;再次,在饲喂与管理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病害在鸡群中传播流行;最后,要坚持预防为主,抓好鸡病的日常防疫工作,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些具有健身、预防、治疗作用的中草药,增强鸡的抗病能力。

      防范好恶劣天气:平时将鸡舍加固,遇到狂风、暴雨、冰雹等恶劣天气,要及时赶赴养鸡的茶园,尽量把鸡收回鸡舍,减少意外损失。遇持续烈日、高温、干旱天气,要保证鸡在茶园内有阴凉的休闲场所和充足、洁净的饮水,避免中暑死亡。

      联系电话:028-85230750

标签:;  ;  ;  ;  ;  ;  

在山区茶园养鸡很讲究_养鸡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