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_成人教育论文

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_成人教育论文

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两个本质属性不同的教育范畴,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有不少程度不同的共同特征;但两者之间又有着显著的差异。成人教育所占有的时间更为远长,涉及的空间更为广阔,包含的内涵更为丰富。因此,二者不能互为替代。

我国教育分四大块: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显然,这种划分并非按区分对象的同一属性为标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以教育层次为标准;职业教育以教育性质、职责任务为标准;成人教育则以教育对象为区分标准。由于分类标准不一,四大块教育之间必然会有交叉。当今,我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提出发展职业教育,职前和职后教育一体化,另一方面,又强调成人教育要以岗位培训为重点。这样,人们往往容易注意到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交叉部分,而忽视两者间质的差异性;有的甚至把两者混淆,认为职业教育可以替代成人教育。上述的认识误区不克服,势必影响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仅从基础理论和中外历史考略角度分析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一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技能的教育活动,是培养人们能从事某种职业的一种专门化教育。其包括职前和职后两大部分。前者,主要是对前成年期未成年人的职业教育,包括对职校、技校以及普通学校在校学生的就业准备教育。后者,是对成年期从业人员、待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包括对他们职业的知识和技能的补充和提高训练,以及转换职业所需的教育。这种职后的从业和待业人员的职业教育,显然属成人教育的范畴。

综合国内外的看法,我们认为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是指按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组织为所属社会承认的成人一生任何阶段所提供的非传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活动。它是终身教育中成人阶段一切教育的综合体(总和),是与未成年人全日制学校教育相对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体系。按教育功能划分,成人教育可分为两大子系统:(1)成人职业教育子系统,包括职业技术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2)成人非职业教育子系统,包括普通学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经济教育、社会法律教育、社会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教育等。

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定义和构成中不难看出,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职业教育中的职后部分和成人教育中的职业教育重會交叉,成为两者的结合部。然而,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成人教育较职业教育所占有的时间更为远长,所涉及的空间更为广阔,所包含的内涵更为丰富。具体见下列各点比较。

教育对象。职业教育的对象,既有前成年期的青少年学生,又有成年期从业和待业人员;成人教育的对象,则为进入成年期的全体成年人。个体人由前成年期历经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这三个人生阶段皆属成年期的范畴。换句话说,个人一生中约四分之三的时间均包括在成人教育的范围之内。可见,就教育对象而言,成人教育较职业教育更为广泛。可以说,哪里有社会人群,哪里就有成人教育。

教育境域。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职业教育必须向社会开放,保持办学机构和社会有关单位的紧密联系,保持受教育者职业定向与社会劳动需求的紧密联系,建立产学联合体,实行联合办学。尽管如此,职业教育由于受其职业的本质属性所制约,其开放程度和教育活动境域均不如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既有自己的独立体系,又包含在整个社会之中,具有广泛的社会和群众基础。它既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又是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一部分,社会群众工作的一部分。一切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都是成人教育的依托;一切社会公共教育设施和大众教育传播媒介,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文化馆(站)、广播、电视等,都是成人教育的阵地。可以说,成人教育既向整个社会开放,为整个社会服务,又依赖于整个社会,深深扎根于全社会之中。成人教育境域如此高度全社会开放,完全取决于其受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以及其本身的性质、宗旨和职责。

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所规定的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目标,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各级各类教育的统一的教育目的。然而由于各级各类教育所承担的职责任务不同,教育对象的社会属性和身心发展的差异,因而应暠在统一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各自制定具体的教育目标。职业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培养一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合格的劳动技术队伍。虽然,其也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也有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水平的任务,但毕竟重点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能力,充分反映其职业化的特征。成人教育的具体教育目标,尽管其职业教育部分与上述的目标相同,但就其总体而言,它的具体教育目标在于提高劳动者乃至全体民众的全面素质,促进成人的社会化、个性化,以利于与自然、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特别是其中的大学后继续教育、社会文化和生活教育,其目的在于促使人摆脱职业局限性的束缚,促进成人个性全面而自由发展更明显。

教育功能。人类社会文明史表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现代教育,一般具有其系统内部的内在功能,即促进人的发展功能;并具有其系统外部的外在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人才结构调节功能等。鉴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基本属性,因而其内在功能是促使人的职业化发展;与此相应的是,其外在功能的经济性特点更为突出。具体来说,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素质,直接有效地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它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然而,成人教育的内在功能在于促使成人的社会化、个性化发展;与此相应是,其外在功能体现为均衡性特点,即经济、政治、文化等功能的体现均较明显。这是因为,成人教育的内在功能和外在功能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成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既赖于外在诸功能整合作用,又推动着外在诸功能的整体发展。成人教育的对象,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又往往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因而成人教育通过培养和提高成人的全面素质,促进成人的社会化、个性化,不仅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对社会政治变革和稳定,传递人类文化遗产,延续和创造社会文明,推动社会进步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育过程。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接受全日制中小学教育是短期的、有限的;而接受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则是长期的。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均反映其过程的长期性特点。个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时间,与其个人职业生涯直接相关,即随着个人职业活动需要而产生,又随着个人职业活动终结而中止。在此过程中,反映为工学结合整体性,受教育者的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有机结合为统一的整体。教育、劳动、再教育、再劳动,是回归教育和回归劳动相统一过程。至于成人接受非职业教育过程,则时间跨度更大,与成人的生存时间跨度共始终。成人总是处在知识信息传递、补充、更新,再传递、再补充、再更新的如此循环往复过程之中,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就整个成人教育的过程来说,又充分反映为终身性特点。

教育内容。相对基础教育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普及性、预备性的特点来说,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均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特点。具体说来,强调针对职业岗位和成人的需要施以教学,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然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关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又有明显的差异性。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强调职业的规定性,要求的规范性,要求围绕职业需要设计教学内容。一般来说,从上到下每一职业都有规定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职业技术标准,充分体现课程内容的集约性特点。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设计,除职业教育部分也反映上述的特点外,其非职业教育部分,主要按成人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表现为无限定性、民主性的特点。鉴于成人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必然带来成人教育整体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其包括基本的读、写、算课程,博雅的文学课程,各种职业课程,休闲与娱乐课程,自我发展课程,政治法律课程,文化陶冶课程,生活调适课程,还有高龄者、妇女、残废人课程等等,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侧面和层面。

教学形式方法。相对基础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均反映出多元性的特点。在职前的职业教育的施教中,除采用基础教育常用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外,还特别强化实验、教学实习和专业劳动、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形式。至于成人教育(包括职后的职业教育),由于其受教育者远较基础教育、职前的职业教育学生复杂得多:年龄不同,有老、中、青之别;职业不同,有行业、职务、工种之区别;原有基础不同,有文化程度、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之差异;学习条件不同,身体有强弱,家址有远近,家务负担有轻重;单位、行业(系统)、地区更是存在种种差别。因而反映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其灵活多样性尤为明显:不仅有课堂面授式、现场实践式,同时有函授式、广播电视式等远距离教学(隔空教学)形式,还有自学考试式、自我导向的个别自学式等教学形式,以适应并满足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成人学员。

教与学关系。教学活动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依存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活动都以另一方为条件。考察职业教育,特别是职前的职业教育,其教与学的关系,具有明显的自上而下、教决定学的特征,受教者相对施教者来说,处于一个次要地位。成人教育,特别是非职业非学历的成人教育,按需施教是其教学的根本原则,因而教与学的关系,则表现为民主的、自由的、学决定教的特征。不仅如此,鉴于成人学员的社会属性和心理成熟水平,因而在成人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员和学员之间不存在传统型师生关系,而是一种以共同参与和互教为基础的组合关系,在这里优势互补、教学相长更为强调。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不仅反映在职后职业教育是两者的结合部,而且还体现在相对基础教育来说,它们又有不少程度不同的共同特点。然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毕竟是两个本质属性不同的教育范畴:在现阶段职业教育,其实质属生计教育,是个体人谋生的手段,使人和职业劳动保持动态的平衡;成人教育,其实质为终身发展教育,是个体人通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桥梁,使人和自然、社会保持和谐的协调发展。再加上两者之间教育对象的社会属性和心理成熟水平不尽相同,因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又各成体系,各有侧重,产生系列性的质的差异性。

职业教育能否取代成人教育?我们再从世界和中国近现代成人教育历史的考察中,找出其变化规律和特点,进一步说明该问题。

成人教育历来是多元性的教育活动,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形成自身的教育体系。纵观从1798年英国诺丁汉成人学校创办至今近200年的世界近现代成人教育的历史,不难发现,无论在其初创阶段,还是在本世纪60年代蓬勃发展时期,成人教育均不是单一性的教育活动。就以初创期的近现代成人教育而言,其涉及的内容就有文化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宗教教育等。英国是世界近现代成人教育起始地,其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间,早期所创办的成人教育机构,如成人学校、慈善学校、星期日学校附设成人夜校、职工讲习所等无一不是实施多样性的教育。由卫理公会教徒威廉·史密斯创办的世界第一所面向纺织女工的诺丁汉成人学校,就一面向女工进行读、写、算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一面进行宗教教育。以后成为英国19世纪初成人教育主要活动形式的职工讲习所,其教学内容就有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工艺技术原理及各个领域中的科学技术和有益知识,当时开设的学科就有:自然和实验哲学、应用机械、天文学、化学、文学、工艺学等。在中国,有组织的成人教育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变革的产物。清朝末年开始创立“为救济年长失学者”的补习教育。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设立社会教育司,推行成人教育,第二年颁布的实习补习学校的教育宗旨:“为已有职业或志愿从事实业者授以应用之知识技能,并使补习普通学科”。可见成人教育(包括目标、内容、形式)的多样化,是近现代世界成人教育运动一开始就具有的特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近现代成人教育在经历19世纪末20世纪初,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制度化时期后,有了较大发展。特别到60年代,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工业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等种种因素,成人教育空前得到发展。其反映为如下几方面。(1)内容越加丰富。不仅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包括工业、农业、商业等行业职业培训,而且其涵盖面涉及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有成人扫盲教育、业余学位课程教育、社区教育、闲暇教育、保健和营养教育、和平教育、环境教育等;甚至有的国家把民族教育也列入成人教育内容。(2)对象更加广泛。不仅有青年教育,而且有残疾人教育、违法犯罪人员教育等。(3)层次不断提高。不仅有成人扫盲、成人初等教育,还有成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大学后教育等。(4)形成自身的教育体系。从世界范围看(包括中国在内)主要有:成人扫盲教育;中等以上程度的成人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正规大学向成人开放);社会教育设施进行的成人教育等。由此,从世界近现代成人教育的产生、发展过程,可十分清楚地看到,成人教育的内涵远较职业教育丰富,它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形式的网状结构体系。

成人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均有其发展的主课题。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同社会发展有着本质的联系。社会发展是随着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而历史地发生变化,教育也必然随着生产方式运动的推进而不断地改变自身的内涵。对此,作为工业大生产产物的成人教育更是如此。成人教育既是永恒的范畴,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对成人教育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每个时期的成人教育,总是打上该时期的印记。在世界近现代成人教育的200年历史中,有几个时期历史的烙印是相当明显的。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成人教育的政治色彩相当浓厚。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联,为了维护红色政权,反对非正义战争,在当时的各级各类成人教育中政治教育均处于领先地位,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都设有政治教育委员会。在中国,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广泛开展了以农民、战士和工农干部为主体的成人教育,当时学制为五级:第一级为初级国民教育;第二级为高级国民教育,培养群众骨干力量;第三级为初级中等教育,其中一部分为职业干部学校,以培养乡、村级干部及各种职业人才为目标;第四级为高级中等学校;第五级为大学,以培养区级、县科级以上干部及各种较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如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白求恩卫生学校、华北联合大学、苏皖边区行政干校等,形成了为革命战争服务的成人教育运动。与此相反,在此期间,日本、德国政府普遍开设公民课程,在成人中进行军国主义教育。在日本推行为军国主义服务的“忠君爱国”的教育方针,在德国要求成人教育把青年培养成德意志民族主义者,为侵略扩张政策服务。在二次大战爆发后,日本发动了一场名为“提倡民族精神总动员”运动,当时日本社会教育局并入宣传局,成人社会教育成为国家战争政策的宣传阵地。进入本世纪60年代后,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引起经济产业结构的变革,随之就业结构变化和职业流动加快,对从业人员的智能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从而导致成人职业教育成为教育的发展重点。在此期间,各国政府加强职业教育的立法、计划与管理、投资等,成人职业教育得到蓬勃发展:职业训练机构不断地扩充和完善;企业内部职业培训迅速崛起;职业教育内容越来越广泛;培训形式日趋多样化;职业教育向高层次发展,反映为短期大学、开放大学、企业办大学等先后兴起。近10多年来,世界成人教育又进入以终身教育为主要导向。日本在1988年新设了“终生学习局”,为“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1985年,英国教育与科学国务大臣向议会提出建议书(绿皮书),专门阐述了终身教育问题,提出给人们以终身教育的机会;法国、前苏联均确立并实行教育休假制度,使受教时间成为工作时间的组成部分。在中国,1995年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接纳了终身教育思想,全文有3处提及“终身教育”,其中第11条明确提出“确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由上可知,成人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显然植根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必然导致成人教育的变化。一个历史时期成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则是该时期社会和人的发展对成人教育客观要求的突出集中反映,当然也是历史地发生变化。

不同国家地区成人教育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性,反映其区域特色,其中政府行为的选择导向性起重要作用。教育的空间分布,导因并受制于地域空间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其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则是社会和自然的空间系统不平衡的反映。综观全球,成人教育的空间分布差异十分显著,这是特定地域空间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政治与历史背景、经济基础、社区文化、区域政策等因素组合的不均一性造成的,其中经济因素起最终决定作用。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成人教育,其教育目的、任务和重点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成人教育,均反映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经济的需求,因而成人教育重点突出强调扫除文盲、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教育,期望以此为途径和手段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工业化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但是,视成人教育是发展人的个性的手段,应把发展人的个性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这种个体发展功能很少被提及和顾及到。这些,在发展中国家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充分反映。发达国家的成人教育,大都被视为个性发展、提高就业能力以及履行公民职责和义务能力的有效而重要的途径,因而发达国家在比较强调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非职业性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教育,创造条件让成年人利用余暇时间,愉快地追求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追求提高生活质量。

不仅如此,成人教育发展的空间差异性,也存在于所属同一类型的不同国家之间。由于地理区位和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不一,美国和西欧等国成人教育发展也不尽相同。在本世纪初的一二十年中,美国一方面远离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另一方面大量移民涌入,因而全美开展以扫盲教育和同化移民为主要目标的所谓的美国化运动,作为成人教育的主课题,这显然区别于英、法、德等交战国的成人教育活动。以后在本世纪60年代前,美国的成人教育有较强的实用主义倾向,注重成人的职业教育;英国、丹麦等国成人教育以文化教养为中心,以追求“个人发展”、“启迪心智”,达到“自我实现”为目的,大都以非职业倾向的博雅教育为主要特色。英国称为教养主义成人教育,丹麦称为自由民众的启蒙教育。到60年代后,由于新技术革命挑战,英国又转而仿效美国,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然后一向偏重职业教育的美国,在终身教育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却大力提倡“个性教育”。另外,即使是同一国家,经济发展不同水平的地区,其成人教育的特色差异也是明显的,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地区、经济特区和西部内陆边缘地区的成人教育的区域差异性就是一个明证。

在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从世界近现代成人教育发展进程中可看出,政府的提倡、参与和支持,强化了成人教育发展的空间差异性。一般来说,政府在一段历史时期内总是把支持成人教育重点放在与本国发展最为紧密的领域。这就是说,政府的提倡、参与和支持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导向性。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情况不一,因而选择的重点就不尽一致。必须说清楚的是,政府选择的重点,决不意味着成人教育的全部;何况,这个重点也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转移。

职业性成人教育和非职业性成人教育正趋向融合,朝着更高层次的综合性成人教育方向转化。本世纪60年代后,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渗透到社会各领域,深刻变革着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现代科技社会化,导致了社会科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人对成人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仅有适应社会生产的需求,而且有提高社会生活的需求。成人教育中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趋于融合的现象,正是这种全面的客观需要在成人教育中的反映,同时也是终身教育思潮广泛传播的结果。

其反映之一,成人扫盲与成人职业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急剧变革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扫盲活动日益被功能性扫盲逐步代替。这就是说,读、写、算的扫盲活动与职业训练、农业发展、家庭生活教育相结合。例如,菲律宾的实用扫盲,不仅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而且还与公民教育相联系,内容涉及到租税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禁毒教育、法律教育以及本国的历史地理教育等。

其反映之二,成人中等以上学历教育发展的特点,也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文化教育结合在一起。有些企业,建立合作办学体制,即企业内教育机构(负责职业训练课程,占总学分1/3)同社会上定时制高中(负责文化课,占2/3)结合,使学生既取得高中毕业资格,又获得切实的职业技术。80年代中期,美国企业办的大学还与普通大学合作,为在职人员开设“合作学分课程”、“合作学位课程”,有效地把成人文化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在一起。

其反映之三,体现融合特点的新型的成人教育机构的涌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多功能现代化培训中心”和“综合性成人教育中心”。前者,一般兼有成人文化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推广、生产试验等;后者,主要是面向社区,通过设置范围广泛的学习课程、讲座,以及丰富多样文化教育活动,以满足成年人的不同需要。

我们相信,今后随着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日趋强烈,这种融合化和综合性趋势越加明显,这是成人教育的历史必然。

纵观世界近现代成人教育发展史,我们可取得下列几点的共识:近现代成人教育的历史就是多元性教育活动的历史,目前已形成多序列、多层次、多形式的动态网络体系;成人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均有其发展的主课题,这是该时期社会和人的发展对成人教育客观要求的突出集中反映,它是历史地发生变化的;不同国家地区成人教育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有其一定的该区域特色,则是地域间社会和自然的空间系统不平衡的反映,其中政府行为的选择导向性起着重要作用;职业性成人教育和非职业性成人教育正趋于融合,朝着更高层次的综合性成人教育方向转化。

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个本质属性不同的教育范畴:前者,其实质是终身发展教育,是个体人向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社会最高目标发展的桥梁,使人和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协调的统一;后者,在现阶段其实质是生计教育,是个体人谋生的手段,使人和职业活动环境保持动态的平衡。

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一则反映在职后的职业教育是两者的结合部;二是相对基础教育来说,两者又有不少程度不同的共同特征。

就成人教育整体而言,其内涵极其丰富,涉及的范畴极其广泛,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侧面和层面;成人职业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发展进程中所反映出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主旋律和一定区域的特色,均是历史阶段性和空间分异性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的产物,因而必然随着时空条件的变迁而动态地发生变化。政府行为只有顺乎成人教育的发展的规律性才能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我国,现阶段突出强调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则是上述规律性的具体反映,是在我国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的历史产物。这决不是我国成人教育的全部历史,也不是我国成人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未来。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高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推进,在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过程中,成人职业教育和非职业教育融合趋势必将进一步发展,一个更高层次的综合性的成人教育必将出现,成人教育在实现人类社会最高目标过程中必将越加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标签:;  ;  ;  ;  ;  

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