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形式和意义_劳动价值论论文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形式和意义_劳动价值论论文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形式和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价值论论文,本质论文,形式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吗: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1)04-0024-05

一、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本质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无疑是研究商品价值源泉、实体、创造,研究价值量决定规律。但商品的使用价值、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劳动价值论固有对象,认为马克思不研究使用价值,纯属误解。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较之经济学说史上任何人更详尽研究了作为商品价值物质基础的使用价值。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开始,将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看作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并将此看成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体现,对使用价值研究必然同对交换价值研究一样,构成价值规律的内容,它贯穿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过程始终。马克思指出:“这里……发现……最初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充当经济关系的物质基础的使用价值……对经济范畴怎样起决定性的影响。”(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340页。)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用使用价值表现商品的价值;劳动力商品有二重性,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它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力本身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它不仅再生产并补偿劳动力价值,而且生产剩余价值;固定资本这种特殊社会形式也决定于使用价值,决定于机器的自然寿命长短,决定于机器在一定周转周期内以怎样程度加入商品价格;资本主义经济现象所有方面以劳动二重性原理为依据,具有二重性。如资本主义生产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过程与活劳动创造新价值过程、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资本积累中的生产资料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资本构成的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固定资本损耗中有形损耗与无形损耗……等等,对资本主义分析的每一步骤都应结合使用价值来研究价值。

2.在《资本论》及手稿中,马克思对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从质和量进行了严格区分。作为使用价值,是从财富的质的特殊方面加以考察;交换价值作为人类劳动力耗费,只包含量的关系,是财富一般的普遍的社会经济存在,体现了生产关系内容。但从量的规定看,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区分,在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表现出来。现实中,使用价值增加时,总是伴随着商品价值的下降。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在质与量上区分,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差别的表现。这不仅有助于认识劳动价值论本质,它还为人们批判庸俗经济学的价值观,特别是要素价值论提供了决定性的方法论。“生产要素论”认为,劳动和各种非劳动要素都是商品价值的源泉或创造者。这一理论根本错误是:混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将参加劳动过程的一些要素描绘价值的源泉。就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而言,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多种多样的,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它同其他要素如生产工具、自然力、人力资本、技术、土地、知识、信息等资源结合起来共同生产使用价值。各种非劳动要素对于使用价值生产是不可缺少的,但它们毕竟只是物质生产的要素,而不是价值生产的要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只能是抽象活劳动。虽然活劳动是商品价值唯一源泉,是形成价值的实体,但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成中也有一定作用。活劳动是价值的创造者,生产资料是劳动创造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或吸收器,认为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的观点,混淆了生产资料价值转移与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界限。从生产资料和产品价值转移关系看,生产资料只是将自身原有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这其中不包含新价值的元素;生产资料只有丧失存在于原使用价值中的价值,才把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生产资料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以它原有的价值为限,它们原有价值是多少,就只能转移多少。如果生产资料是自然界原有的,本身没有价值,就不会把任何价值转移给产品。

3.依据劳动二重性原理,要将商品价值实体、源泉、创造与价值量决定严格区分开来。商品价值实体指价值本身是什么,既然价值本身是凝结于使用价值中的社会必要劳动,这就决定了只有活劳动才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商品价值量必定与活劳动成正比。但商品价值量不仅决定于形成价值实体的活劳动,同时也由具体劳动生产力决定。马克思无数次强调了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表明了劳动生产力及决定生产力变动的因素,如生产工具、自然力、知识、技术、管理、社会需要都是价值量决定的因素。所谓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不仅决定价值实现,也是价值决定的因素。如果说,价值源泉、创造是一元的,价值决定则是二元的、多元的。虽然活劳动和参与劳动过程的各种因素都是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但活劳动是价值量的直接决定因素,各种非劳动因素只是间接影响价值量变动的因素。各种生产要素所以能够对价值量变动产生影响,因为它们影响劳动生产力的变动,它们通过影响生产力的变化间接影响价值量变化。但是生产力及影响生产力的各种因素并不是价值的源泉和创造者,如果它们是价值的创造者,那么这些要素投入应当使商品价值“增加”。但事实正相反,各种非劳动要素,无论是生产条件、先进设备、自然力、技术、知识……的唯一功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减少价值而非“创造”价值。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活劳动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正好说明了只有活劳动才是形成价值实体的源泉。由于活劳动是商品价值源泉、实体,因而不管生产力发生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相同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是相同的,商品包含劳动越多、商品价值越大。随着劳动生产力提高,同一使用价值包含的抽象劳动会改变,单位商品包含劳动量越低,从而价值越低。只有从活劳动是商品价值唯一源泉这一原理出发,才能够说明为什么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活劳动成正比,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在劳动生产力不变,不存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单位商品价值是固定不变的,必定存在这样的规律:(1)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同方向,同比例增长。使用价值增加多少,价值量就增长多少。固定价格计算“总产值”这个量既代表一定时期商品的价值量,也可作为计量使用价值总量的一个基本综合指标;(2)在单位产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活劳动增长导致使用价值增加,也导致价值增加。所谓商品价值与活劳动成正比规律,实际是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在技术不变条件下同步与活劳动成正比规律;(3)由于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性能、质量、功能、结构、体积或重量成为决定商品价值或价格的基本因素。随着技术进步,新的工艺、设计使新产品较同类旧产品的性能更好,质量更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全,因而价格更昂贵。以产品的质量、性能、品牌差异为基础的非价格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但是,劳动生产力总是不断增加或提高,随着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产品会变得越来越便宜,这是为经济发展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规律。

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是劳动价值论的实现形式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社会分工高度发展,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劳动价值论的形态会发生重要变化。价值规律不能纯粹、直接地表现出来,只能通过一定中介,通过一定实现形式表现出来。马克思提出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就是劳动价值论的实现形式。古典经济学大师李嘉图虽然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但因为没有形成科学的资本有机构成概念,对劳动价值论在资本主义现实中所发生的“变形”感到困惑。他无法解释劳动价值论的“矛盾”,得出了价值规律由于资本的比例不同发生例外或变形的结论。国内外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批评者,没弄清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不知道劳动价值论与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有内在、必然的联系。劳动二重性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由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所占比例不同形成的资本有机构成差别,是劳动二重性的体现,它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剩余价值直接生产的差别”,这种差别“对于整个理论具有无比重要的决定性意义”(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版,第192-194页。)。这种区别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不可能作出的……”(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22页。)。恩格斯也认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提供了一个解决经济学上最复杂问题的钥匙”(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22页。)。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定理与资本有机构成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借助资本有机构理论,能说明商品价值形成结构、市场价值、生产价格的形成,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就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现代价值理论。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的资本有机构成凝结着劳动价值论基本定理的全部内容,是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实现形式。资本有机构成是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技术构成是一定劳动生产力的表现,用单位活劳动推动的生产资料数量表示。劳动生产率高了,活劳动推动的生产资料,从而劳动推动产量会增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劳动生产力也就提高了。另一方面,资本有机构成必定包含活劳动与价值量的关系。资本技术构成包含活劳动与生产资料的比例,当然包含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实体的内容。在一定标准生产条件下,工人将活劳动加到劳动对象上,构成商品新价值;生产资料是活劳动形成的新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资本技术构成或比例决定社会能将多少活劳动分配到某一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值越低。

体现劳动二重性的资本技术构成,即一定生产资料与活劳动的关系,决定商品价值的形成,即:一是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二是工人将活劳动凝结于新产品中去。商品价值包括两方面:即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而形成的不变资本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资本技术构成体现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关系。包含在生产资料中的物化劳动是工人的过去劳动,是别的部门和企业工人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当它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新产品中时,是作为过去劳动与直接劳动相对立的;由于物化劳动对新产品而言,只是转移自身所固有价值,并不创造任何新价值,因而它是不变资本价值。资本技术构成的另一部分即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创造商品新价值的力量。显然,商品新价值的唯一来源只能是抽象活劳动。它不来源于不变资本,也不来源于劳动力价值,更不来源于商品流通。随着劳动力成为商品,用活劳动形成的新价值分割为工资和剩余价值。这样,资本技术构成转为由不变资本与工资之间比例构成的价值构成,商品价值于是等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商品市场价值形成及市场价值和供求规律的关系,可通过资本有机构成说明。同一部门内各企业生产条件差别决定了企业技术构成不同、商品个别价值不同。商品市场价值由占支配地位中等条件的商品个别价值构成,生产条件优良企业个别价值或个别成本低于市场价值或社会成本,得到一个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条件差的企业面临亏损、淘汰命运。供求关系、社会需求变化影响市场上哪种商品个别价值成为市场价值。如果社会对某种商品需求严重短缺,大量技术落后企业加入到商品生产中,商品市场价值上升,落后企业商品个别价值成为市场价值;如果商品生产严重过剩,落后企业会被淘汰,中等条件企业也会面临亏损,只有技术先进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不败,这时商品市场价值由先进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调节。因此,供求关系变动对商品价值形成有间接影响,但由此认定供求关系决定商品市场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认为,供给和需求可以说明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会涨到它的价值以上或降到价值以下,但不能说明价值本身。在研究价值本质时,可撇开供求关系对市场价格的影响。社会需求变化对市场价值影响,只是对某一生产部门占支配地位生产条件的影响。决定供给和需求比例的因素有:(1)再生产过程各种比例;(2)国民收入和剩余价值的分配关系;(3)生产资料和固定资本再生产。社会需求变化与商业周期变化有紧密联系,所有这些影响社会需求变动的因素,都与资本有机构成变化有直接、间接关系。

资本有机构成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从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根据。价值向生产价格的价值转形以一般利润率存在为前提,这个一般利润率又以每个特殊部门分别化为平均率为前提。价值转形起点是市场价值的存在。每个生产部门因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有不同利润率;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有机构成差异形成高低不同的利润率,引起资本为追逐高额利润进行部门之间的竞争,它通过资本在各生产部门的自由转移进行;资本转移使各部门利润率日趋平均化。这种趋势要求各生产部门按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原则分配利润。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资本总量之间的比率,实际上它是由社会总资本平均有机构成形成的利润率。价值转形的真正起点是商品中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它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在各生产部门进行分配的结果。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分配是依据各部门有机构成大小进行的,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获实际利润远远低于它生产的剩余价值;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所获实际利润远远高于它的剩余价值;只有平均构成生产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等于它生产的剩余价值。商品中包含的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偏离造成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偏离。当含有这种偏离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料价格构成另一商品成本价格时,造成成本价格中价值与生产价格偏离。这要求成本价格也按生产价格计量。这是否会产生西方学者所说的生产价格与价值规律的“矛盾”呢?绝不会。马克思指出:虽然从一个一个部门看,成本价格发生价值与生产价格偏离,但并不影响社会产品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相等公式。因为从社会全部商品的总和来看,“加入某处商品的剩余价值多多少,加入另一商品的剩余价值少多少,因此,商品生产价值中包含的偏离情况会互相抵销。”(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181页。)

决定商品相对价格或均衡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最终可还原为资本技术构成变动。英国经济学家斯拉法谈到商品价格决定变动原因时指出,商品相对价值大小取决于生产部门之间的技术比率。商品相对价值(W=C+V+M)不仅取决于工资与利润的比率,即剩余价值率;但主要取决于生产部门使用的劳动和生产资料比例不同,它还决定于生产资料本身被生产时所使用的劳动与生产资料比率。这个看法实际上指出了资本技术构成变动是决定商品价值总量变动的根本原因。(1)资本技术构成提高,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中不变资本价值比重上升,活劳动创造新价值必定减少。在劳动剥削程度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值总量(C+V+M)必定下降。(2)不变资本价值下降也会引起商品价值的下降。它是由生产资料商品部门社会劳动生产率即第Ⅰ部类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由于不变资本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它的变动会影响价值量变化。(3)作为劳动力价值表现的工资变动并不影响价值大小。“可变资本绝对量的变化,只要仅仅表现劳动力价格的变化,就丝毫不会改变商品价值的绝对量,因为它并不改变由活劳动创造的这个新价值的绝对量。”(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37页。)斯拉法认为商品相对价值取决于工资与利润分配比率,只是看到了工资的升降对商品生产价格的影响。但是,工资变动并不影响商品价值。马克思证明了工资变动对生产价格的影响力取决于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在高构成部门中,工资变动与生产价格成反比;在低构成部门中,工资变动与生产价格成正比;在平均构成部门中,工资变动并不影响生产价格变动。因为平均构成部门生产价格与价值是等量的。剩余价值率除非体现绝对剩余价值变化才影响价值变动;在活劳动不变时,剩余价值改变并不影响价值,而且剩余价值率本身的变化是由劳动生产力大小决定,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

三、充分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价值

认识到现代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及实现形式,使我们能充分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价值。西方学者通常不反对或赞成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许多原理,但他们却以为马克思主义体系中那些原理或体系本身是独立于劳动价值论,对于说明资本主义本质及各种事实,劳动价值论是多余的。正如罗宾逊夫人所言:“马克思体系中,没有任何实质性论点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之上的。”(注:朱钟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19页。)

罗宾逊夫人的话,反过来理解才正确,即马克思的体系中没有一个实质性论点不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如马克思认为,作为活劳动是商品价值唯一源泉这一原理体现,只是可变资本才产生剩余价值,不变资本不带来新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1)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成正比,与不变资本成反比。(2)因为不变资本不产生剩余价值和价值,总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越高,利润率就越低。资本家为提高利润率,尽一切努力节省物化劳动。这一原理正好体现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定理。如果不变资本能带来利润,那不变资本应与利润成正比。但事实正相反。(3)不同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等量资本,在剩余价值率相同条件下,必然有不同的利润率。“如果一个百分比构成为90C+10V的资本和一个10C+90V的资本,在劳动剥削程度相等情况时,会产生出同样多的剩余价值或利润,那就非常清楚,剩余价值,从而价值本身的源泉必定不是劳动,而是别的什么东西了,而这样一来,政治经济学就会失去任何合理的基础。”(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167页。)只有运用劳动价值论,才能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对此,曼德尔指出:“经济科学发现了价值这一组成因素,便掌握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钥匙。没有劳动价值论,便没有剩余价值理论,也没有办法把利润、利息、地租归到唯一的根源上来,也就没有办法理解最近一百五十年来工农业生产神秘的波动。没有劳动价值论,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理论便不能自圆其说,经济危机便不能有首尾一贯的理论。”(注:曼德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译本(下),商务印书馆,第353-354页。)

但有些人认为,劳动价值论无法说明竞争条件下的短期价格;无法说明各类稀缺物品,如古董、字画为什么有如此高额价格?为什么土地、股票、债券也有价格,其实质是什么?依据活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观点,实行自动化的企业,所得价值或利润应越来越少,但事实上是设备越先进,自动化程度越高,获得利润越高。因此,劳动价值论没什么“科学价值”。这种观点犯了马克思批评李嘉图运用劳动价值论所犯的同样错误,即企图跳过表现资本主义生产种种范畴为中介环节,直接从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原理出发,证明资本主义经济事实与价值规律直接符合。其实,马克思对上述复杂经济现象的分析并不是直接从劳动价值论出发。例如,他对市场价格的分析,对供给和需求矛盾的分析并非局限于简单商品生产范畴,他对在简单商品生产范围研究供求、市场价格的做法表示怀疑,要对它们本身进行研究,就要以资本为前提(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89页。)。供求规律、市场价格运动从属于资本运动,从属于资本竞争,是资本竞争规律的内容。此外,马克思制定了系统的超额利润理论。这一理论为说明地租、垄断利润、垄断价格提供了依据;为收入资本化理论,解释诸如土地价格、股票、债券价格提供了条件。同样,运用超额利润理论能科学解答为什么设备越先进,自动化程度越高,使用活劳动越少的企业获得的利润越高。

虽然,运用劳动价值论不能直接理解上述复杂现象,但认为这些复杂问题与劳动价值论无关就完全错误了。运用劳动价值论,主要是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能形成剩余价值及利润理论,建立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理论。更为根本的是,体现劳动价值论的资本有机构成在资本主义竞争趋动下必然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必然导致一般利润率的递减。马克思认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及一般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是现代政治经济学最重要、最本质的规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67页。)。这一规律为我们分析现代资本主义一系列最复杂的经济问题提供了钥匙。这一规律是生产和资本集中和积聚形成过程的内在机理,为说明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垄断资本形成提供了科学思路;一般利润率下降导致大量资本过剩、人口过剩、商品过剩,经济危机就是这种经济过剩的产物和表现。巨额过剩资本的形成,以及世界市场范围内利润率的差异推动资本输出和资本的国际流动,以及资本全球范围的集中和积聚。

随着劳动生产力和资本有机构成无限上升导致一般利润率递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越来越尖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通过剩余价值规律集中表现出来。为追求资本价值无限增殖,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力,资本驱动的生产力无限发展与资本增殖有限目的必然出现对抗或冲突。这一矛盾引起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其他一些矛盾的发展、激化,这些矛盾,每一次通过周期性危机获得释放和强制性平衡。资本主义每一次结构性大危机,都伴随着生产关系内部的重大调整,它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性质变。这一次又一次的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形成了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若干长波,每次长波时间为50-60年,分为长期繁荣和长期衰退的上升波和下降波。当代资本主义在经历战后50-60年代长期繁荣后,经历了70-90年代初表现为“滞涨”的长期衰退时期。到了90年代中叶,首先在美国,然后在欧盟开始了一次新的长期繁荣时期。这次长期繁荣将持续到21世纪20年代末。资本主义形态已经历了前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5个长波和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进入了第6个阶段,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衰亡,开始转向全球竞争性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每一次重大变化,虽然在客观上大大延长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寿命,但资本主义每一次新发展都大大激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起劳动生产力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无限提高。一旦生产力和社会总资本有机构成趋于无穷大,社会全部生产再生产部门日趋全盘自动化、无人化,必将导致社会绝大多数人口退出社会经济领域。越来越庞大的、绝对过剩的人口,必将导致工作的终结(注:此论点参阅[美]杰米里·里夫金:《工作的终结》,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版。),使资本主义走向崩溃,共产主义革命必然发生。

标签:;  ;  ;  ;  ;  ;  ;  ;  ;  ;  ;  ;  ;  ;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形式和意义_劳动价值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