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美容医学中的心理因素评估论文_汪丽萍

整形美容医学中的心理因素评估论文_汪丽萍

(重庆西南医院整形外科 重庆 400038)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整形美容需求也急速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在整形美容技术日益发达,整形美容形式逐渐普及的的背景下,整形美容外科的发展更是取得了质的飞跃。但同样整形美容医学中涉及到的心理问题也愈发突出,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整形美容医学不仅仅只是医学的范畴,而且关乎到社会、心理、伦理等多个领域,在强调整形美容达到社会审美要求和受术者心理满足的同样也要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角度考量,正确的处理好受术者情感、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和渴望,以实现受术者整形美容的目的和价值。也就是说整形美容医学与心理学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在整形美容医疗实践中,重视心理因素的评估对于提升医疗质量,达到医疗效果,维护受术者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整形美容;医学;心理因素;评估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343-02

整形美容医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改进人体美,整形美容的临床实践除了与整形美容医学水平、技术直接挂钩以外,也是除精神医学以外,涉及到的心理问题最多的临床医学,因此,重视对整形美容医学中的心理因素的研究和评估是具有必然性和客观性的,对就医者进行常规的心理测量和评估是整形美容医疗实践中重点考虑的问题,同样,对于受术者而言,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当的心理评估测试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整形美容医学中所表现的心理状态

1.1 心理状态评定标准

整形美容医学中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具体的分析:一是,正常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受术者的心理与行为能够正常的面对生活和工作,具有自我认同感,能够以正确、正常的心理对待自身存在的缺陷和遭受的歧视、挫折等,正常的社交,良好的社交情绪和性格,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和为人处事能力。二是,轻度异常的心理状态。心理比较负面,容易自卑、敏感、注意力分散,适应能力、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呈现比较被动的状态,情绪低沉。三是,异常心理。心理扭曲,对于自身缺陷过于夸大其词,自我认同感低,情绪化严重、思维迟缓,容易产生报复、仇视、攻击心理,主观臆想严重,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和排斥心理。

1.2 心理状态各异的表现

不同受术者整形美容要求和心理状态的表现都是不尽相同的,大致来讲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先天性缺陷患者具有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欲望。很多先天性疾病患者尽管身体某部分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在整体上与常人是无异的,有着与正常人一样的希望和追求,但是由于其存在的缺乏使其在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难免存在一些排挤、异样、嘲讽和歧视,一旦心理情绪调节不当,则很容易产生负面心理,自卑、行为过激、脾气暴躁、孤僻、忧郁等等负面情绪,迫切的希望改变现状,对整形美容给予强烈的希望。二是,后天因素造成的自卑、多疑、敏感。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心理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来自外界的影响,后天因素对人的性格、心理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如:车祸、外界恶意的人身攻击等等各种后天因素都有可以给人心理造成严重的打击,甚至造成性格、心理的扭曲,使人由正常的心理、性格变得郁郁寡欢、感情脆弱、多疑、敏感、自卑、缺乏信心、懦弱等等负面情绪,希望借助整形美容改变现状,改变别人对自身的看法,增强自身信心。三是,受术者对理想化容貌的追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受术者不满自己的容貌或者希望在自身容貌基础上进行调整,以满足受术者对更加理想化容貌的追求。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受术者不容易掌握好“度”,容易盲目,甚至对整形美容产生过度的依赖心理,一旦整形美容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则很容易对受术者造成巨大的身心打击和负面影响。

1.3 心理状态类型及特点

根据临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整形美容医学的心理状态类型及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单纯美容型。审美观正常,美容要求也符合实际;(2)过高要求型。提出的要求过于片面和盲目,不切实际,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态;(3)对现状不满型。遭遇变故或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将希望寄托于整形美容上寻求改变;(4)敏感多疑型。尽管较为敏感,甚至会放大自身存在的缺点,但是整形美容目的明确,对手术的要求合乎常理,手术很容易达到目的;(5)自我强迫型。自我认为有缺陷,并且有强烈的忧虑心理,迫切希望手术能够改变缺陷;(6)缺陷障碍型。存在缺陷,对手术抱有希望;(7)缺陷恐惧型。缺陷明显,并存在一定的恐惧色彩,对手术存在矛盾心理,希望被改变,但一般这种手术对身心造成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8)精神障碍性。这种就抛开了整形美容的范畴而是需要从心理和精神上接受治疗。

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受术者心理状态的类型和特点,能进一步的了解受术者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选择更为适合受术者的手术治疗和心理干预,为受术者带来更高质的医疗服务,以提高受术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使手术达到预期的效果和要求。

1.4 心理状态的诊断方法

对于受术者的心理状态的诊断主要是通过临床观察和询问交谈,对受术者心理进行评估、分析,以判断患者心理活动、行为习惯是否正常或异常到什么程度、性质等等,都要作出明确的分析。一般而言,心理测试是最重要的定量心理诊断方法,包括测量受术者的能力倾向、成就测试、人格测试、神经心理等方面,常见的心理测试方法也主要包括:艾森克人格问卷、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躯体自信息表等等。

2.整形美容医学中的心理特点

如今,整形美容医学已经不单单是涉及到哪一个方面或者是哪一个人群,而是更具有广泛性和多层面性,不同群体的人、不同性别的人、不同手术需求的人,甚至是不同审美观念的人的心理特点都是存在差异性的。我们下面就从性别、年龄、职业、生活环境、文化素质、缺陷部位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性别方面来看,女性对自身容貌有更加注重自身容貌美,对变美有直接的要求;从年龄上来看,年龄层次的不同,心理特点也有明显的区别。如:先天缺陷或后天负面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人自卑、孤僻、扭曲的心理;青年人属于社交中的活跃份子,相比于老年人对自身体型、外貌的要求更高,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老年人对于手术则比较理性,大部分不会选择整形美容。从职业方面来看,一些抛头露面的职业整形美容人群更多。从生活环境方面来看,发达的城市、整形美容医学推广度较高的城市有更加强烈的美容意识和需求。从文化素养方面来看,文化素养较低的人容易盲目的追求外在,而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则更注意提升自身内在。从缺陷部位来看,外露部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部位整形美容欲望更为强烈。

3.整形美容医学中的求美动机

对于整形美容一般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或事件中所引发和产生的,大部分的受术者心理正常,对整形美容有明确的要求,心态积极,审美正常,单纯的希望通过整形美容来提升自身的外在,让自己更有信心。但同样也有部分受术者,过于依赖整形美容手术,求美动机不符合常理,存在一些异常的心理,具有强烈的甚至的过激的手术欲望,但是对手术要求要提出各种不切实际、刁钻的要求,甚至想要通过整形美容来改变自身人生,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这种求美动机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对此,整形美容外科医学应该明确的掌握和了解受术者的求美动机,保障受术者在心理正常、意识清楚、态度乐观积极、精神正常的状态下进行手术。

除此之外,还要从受术者人格特质和体象方面进行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抱我受术者的心理因素和心理特征,对受术者心理素质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科学的评判,要充分的考虑受术者的求美动机、心理需求、客观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的满足受术者手术要求,实现手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燕,李莉.医疗美容外科缺陷的成因及其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1年01期.

[2]金亚伟,邵云,王莉波.李文彦,余江,曹卫,高景恒.美容整形手术病人美容心理分析[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0年01期.

论文作者:汪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  ;  ;  ;  ;  ;  ;  ;  

整形美容医学中的心理因素评估论文_汪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