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控制在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中的分析论文_赵丽丽,钟志强,王来

全面质量控制在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中的分析论文_赵丽丽,钟志强,王来

(山东省乳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威海264500)

【摘要】目的 分析全面质量控制对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工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予以常规管理的实验室检验样本150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7月予以全面质量控制的实验室检验样本15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质量问题发生率及工作质量。结果 观察组质量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疾控中心理化试验室管理工作中应用全面质量控制,可减少质量问题与差错,提升工作质量。

【关键词】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工作质量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509-01

疾控中心承担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社会卫生防病、民众身心健康维护的重责。理化试验室是疾病预控窗口,担负着检验检测的重要职能,其检测结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疾控中心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民众身心健康乃至社会稳定[1]。近年来,我国民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愈发关注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管理,以期构建科学、完善的工作管理体系,确保检验准确性与有效性[2]。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予以常规管理的实验室检验样本150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7月予以全面质量控制的实验室检验样本150例为观察组。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饮用水样本32份,人体血液样本49份,尿液样本39份,其他30份;观察组饮用水样本30份,人体血液样本52份,尿液样本37份,其他31份。期间共有28位工作人员,男9例,女19例;年龄22-43岁,平均(31.69±4.25)岁。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质量管理,谨按实验室规章制度予以质量控制管理。观察组实施全面质量控制,内容如下:①总结实验室工作经验,举办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会议,综合工作人员建议,完善管理条例,改善工作模式。②加大实验室质量宣传教育与知识培训,培养工作人员奉献精神与责任意识,用奖惩结合、每周周末总结等形式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促使被动管理主动化。③严格无菌操作,全面管控实验室药品、仪器及检验报告内容,确保权责明确、责任到人,建立电子档案,安排专人管理,保留凭证记录,定期检查仪器状态。④专人购进实验室药品与设备,取材需管理人员批准,严格把关产品来源,减少浪费及差错行为。⑤加强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间的沟通,定期检查或抽查实验室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1.3 评价指标 ①记录两组人员、样本、环境、仪器及检验操作因素引发的质量问题发生情况。②自行设计工作质量调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0.84,准则效度=0.85,包括工作流程、协同配合、工作效能、工作积极性与医疗资源利用度5个维度,各20分,分值愈高则工作质量愈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质量问题发生情况 观察组人员因素引发质量问题1例、样本因素2例、环境因素2例、仪器因素1例、检验操作因素1例,总发生率为4.67%(7/150);对照组人员因素引发质量问题3例、样本因素4例、环境因素3例、仪器因素3例、检验操作因素4例,总发生率为11.33%(17/1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9,P=0.033)。

2.2 工作质量 观察组工作流程(18.03±1.42)分、协同配合(17.89±1.53)分、工作效能(18.11±1.49)分、工作积极性(17.99±1.71)分、医疗资源利用度(17.85±1.5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6.89±1.12)分、(16.58±1.35)分、(16.72±1.66)分、(16.59±1.47)分、(16.51±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6、3.397、3.297、3.285、3.152,P=0.002、0.001、0.002、0.002、0.003)。

3 讨论

当前,我国部分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实验室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管理工作专业化程度不高、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易削弱实验室管理质量,损害检验检测价值[3]。然而,理化实验室检测在传染性疾病等预防、诊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提升其检测检验质量。

如何确保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工作质量是临床医学管理的一大重要课题,选择合理有效的质控措施直接影响其管理效果的实现。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质量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相较于常规质量管理,应用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在减少质量问题发生,提高实验室工作质量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全面质量控制时一种基于整体性思想、全面思想展开的质控模式,侧重与质控管理的全面性、彻底性,可综合考虑到影响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多种因素,并提前采取预防性、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实现良好的质量控制效果,保证检验检测质量[4]。与此同时,优化工作环节、细化工作内容、明确责任分工、加大监管力度、优化管理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效率,弥补常规质量管理的不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升工作质量,最大程度利用人力资源,实现实验室价值[5]。

综上所述,在疾控中心理化试验室管理工作中应用全面质量控制,可减少质量问题与差错,提升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军,卢笛,魏秀.疾控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不符合项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04):96-98.

[2]董莹,毛祥华,陈梦妮,等.2012-2014年云南省疟疾实验室诊断质量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5,33(03):191-195.

[3]周更生,苏玲,杨洪,等.四川省艾滋病免疫细胞表型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及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6,32(09):925-931.

[4]栗旸,张旭辉,李晓莉,等.从质控考核结果分析云南省各级疾控水质检测实验室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5):2767-2769.

[5]陈璐,左桐.有效开展疾控机构内部质量审核提高整体质量管理效率[J].职业与健康,2016,32(19):2716-2718.

论文作者:赵丽丽,钟志强,王来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全面质量控制在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中的分析论文_赵丽丽,钟志强,王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