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输液泵计量校准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_黄宁

高邮市计量测试所 江苏高邮 2256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迅速,无论是医疗机构规模还是医疗技术,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相应提高了对于医疗设备使用精细化控制的实际要求。静脉输液是一种基本且常见的给药治疗方法,在现代医疗领域有着广泛其重要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传统的依靠重力进行的静脉输液方式在现代医学环境下,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医用输液泵的使用虽然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可控性,但也暴露出一些计量校准方面的问题。笔者即从医用输液泵计量校准入手,就其几类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医用输液泵;计量校准;常见问题;对策

静脉输液具体是指借助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目标药物、电解质和无菌液体由静脉注入患者体内的给药治疗方法。传统模式下,静脉输液主要依靠自然条件完成,即在重力、大气压、液体静压原理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给药,虽然医疗人员可以对给药速度进行一定的调节和控制,但整体的输液控制较为粗糙。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度,其对于静脉输液的控制精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医用输液泵逐渐替代传统的输液模式应用于现代医疗操作中,从而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的输液控制。但就医用输液泵的临床使用来看,其时常发生空气报警失灵、流速异常、输液管道破损等问题,影响输液泵的正常使用。因此,加强输液泵的计量校准工作,维持输液泵良好的运行状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输液泵计量校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输液堵塞及气泡报警失灵问题分析

首先,输液泵在工作过程中,其内部气泡的监测主要由红外线光耦传感器实现,即通过发射端不断发射固定强度值的红外线的方式,对输液气泡进行监测,如输液里存在气泡,则红外线的强度值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传感器接收端接收到这一偏差信号后,就会立即发出警报,同时停止输液泵的输液操作,医用输液泵如图一所示。

图一 医用输液泵

其次,在输液泵内部还设置有相应的压力传感装置,如输液管道发生堵塞,压力传感装置监测到管道内异常的压力上升信号,就会发出管道堵塞警报,同时停止输液泵的输液操作。

综合以上气泡监测和压力监测原理可以得出,造成医用输液泵气泡报警和输液堵塞报警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内容:一,输液泵工作过程中,药液溢出输液管,沿输液管外壁流进输液泵内部,侵蚀传感器造成传感器失效;二,输液泵使用时间过长,仪器内部元件和传感器在老化及损伤作用下,功能下降导致失灵故障;三,输血管配置不符合输液控制要求,导致失灵故障。

针对以上问题,相关医疗人员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避免和解决:一,加强医用输液泵的使用管理,定期清理设备、更换老化元件,从而避免药液溢出输液管深入输液泵内部问题的发生;二,严格落实仪器维修检查制度,定期对仪器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以维持仪器长时间的运行稳定和安全;三,如需要更换输液管等设备元件,应优先选择同厂家、同信号的设备配件,以避免元件与设备不匹配,影响设备的使用性能。

(二)输液泵误报警问题分析

医用输液泵误报警问题主要可能由于以下原因影响发生:在输液泵计量校准过程中,未严格遵照相关操作标准要求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操作,而是使用自来水或其他液体进行操作,或多次、重复使用同一组生理盐水,导致校准液体中含有过多的氧气或破坏性沉淀物,从而造成设备误报警问题。

针对此类问题,只要操作人员严格落实《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校准规范》相关操作要求,使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校准操作,就可以有效避免误报警问题的发生。

(三)存在较大的流速误差

医用输液泵存在较大流速误差,主要可能由于以下两点原因导致:一,输液泵没有使用专用的输液管。鉴于输液泵特殊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要求,如不使用与设备相配套的输液管,就无法实现对药液流速的精准控制。并且输液管对于流速的影响作用较为复杂,输液管厚度、材质、管径、弹性等属性发生变化,均可能引发流速的变化;二,检测时间不足。液体的形状并不固定,从开始流动到达到稳定状态,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和时间,如检测时间过短,也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根据以上原因分析,只要操作人员加强设备及输液管的匹配性控制,同时保障充足的检测时间,就可以保障流速校准的准确性。

二、医用输液泵的几点使用注意要点根系

(一)加强输液误差控制

虽然使用设备相匹配的输液管可以达到更加理想的输液效果,但在输液泵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价格或病人经济实力等因素影响,可能需要使用非专用输液管进行输液。在这种环境下,医疗人员就需要重点加强输液误差的合理性控制,做好输液泵标定和相应的计量校准工作,尽量控制输液误差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另外,只有在医疗人员确定非专用输液管状态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均符合相关临床使用要求后,才允许使用非专用输液管进行输液。

(二)加强设备备用电源的性能管理

医用输液泵通常会具有一组备用电源,如发生电源线脱落或意外停电等问题,备用电源就会替代正常电源对设备进行供电,同时设备也会发出停电警报,提醒相关人员注意设备的供电状态。鉴于突发性停电对于设备运行的特殊影响以及病人的健康考虑,相关人员必须重视备用电源的管理工作,时刻维持其正常的运行性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医用输液泵使用过程中,相关人员需重点加强设备的日常校准检测维护工作,通过细致、系统的计量校准,及时发现设备潜在的使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从而保障设备长期、稳定的使用性能,实现精细化的设备控制和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郑小清.影响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计量校准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J].科技视界,2013(12).

[2]杨阳,胡生伟.浅谈医用注射泵/输液泵计量校准时常见问题与校准经验[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4(10).

[3]辛璐.注射泵(输液泵)流速基本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J].甘肃科技,2015(14).

[4]蔡莉,李菲,周卫华等.医用输液泵液体输送动力学与流速校准及计量方法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6(08).

[5]刘骏.对《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校准规范》(JJF1259-2010)的理解及建议[J].大科技,2017(07).

论文作者:黄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医用输液泵计量校准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_黄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