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儿童心理特点——夯实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高小毛

紧扣儿童心理特点——夯实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高小毛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佘市中学 415204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对于教师是了然于胸的,对于学生来说,则是一个未知数。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真剖析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就避免了盲目地开展教学活动,很难保障教学质量稳步发展。那么,如何紧扣儿童的心理特点夯实小学数学教学呢?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方法的多样性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用心设计问题,为学生创设情景

正所谓“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使学生处于这种状态的情景。学生充满求知欲望,不满足现状,想获得更大的进步,想发表意见可是又不能够恰当地说出来。这种教育情景尤为重要,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之中,从而更有利于掌握知识。

例如,教学“面积”方面的知识时,我把一个实际问题放到课堂上让学生去探索。学校正在翻修花坛,需要建一个40m2的新花坛,准备发挥全体学生的智慧,让大家来设计花坛的形状。小学生充满表现欲,这个问题与他们的生活较为贴近。很快,学生就设计了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等形式各样的花坛形状。可是,怎样才能知道这个花坛有多大呢?教师由此引出课题,学生便处于“愤”和“悱”的状态,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调动入活动状态,极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2.细心关注反馈,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其学习,取得较为理想甚至优异的成绩。如果让学生及时肯定自己的学习成效,就可以强化其有益的学习动机,产生进一步想学好的愿望和兴趣。因此,教师及时提供学生学习效果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可行的办法。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上升,使学生保持主动精神和主体地位。

例如:课本上的例题是否可以选一些让学生自己演算?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最及时。如果算错了,教师可以及时纠正,帮助学生自己寻找错误原因,有效地实施改机策略;如果算对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都会倍长,就更有兴趣了,从而产生“更上一层楼”的高层需求。

二、耐心教给学习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力所能及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引导他们身体力行,不能包办代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把基本方法教给学生后,要让学生自己去试用。这就是把钥匙交给了学生,而锁却要学生自己去打开。

教育学家巴班斯基在研究教学过程的最优问题时,提出教学过程的一个中心任务是老师向学生提出的学习任务与学生实现这些任务,实际可能性之间的矛盾。如果提出的要求和任务是处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这个矛盾就成为推动整个系统即教学过程向既定目标前进的动力。所以,摸清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对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提出问题要适当,难度要适中。

例如,在学习“测量”时,学生对于“千米”概念较为模糊,无法清晰地认识“千米”到底有多长。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生活实际举例提问,如可以用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为例,跑道一圈长250米,让学生联想跑道有多长,再来理解“一千米”有多长。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因为这样的设问就处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更加轻松地掌握知识。

三、热心重视心理疏导,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最应该关心并着重研究的地方,是学生在知识点掌握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备课要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很多是从教材内容上去分析而很少从学生主体上找原因,产生这些困难的心理因素很少去考虑。为什么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困难呢?这都是与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过程有关,尤其与思维这一心理过程关系最为密切。

思维上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因素大致有三种: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矛盾;思维惰性;思维的单线性。

学生就读年级越高,数学教材内容的抽象性逐渐增加,认识过程就要求学生将表象让位给抽象思维,导致思维发展跟不上,构成了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矛盾。从“面积”到“体积”的知识,由平面到了立体,还有一些空间想象能力知识的出现等等,造成学生诸多的困惑。

思维过程的惰性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另一重要心理特点。学生的年龄越小,智力越不发达,思维惰性的消极面就越明显。这种消极面往往表现在问题的条件只有少许改变,就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因此,教育心理学主张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变式材料,促成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举一反三来解决问题。

知识的迁移问题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课题。迁移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是因为客观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而人的知识经验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由于学生的年龄越小,智力发展水平越低,能意识到的联系就越少,就表现出思维的单线性。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不善于运用解题所需要的全部材料。虽然这些材料在他们的知识积累中是有的,而不经过别人的提示,他们总是想不到,于是就表现出知识的迁移能力极差。在一个班的学生中,每个人的知识储量差异不大,而能力的区别较大,原因就在于此。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随意向学生堆砌知识,而要在活学活用上下大功夫。教师在研究备课时,要着重这些困难,要紧扣儿童的心理特点,才能切实有效地夯实小学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高小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3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  ;  ;  ;  ;  ;  ;  ;  

紧扣儿童心理特点——夯实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高小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