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论文_郭军民

浅谈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论文_郭军民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陈湾小学 441100

摘 要:科学课实验教学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受益者,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地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结合农村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认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科学 实验 探究

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生命线,能不断地、深层次地吸引学生关注科学、学习科学。《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地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结合农村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认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设计新颖的实验,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实验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正是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的基础。如果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能利用和保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加以引导,就能引起学生对科学课和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例如:教学《沉与浮》一课,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来了各种物品放入水中进行实验。观察其在水中沉浮的情况并做好记录。孩子们不仅越玩兴趣越高,而且在个别孩子的带动下,大家还玩出了新花样:想办法将沉入水中的物品让它浮起来;浮在水面上的物品让它沉下去。而在“橡皮泥浮起来”的实验中,孩子通过自己反复的操作,发现了:原来,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使下沉的橡皮泥浮起来。小小“沉浮实验”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二、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潜能

教学中有些内容不便于直观讲解,特别是一些抽象的知识,就需要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演示实验,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运用直观教具,演示给全体学生的实验,使学生的受到教育,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探究的潜在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在校园里运动》中的《运动与呼吸》时,我采用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制作测量肺活量的简单装置,读取肺活量数据。在第二单元《寻访校园里的动植物》中《观察蚂蚁》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充分地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作用,图文并貌、形象直观地演示了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发掘了学生的潜能。

三、创造条件开展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课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实验,学生能更细致地观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现象,验证一些规律,熟悉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和性能。为此,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时,我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交代仪器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超市供学生自由选材,为学生分组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我在教学《磁铁》一课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磁铁和各种材料如铜片、铁片、木片、塑料、玻璃等,放到材料超市,并告诉学生们尽可能地多去设计试验方法,来探究磁铁的性质。学生开始设计实验,选取材料,开始实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一阶段实验,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四、多种渠道开展实验,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学生要开展除课堂实验以外的多种形式是的科学实验,实验内容一般是指那些简单易做的、取材容易的、没有危险的,或是长期坚持的,用一些简单的器材可以独立完成的实验,课外实验和学生生活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继而将其培养成习惯。例如:在教学四年级第一单元《旗杆和影子》的《旗杆的影子》一课中观察影子在一天中的长短,方向变化,以及《影子为什么会变化》一课中观察一天中不同时刻气温的变化情况。由于影子就在我们生活中,所以我让每一位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确定自己观察的对象、观察的时间,并做好记录。然后让学生分析观察记录、讨论、交流得出最后的结论。

科学课实验教学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受益者:培养了学生拥有较强的好奇心,而且能保持较长的时间;让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研究任务前,会提出问题,能制定一个周到的计划,会付诸研究活动;让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甚至社会问题的时候,会用质疑的眼光去审视。这些起步教育对于学生、老师,乃至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论文作者:郭军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浅谈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论文_郭军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