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梁敏敏

梁敏敏苏州市合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15000

摘要:在目前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物的高度正在上升。伴随建筑物变高、容积变大等等情况,建筑所承载的压力也愈来愈大。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开始普及。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能够顺利实施,笔者将在下文中简析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为建筑的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伴

随建筑领域的进步,土木工程动工效率也正在稳步提升,大体积混凝土在土木建设工程中已开始普及。大体积混凝土是一类全新的混凝土原料,与普通的混凝土对比,它有水与石灰的比率偏低、强度高、渗入性优良、寿命周期长等明显的优点。虽然外部压力极难引发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隙,但是其干枯问题极易引发收缩现象,致使混凝土产生裂隙给建筑工程造成安全隐患。为确保土木建设工程的开工效率,讨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设计的原理虽然有关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隙的原理的著述甚多,然而归纳起来看,主要有两点:那就是气温应力以及收缩性。以上述两类原因为前提和重要影响要素,施工方案的设计要权衡怎样组织施工,并权衡到以上两类要素的不利影响等等。(见下图)

二、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解析(一)管控气温应力1.减少水泥的比率因为水泥会生成热化效应,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应减少水泥的比例。减少水泥的比例,等同于缩减可水化的能源,其热化效应才能得到有效遏制。而当水泥比例较低时,还必须掺入它类原料来保障混凝土的坚固程度。例如:可以掺加一部分减水剂、混合原料,还能采用一部分前卫的搅合模式;这样,既能让混凝土内热蒸发,还能让搅合更为均匀。

目前,市面上开始出售新式的低热水泥。例如:挑选坝堤水泥、高贝利特水泥等低热水泥。利用该类水泥,能够降低热化效应引发的温差变动。

2.管控浇灌气温因为混凝土浇灌气温会伴随气候的改变而改变,攀升的浇灌气温会引发混凝土生成气温应力。所以,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灌应规避在气候过于炎热的夏季动工,并尽可能规避在中午动工。假如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必须要在夏季中午动工,则应采用一部分举措降低原料气温,甚至实行预冷却处置来降低浇灌气温。

3.强制降低温度关键时段,需要强制降低混凝土的气温。例如:在混凝土内部预设水管,并向管内倾注冷凝水,利用温差的变化来管控大体积混凝土的气温。

(后附浇灌图)

(二)提升抗裂特性1.掺入添加剂为合理管控混凝土的伸缩值,需要对混凝土的自缩进行管控,并将混凝土的自缩性管控在工程可以接受的范畴内。所以,应依照混凝土添加剂技术的需求来实行弥补举措。

而要想了解到精准的膨胀率临界值,就必须在试验中实行膨胀率的测试。唯有透过前卫的技术才可能获取精确的膨胀率临界值,并呈现大体积混凝土的膨胀特性。

2.掺加强化原料强化原料是指在特定范畴内能够提升混凝土抗拉能力的原料。例如:有机纤维、无机纤维、金属纤维等等。如果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动工过程中普遍使用这类原料,那么就能明显强化混凝土抗裂特性。

3.掺加配筋科学研究表明,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加适当比例的配筋能够提升混凝土的抗裂特性。而假如运用的配筋直径小、散布距离小,其抗裂性能将更加明显。例如:配筋散布距离在10 厘米之内时,混凝土的裂隙宽度就能缩减到0.005 厘米之下。因为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中部位置缺乏配筋,可以恰当地在中间位置设置一部分温度筋,强化对脆弱位置的保护。

4.管控混凝土原料的比例大体积混凝土的原料比例的调配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它需要有合理的技术才能得到。在正式动工前,技术人员应在试验中测试混凝土原料比例的调配是否科学,透过全方位的对比后才能获得符合标准的原料配比数据。这不但能使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提升,还能迎合建筑工程的需求。与此同时,在搅合混凝土时,应依照流程进行,保障混凝土原料搅合均匀,规避离析情况的出现。

(三)降低约束力1.降低内部约束力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约束来源于气温应力,那唯有降低气温应力才能降低内部约束力。其具体做法,笔者在上文中已做过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除了上述办法外,另有一类保存温度的办法,例如暖棚法、覆盖法以及储水法等等。这类办法都是经历了实际操作的检验的,它们可以让大体积混凝土的内温被管控在特定范畴之中,缩小温差。

2.降低外部约束力降低外部约束力,关键是要以降低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的约束力。在目前的土木建筑工程市场上,降低地基对混凝土约束力的做法主要是设立滑动层。而滑动层则是指:在大体积混凝土与地基间设立的沥青油毡层或砂垫层。滑动层的设立能够降低地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约束力,保障混凝土结构能够伸缩自如,进而预防裂隙的产生。

(四)恰当调节钢筋的配备透过调节钢筋的配备预案,能够布置大体积混凝土中的传递分布筋,将其内部的热能第一时间递送出来,以预防内部热能过高。在钢筋的配备中,通常不变更配筋率和上下皮筋差别,即是说:底层钢筋在缺乏主板带的位置的横向和纵向都配备Φ25@150 钢筋,在有柱板带的位置上层和下层均配备Φ25@130 钢筋。

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厚大致为1 米,权衡到其热能散发的速率,可在底层钢筋和顶层钢筋间设立@25 钢筋,温度分布筋则采取1 条/平方米的形式,采取搭接焊的形式实现联接。透过这类错开位置的分布形式,能使钢筋的直径缩减,增强混凝土的自缩力度。

结束语: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已开始普及使用,为了保证其结构特性能得以发挥,需要重视施工预案的编制并加强管控,让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再上一层楼。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笔者希望融合土木工程的实际开展状况,最大程度地预防裂隙的大规模出现。伴随大体积施工技术的日臻健全,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必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1]李苑.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作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9):364-364.[2]丁昕显.探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4,(27):360-360,361.[3]梁敬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5):2404-2405.__

论文作者:梁敏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

标签:;  ;  ;  ;  ;  ;  ;  ;  

分析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梁敏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