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六大趋势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六大趋势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六个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3)01-0005-05

任何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当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时,都会出现新的趋向。马克 思主义也是如此。进入21世纪后,马克思主义发展,有六个趋向。

一、在付诸实践中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产生一百多年来,经过历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其基本原理、原则已很 完善,理论体系已经定型。马克思主义当然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但这种发展, 只是在实践中其理论内容的丰富,而理论内容的丰富,则有赖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原则在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中的创新。这种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实践中的具体化。 20世纪产生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产物,极大地丰富了马 克思主义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实践的,它只有付诸实践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和力量,只有在实践 中创新,才有生命力。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则已很完整,理论体系已经定型时, 马克思主义的自身功能决定,它主要是通过改造社会的实践而向具体化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在20世纪经历巨大变化后进入21世纪,又孕育着一系列新的大变 化。当今人类社会正在变化中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各国又是在不同历史、制度、 文化、经济基点上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和发展是通过各自带有特点的具体实践过程 实现的。这些具体实践过程的每一步,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且现今人类社会变 革也已经深入到了具体领域。当人类社会变革深入到具体领域时,实践活动也就更趋多 样化、具体化了。实际上,整个人类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各种各样具体实践的组合。在和 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情况下,各种各样具体实践更显现出这样的特点:拆析开来, 自成一体,然后相互在更广泛领域、更大空间和更长历史跨度上组合。

马克思主义自身功能决定的向具体化方向发展,与人类社会实践日益进入具体化的趋 向,二者的汇流,决定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具有具体化趋向。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这种具体化趋向,是在其付诸具体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虽然 马克思主义这种具体化趋向可以说早在上个世纪就通过世界上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马克思 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体现出来了,但是,第一,上世纪出现的这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 义理论,大多局限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尝试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或者把马克 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其他理论体系加以嫁接、整合,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因此,大 多数还局限于理论体系范畴。第二,上世纪出现的这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相 当多一个数量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付诸实践后也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而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趋向,则将是被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之后的具体社会主义实 践所呼唤出来的,将在付诸新的、真正意义上的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中加以体 现。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这种具体化趋向,主要表现为在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具体实 践中接连不断的、具体的理论创新。这些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则的运用而 形成的,是具体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出现的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具体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 共中央提出和阐述的以“三个代表”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则是马克思主 义与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 代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以“三个代表”为核心内容的新理论的产生,就 是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具体化趋向的重要标志。此外,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各自的社会主 义实践中,也必定会有马克思主义创新。这些在具体实践中的创新,总体上体现出了马 克思主义具体化趋向。

二、在具体实践中出现多模式

马克思主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实地化的过程。马 克思主义具体化、实地化,必然产生多种社会主义模式。道理很简单:马克思主义在不 同国度、不同民族中付诸实践,必然依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条件及其变化而作实践中的路 线、策略方面的调整,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现实。若不从特定时代、特定国情出 发,付诸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肯定会遭致失败。

社会主义模式包括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两类。理论模式生发于社会主义运动之中,在2 0世纪风起云涌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就产生了许多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但是,当人们在20 世纪末对之进行检点时发现,在20世纪出现的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中,真正属于马克思主 义本质之外化的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并不多。人们所看到的大多是基于改良主义考量的民 主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只不过刻意与马克思主义挂钩罢了。在新世纪,社会主义运动逐 渐复苏、兴起,已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与之相应,各种各样或预见或指导或总结新世 纪即将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的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在今后二三十年内必将大量出现。我 们首要的任务,是站在理论前沿,研究即将出现的各种各样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兴起的原 因、要素,跟踪其发展,对比各自的特性,以通观全局的眼光考察它们的共同本质共同 趋向及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毋庸置疑,20世纪也曾出现不少社会主义实践模式 ,但真正经受住20世纪风云跌宕考验而生存下来的并不多。考察这些社会主义实践模式 不能以一时成败而下定论,合乎辩证法的观点应该是: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实践模式能够 产生,就必定有其根据和价值;对一时遭受挫败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也不可全盘否定, 而生存下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也处在继续完善之中。但当前之要务并不在这里,而在 于把目光投放到未来:新世纪也是各种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层出不穷的世纪,我们必须对 即将出现的各种社会主义实践模式作出预先估量。而其先期工作,是搞清它们与马克思 主义的关系。

新世纪即将出现的多种社会主义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多种社会主义模式为马 克思主义提供实践场所,起着在实践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作用;但每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之下产生的,它们是付诸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反过来又 通过在新实践中作出新结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新的阶段; 而新阶段的更新、更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反过来又对新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起指导作用,在 其指导下,各种社会主义模式在发展中不断增加新的更切合实际因而也更正确的内涵, 校正个别偏离马克思主义、脱离实际的理论和行动。这一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 不断接近其预定目标的过程。

产生多种社会主义模式的过程,同时也是产生新的具体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 过程。我们今天已经接触到了多种具体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些新的马克思主 义理论体系,不是游离于马克思主义总体系之外的单独的理论体系。它们处于马克思主 义总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具体实践中的新的具体的理论概括,是马克思主义 内容的丰富和在实践中的发展。既然这些新的理论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 的创新,那么,它们与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性就是显而易见的。

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实践中多模式化的意义在于: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民族化 ,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且接受马克 思主义。第二,马克思主义渗入具体的民族的人民大众改造世界的斗争之中,成为人们 具体地改造本国社会的有力武器。第三,它让全人类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多民族 、多方面实践中波澜壮阔、丰富多彩、全面展开的情景,从而不断增强着对马克思主义 必胜的信心。

三、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之间形成区别与联系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结论和论断,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灵魂。马克思主义具体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具体运用当中根据 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的理论结论和论断,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具体运用中的 产物。

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出的马克思主义具体结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有着不可 分割的联系。第一,这些具体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付诸当代实践的结果,是在马 克思主义指导之下产生的。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不能产生出这些具体结论 ;同样,离开了当代特定国度、特定民族的具体实践,也不能产生这些具体结论。第二 ,这些具体结论是在特定的国度、特定的民族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实践当中体现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的“纽结”,由这些“纽结”组成了当代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整体。这个实 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所以区别于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根本点就在于有这些在直 接的、具体的实践中产生的“纽结”。第三,马克思主义通过这些作为纽结的具体结论 ,联系现实,变为现实。这些具体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

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实践中的具体结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还是有区 别的。区别的主要之点在于: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回答整个人类进步的必然规律 问题,指引出人们为之奋斗的正确目标和道路;具体结论则回答在特定的国度、民族中 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变为现实的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具有普遍、长久的指导作用;而具体结论则带有特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当然,这种特 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是必要的,舍此不能架通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践之间的桥梁。

在当代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是区别与联系的统一。我们依然要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实践的指导,据此确定正确的方向和总的原则。但是,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作为空中楼阁而游离于现实的实践之外,它要付诸实践,就必然会 产生一系列具体结论。这些具体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没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指导,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就会偏离正确方向,没有当代 具体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具体结论,马克思主义就等于没有联系现实,就不会给予 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以直接、具体、正确的指导,更不会在前进中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 思主义这朵人类文明之花就会枯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统一于不同国度、 不同民族的具体的改造社会的实践过程当中,看到二者的联系,主要意义在于承认存在 多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看到二者的区别,主要意义在于要努力保证各种 探索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尝试都不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保证其都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前提下的探索。看到二者是区别与联系的统一,就会避免片面性。

四、在实践中波浪式发展

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但不是直线式发展的,而是波浪式发展的。这种波浪式 发展表现为:(1)从全球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在传播、实践、变为现实的过程中,有高 潮也有低潮,呈现出起伏的特点。(2)在特定国家、民族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当中,有成 功,也有失误甚至失败。

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波浪式发展的原因,首先在于马克思主义变为现实有一个过 程。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会遇到许多新的具体的问题。实践主体正确运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这些新的具体问题,马克思主义就会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反之 ,马克思主义就会受到挫折。其次在于从全球来看,资本主义处于强势而社会主义处于 弱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过程当中,受到了强大敌人的反对。在世界各国资产阶级的抑 制、扼杀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付诸实践会受到暂时挫折。最后在于条件的变化。20世 纪后期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条件已明显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之时,也不同于20世纪 前期。条件的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必须考 虑新的条件及其变化,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更新自己的观点、调整自己的路 线和策略。而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 的低潮。在变化着的条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产阶级自身的变化。一是无产阶级队 伍结构的变化,其中主要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数增多,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数相对减少。 二是无产阶级队伍中意识、观念多元化以及与此相伴而来的灌输马克思主义任务的艰巨 性。

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波浪式发展呈现四大特点:第一,马克思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它是不断前进的,但又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前进的。它的发展不可抗拒,它走曲折道路 又不可避免。第二,马克思主义在曲折中不断接受新的实践的新检验。因此,它不断地 积累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并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第三,马克思主义在曲折发展 的过程中,在将其重心转向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制定出适合当时当地因而是正 确的路线和策略,需要有一个反复探索的长过程。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实践中由低 潮转入高潮的关键环节,在于马克思主义对于具体实践的正确指导。

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波浪式发展带来两方面的结果:其一,马克思主义在波浪式 发展中会更加深入现实人们社会生活当中,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可以具体运用来改造社 会的武器。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在新的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丰富自己的内涵。其 二,马克思主义在波浪式发展过程中会伴随多种形式机会主义的出现。机会主义的出现 又有其特定的规律。一般来说,当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出现高潮时,容易产生“左”倾 机会主义;当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出现低潮时,容易产生右倾机会主义。同时也应看到 ,机会主义的出现常常有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情况。

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波浪式发展的特点,给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提出了新 的任务。这个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1)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政党学会从总体 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无论在马克思主义处于高潮时还是处于低潮时,都能正确 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调整策略,能够在新条件下的新实践中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力量。(2)学会同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作斗争,排除干扰,保证当代社会主义 实践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航线进行。

五、在接受四大挑战中发展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处于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当中,它在此背景中付诸实 践,必然会受到四大挑战: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必须适应新情况的挑战;二是受到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三是受到如何处理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关系的挑战;四是受到意 识形态多元化的挑战。

在20世纪前半期,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实践主体在 斗争中获得了极大成功。但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使各个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都面临许许多多新的课题。这些新课题中主要有:(1)如何 因应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2)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利益 ?(3)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本党内部、党和群众的关系?( 4)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争取高 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5)正在争取胜利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在新的国际环境和本 国特殊条件下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争取光明的前途?在新情况新课题面前,马克 思主义将在接受新挑战、积累新经验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在当代,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其特点是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各个国家和地区互为市场,资本在国际间流动加快,大的跨国公司、财团在经济活动中 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些情况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提出了新的任务。这些任务主要 是:(1)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认识并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利用其 有利的方面,避免或克服不利的方面,争取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环境?(2)尚未掌握政权 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利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带来的进步因素,综合运用各种斗争 手段,争取创造发展无产阶级力量、争取社会主义前途的良好条件?(3)每个无产阶级政 党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后,国际资产阶级的力量、内部关系 、统治手段、对待世界人民的策略等都有相应的改变,无产阶级政党如何认识这些改变 ,调整自己的力量和策略,在新的斗争中发展自己?

当代资产阶级大不同于从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调整了它们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这 种调整发生在冷战后期。此后更为明显。其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国家与 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调整。在和平环境中,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寻求市场,也为了其全球 战略的某些考虑,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增多了,合作领域也广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 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学习,那里的资金,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利用 。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国家千方百计向社会主义国家渗透,企图用“和平演变”的方式 颠覆社会主义国家,使之“西化”、“分化”,同时兼用经济的或军事的手段施压,甚 至动用武力。上述变化,给无产阶级提出了一个如何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主要是如 何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课题。无产阶级要正确解答这一课题,必须 将合作与斗争两个方面正确结合起来,并根据斗争需要加以灵活转换。面对当代无产阶 级与资产阶级的特殊关系,无产阶级必须善于同资产阶级进行特殊交往中的斗争,同时 在斗争中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借以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力量。

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世界多极化趋向的出现,使当代世界意识形态出现 了多元化。拿工人和农民的意识形态来说,除了其主流仍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而不 断丰富、创新之外,也出现了流派众多的现象。加上各流派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状况 和现代科技成果的认识、解释不同以及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等意识的渗入,出现了许 多带有中间色彩的意识、观念。再拿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上层的意识形态来说,其主 流仍然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坚持资产阶级基本理念,但也顺应当代科技发展,更新了 内容和形式,产生了一些新流派。复杂的是,在工人、农民意识形态主流与资本主义社 会上层意识形态主流之间,出现了各中间流派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情况,使意识形态 多色彩化。在此状况下,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任务也多了。主要任务有三: 一是根据人类的实践成果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使之更加强大,成为当代人类改造 世界的最有效武器;二是在把握已经发生变化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及特点的基础 上,对其进行批判,缩小其影响;三是对各个不同色彩的或处于中间状态的意识形态进 行剖析,吸纳其中的合理成分,摈弃其中的不合理成分,引导其更新、进步。因此,在 当代,无产阶级单纯用两军对垒、批判斗争的思维定势处理意识形态问题已经不行了, 需要进行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的转换。

在当代,对马克思主义来说,上述新的实践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深刻认识上述新变 化,善于在新的实践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就会有新的发展。

六、在两个主要实践领域中丰富自己的内容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有两个主要实践领域,这就是争取社会主义前途的革命领域和进 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领域。在两个领域中实践的无产阶级各有自己的基本任务。处在 革命领域里的无产阶级的基本任务是团结人民争取各方面力量推翻剥削制度,建立社会 主义制度。处在建设领域中的无产阶级的基本任务是利用已有条件,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

马克思主义在上述两个领域中的实践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实践 进程中所丰富的内容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革命领域中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因国家、民族不同而形成新的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 论体系。这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特点是:(1)它们是在争取革命胜利的实践中 形成的,因此是以回答革命性质、动力、前途、方针、策略等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 (2)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但因革命深入的状况不同而呈现出不同 梯次。(3)它们都处在发展过程中,尚须接受最终实践结果——是否取得了革命胜利— —的检验。

在建设领域中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因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不同、环境不同而形成新的 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特点是:(1)它们是在进 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因此是以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具 体地说,就是回答在不同国家里如何确定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任务、动力、路线、条件 、步骤等内容的理论体系。(2)它们因在不同实践环境中形成,因此有不同的侧重点和 特色。(3)受社会主义国家历史不长,无产阶级政党尚处于积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阶段的限制,它们虽然初步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但其内容必定在社会主义 建设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当代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各个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在当代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各 个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互相借鉴的。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 吸收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无产阶级政党所建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丰富自己 多方面的经验,并作前瞻性预测和准备。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无产阶级政党需要吸收领 导无产阶级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理论及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在各自领域 里形成的各个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相互学习和吸收的情况则更为直接和明显。此 外,当代每个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都有自己形成的实践根基和自我更新、发展的过程 ,有一个前后承继关系,在统一的思想体系中有一个发展着的线索。

标签:;  ;  ;  ;  ;  ;  ;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六大趋势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