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沈明育

沈明育

(甘肃省临夏州中医医院外科 甘肃 临夏 731100)

【摘要】 目的:剖析“腹腔镜术+中药”疗法用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将130例我院接收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中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2.3±10.2)毫升,对照组为(131.7±29.6)毫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治疗中,联合应用中药疗法,可减少手术操作对患者身体机能造成的损伤,利于其病情的恢复。

【关键词】中药;体温;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术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324-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5年4月,接收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共计130例,排除有相关药物过敏史(包括:青霉素;头孢类)者。所有患者都达到“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且其临床表现都为:右下腹部疼痛。随机分组130例患者:观察与对照,每组6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为15至67岁,平均(37.25±6.1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13至70岁,平均(36.93±6.08)岁。两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 应用“腹腔镜术+中药”疗法:

1.2.1腹腔镜术。

全麻,并于气管内插管条件下,对患者实施三孔法阑尾切除治疗。注:术前,无需对患者实施留置尿管与胃管操作。

于脐孔上方位置做一弧形切口,其长度约为10毫米,并借助巾钳,对两侧腹壁进行有效的提起。置入气腹针,并建立气腹(1.33至1.73千帕)。待拔针后,依次置入戳卡以及腹腔镜。详细观察患者腹腔的实际情况,并对回盲部进行确定。在腹腔镜引导下,于脐以及左侧髂前上嵴连线的中点位置,做一长度约为10毫米的切口,同时将10毫米戳卡缓慢置入,使其成为主操作孔。选取距下腹部正中耻骨联合上方5厘米位置,做一长度为5毫米的切口,并将5毫米戳卡规范化置入,使其成为副操作孔。改变患者体位,让其保持头低足高位,然后再将其身体微微向左侧进行倾斜(保持倾斜角为20至30度),以将回盲部充分显露出来。顺着结肠袋位置对阑尾进行寻找。若出现粘连,可选取分离钳电钩对其进行分离。定位副操作孔,利用抓钳顺利提起阑尾,让盲肠、阑尾系膜及其根部完整暴露出来。借助电钩,实施阑尾动脉分离以及钛夹夹闭操作。紧贴阑尾壁切断“系膜-阑尾根部”。于盲肠以及阑尾交界位置,用分离钳小心夹住阑尾根部,并挤除粪石。待利用丝线对阑尾根部进行双重结扎后,剪断距结扎线远端约3毫米的部位,并行残端处理操作。借助抓钳,沿主操作孔位置缓慢置入标本袋,待阑尾成功落入标本袋中后,再将标本袋从腹腔内部规范化的取出。若腹腔积液较少,可选取小纱布条对其进行擦拭。反之,则需先利用吸引器对积液进行吸取,然后再取适量生理盐水进行多次冲洗并吸净。选取盆腔最低部位,留置引流管,并经5毫米戳孔位置引出,然后连于引流袋。

1.2.2 中药治疗。

术后第2日,给予患者大黄牡丹汤。该汤剂的所含成分有:冬瓜仁;大黄;核桃;芒硝;牡丹皮。同水煎煮后,取汤汁200毫升,早、晚分服。维持治疗5日。

对照组 传统手术治疗:于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对本组65例患者行传统手术切除阑尾操作,并留置腹腔引流管。

1.3 临床观察指标

术中,记录两组的各项治疗指标,并于术后观察其体温的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的所有数据均以SPSS 20.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手术与住院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2.3±10.2)毫升,明显低于对照组(131.7±29.6)毫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腹腔镜技术的出现,成功的推动了我国医疗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以腹腔镜术为主的微创手术疗法已经成为了临床医学界的宠儿。研究发现: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中,应用腹腔镜手术疗法,既能实现微创的效果,同时还能满足患者对手术创口美观度的这一要求。与传统手术疗法相比,腹腔镜术在临床上更具有应用价值,主要体现为:疼痛轻;不会影响腹腔;创伤小;利于肠功能恢复;手术视野开阔;并发症少。中医学将阑尾炎纳入肠痈范畴之中,其发病机制为:进食不当,引发脾胃损伤,并使胃肠传导功能降低,进而导致肠腑气机壅塞。故,术后对患者辅以中药疗法,可促进其病情的痊愈,改善预后。

本次研究的结果,充分表明:观察组各项治疗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术+中药”疗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可缩短患者病愈的时间。

【参考文献】

[1]欧阳根,徐爱玉,冯志等.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3):54-56.

[2]高桂云,顾文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6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4):41-42.

[3]邓素勤.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J].医学信息,2015,(19):77-77.

[4]梁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治疗体会[J].医药前沿,2014,(7): 141-142.

论文作者:沈明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沈明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