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中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溶洞处理分析论文_廖卫星

工程施工中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溶洞处理分析论文_廖卫星

摘要: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溶洞处理,应依据不同项目,因地制宜的选择监理技术方案,明确监理的目的,了解施工质量控制要点。鉴于此,研究中以武汉市某项目为例,重点论述了桩基溶洞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应解决措施,供相关监理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工程施工;不良地质;桩基溶洞;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0引言

桩基溶洞是重要的地基基础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十足,也是奠定工程施工质量的根基,从监理的角度研究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溶洞处理方案,对于提升监理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具有推动作用。

1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武汉市,地势东高西低,钻孔灌注桩为端承桩设计,桩径1.2m~1.6m,桩基砼等级为水下C35砼,桩端持力层多为中风化粉砂岩、灰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夹灰岩。钻孔灌注桩采用冲击钻泥浆护壁成孔,厂内加工钢筋笼运至现场吊装下放,钢筋笼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桩孔采用二次换浆清孔,水下灌注混凝土成桩,混凝土采用商砼。

本工程沿线主要为农田,且以水塘居住区为主,近几年施工现场周边由于大规模的建设废弃土堆,导致工程地质破坏,呈现出条状土堆,现场地势起伏,勘察位置点高程在19.31~26.52m之间变化。从区域地貌角度看,场地地貌属于长江三级阶地。本项目工程的地层结构主要由7个单元层组成:(1)人工填土层(Qml)及新近湖积层(Ql);(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形成的一般黏性土层(Q4al);(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形成的老黏性土层(Q3al+pl);(4)灰岩风化形成的红黏土层(Qel);(5)白垩—下第三系泥质粉砂岩层(K-E);(7)二叠系(P)硅质岩、碳质泥岩层;(8)石炭系(C)碳质泥岩、(云岩)灰岩、泥质粉砂岩夹灰岩条带层。

2不良地质条件下桩基溶洞监理要点

(1)了解现场地基基础及桩基础类型。由专业勘察设计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将现场地质中各个孔位的地质柱状图整理后发送给施工技术人员,使得桩基溶洞的大小、位置及填充的情况得到确认。监理工作人员可以依据勘察的相关结果作为依据,判断设计的施工方案是否合理。(2)选择溶洞处理方案。以类似的完工的工程作为参考,对工程施工的经济性、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等进行汇总分析,依据施工安全、施工方案及施工成本,进行权衡。(3)制定质量监理标准,确保环境保护。首先要确保桩基溶洞护壁牢固,及时的防治孔壁的渗水及塌孔现象,相关监理人员应主要以溶洞测定技术人员的测量结果为依据作为监理依据。同时要以环境保护为监理要点,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合理处理。

3不良地质条件下桩基溶洞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

3.1塌孔

问题:由于透水层沉落到溶洞护壁结构,造成漏浆现象,由于漏浆的过程急速,水头下落突然,使得透水层失稳,进而导致塌孔现象发生。

处理及预防措施:利用冲击钻进行冲孔的过程中,应在亚黏土层先设计钢护筒,及时的补充泥浆冲出的现象;依据成孔的深度,选择使用粘土回填的方式。然后再将钢护筒进行放置。在监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主要检查护筒周围是否进行了粘土的再次回填,压实及钻孔。

3.2卡钻

由于冲击钻结构本身的刃脚迟钝,加上孔径变小导致;如果钻头卡在溶洞内部则需要使用沿着障碍物使用“一”字形或者半月形的小钻头,这样冲击的过程可顺利的挤走障碍物,保证钻孔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溶洞顶板卡住,则需要顺着大绳结构进行钢套管下至钻头的顶部,保证其修孔的稳定性,在提出钻头以后,要选择使用小冲程进行缓慢修孔处理。针对卡钻事故,监理工作人员要依据事故发生原因,提醒施工技术人员不能够强制性的提起钻头,保证钻头可活动的情况下,来提起钻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斜孔

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溶洞倾斜的现象,钻头就会出现侧滑的现象,进而导致斜孔结构出现,主要的解决办法即选择使用片石回填。在回填的过程中,监理工作人员可以提示施工技术人员的回填次数,如果回填三次以上还是难以调整对应倾斜度,需尽早与业主汇报,可选择使用水下灌注桩的方式,利用小冲程反复冲击作业,保证溶洞位置得以恢复正常。

3.4漏浆

(1)反复成孔过程中的漏浆现象发生。由于部分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溶洞在与其他的溶洞位置较为接近的过程中,泥浆的流走速度较快,水头高度会迅速的下落,进而导致漏浆现象的发生。因此在监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提醒施工技术人员,及时的准备好片石和泥浆等建筑材料,针对漏浆的现象,可及时的选择使用片石和泥浆的混合料进行回填,并持续性补水作业,以保证泥浆护壁措施的落实到位。

(2)意外跑浆现象。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由于很难检测到在桩基础中存在溶洞,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却发生溶洞跑浆的现象,这种情况出现后,很有可能会导致临近的大溶洞结构出现洞壁挤破的现象发生,或者是导致小溶洞会连接在旁边的大溶洞结构上,同样也可以借助片石、粘土的投放,确保钻孔施工技术的顺利开展,并以此来实现跑浆处理。

3.5其他控制要点

如果在钻孔的过程中发现有较大的土洞或者空的溶洞出现,则很容易会发生掉锤的现象,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应在即将达到溶洞的顶板结构1m左右时,进行轻锤的冲击作业,以确保孔壁结构的圆润及坚硬,提升高度应小于50cm,同时塌落度应控制在18~22cm为宜。

4施工质量及经济控制措施

4.1质量保障措施

首先应尽心材料的检查,在由监理技术人员和项目部技术人员共同认定合格后方可进场,必要情况下,可进行入场材料的抽检,并由实验室检查。其次,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挑选优秀的施工技术人员外出项目学习。最后,加强现场施工指导措施,技术交底要做细、做足,精细到每根桩基础,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内容。

4.2经济保障措施

严格的审核施工方案及设计图纸的内容,对于隐蔽工程尽量的排查;溶洞处理作业过程中应按照处理流程,对处理的过程进行拍照,例如在选择回填材料的过程中,应选择少量多次回填,防止产生浪费,同时导致堵塞溶洞现象发生。再比如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变更时,填方量和钢桶壁超出时,应及时的汇报给业主,并做备案。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桩基础溶洞处理过程中,作为监理技术人员,应首先了解此项目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及技术控制要点,监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才能够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因地制宜的分析,做出可行性的监理方案,促进项目施工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黄耀武. 不良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础施工分析[J]. 中国建设信息化,2016(10):60-61.

[2]陈远华. 桩基溶洞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 住宅与房地产,2016(18):127.

[3]牟大勋. 桥梁桩基溶洞施工技术探讨[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08):151-152.

[4]金志坚,李子桥. 浅谈不良地质条件下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 建筑安全,2010,25(12):40-43.

[5]刘磊,刘晓青,张飞.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超长桩施工技术[J]. 建筑施工,2010,32(11):1126-1129.

论文作者:廖卫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工程施工中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溶洞处理分析论文_廖卫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