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怎样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论文_管巧灵

浅议怎样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论文_管巧灵

湖南祁东育贤中学 管巧灵

高一数学教学中如何解决好初高中衔接问,是高一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值得研究和探索问题,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学好高中数学,需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探索、研究、摸索并付出努力。现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谈一点个人的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一、温故知新,承上启下,注重基础

(一)温习旧知识学好新知识。高中数学的必修一是初中数学教材的直接后继,本册书中许多地方都涉及初、高中数学知识上的衔接过渡。例如,第二章的函数内容,是在初中所学函数对应观点下的定义和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具体函数类型基础上的提高。这种初、高中内容相结合的安排,符合螺旋式上升和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同时既要注意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新知识,还要注意新知识对旧知识的影响。

(二)注重基础知识教学,逐步使学生适应高中学习。初高中数学相比,在教材内容、要求、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有所改变。许多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数学成绩会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数学学习屡受挫折, 从而产生畏惧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知识体系中,寻找相关知识的连接点,学会知识的过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二、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主客观因素。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中还存在教材衔接问题:初、高中教学内容有的地方脱节,在教学中若忽视知识的衔接问题,易造成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如果沿用过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统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另外高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实施方法。1.创造条件。分层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讲清道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教师必须有民主的教风,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要注意师生感情的交流,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2.层次化分。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和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中层、发展这三个目标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3.施行措施。课前预习层次化:要求A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B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会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并据此完成练习题;C层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推导,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

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此在安排课堂内容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层次分明。

布置作业层次化:一般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B层以基础性为主,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C层是基础性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各半。

课外辅导层次化:教师要做补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能让各层学生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三、训练思维,提高能力,培养创新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数学思维能力方面,高中生有了较大的发展。初中数学推理证明主要在几何内容中进行训练,在代数内容中偏重于培养运算能力。高中数学必修1的内容属于代数部分,但其中涉及较多思维训练的内容,例如利用函数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证明一些数学命题等。完成好这些内容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

(二)提高分析和解题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基本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这也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核心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衔接教学中以及今后的教学中都要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贯穿于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中,同时又是逐渐形成的,不宜要求过高、操之过急。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要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和钻研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搞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的好坏,因此高一年级的数学老师肩负着关键的职责,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上几点是笔者的拙见,希望能给同行一点帮助,并敬请同行斧正。

论文作者:管巧灵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3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浅议怎样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论文_管巧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