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高校大学生龋齿和牙周病患病率及认知情况调查论文_黄桂玲,岳士超,周犇,王贝贝,杜珍珍,陈姻姻,吴开元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口腔智能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1134)

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性别和生源大学生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和认知情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1383名大一新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率分别为33.8%和40.1%。知道牙齿变黑是龋齿的表现者仅占53.8%。92.6%的学生都知道刷牙可以预防口腔问题,但知道使用含氟牙膏人数仅占43.7%,且男生较女生更少使用含氟牙膏。结论 大学生的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率比较高,对症状和预防知识的了解均不足,且与性别或生源地存在相关性,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龋齿;牙周病;调查

该课题基金来源: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3905012X;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7KJB190001;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3905013H;2017年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计划,pjst2017-12;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2017年校级课题,njpj2017-2-13、njpj2017-2-14、njpj2017-2-28。

龋齿和牙周病是两大常见的口腔疾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比较高[1]。龋齿是WHO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病之一[3]。龋病是多因素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4]。牙周病是由多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牙菌斑及其代谢产物是牙周病发生的重要始动因子[5]。龋病和牙周病的预防可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减少糖的摄入、使用含氟牙膏、定期检查等措施。通过问卷调查获知南京某高校大学生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情况,并了解大学生对龋齿和牙周病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填写,单独答题,当场收回,对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大一本科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430份,回收1383份,回收率为96.7%,有效率为100%。其中,男生630人,女生753人,城市649人,农村734人。年龄为19~23岁,平均21.15岁。

1.2 调查方法 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表》[6]和《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问卷》[7]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如年龄、年级、性别、生源地等;过去一年内口腔健康情况,内容涉及龋齿、牙周病患病率及相关症状出现率、对各种症状与龋齿和牙周病发生相关性的认知情况和如何预防等共计20个问题,以口腔医生临床诊断作为患病情况的判定标准,以问题回答正确率作为知晓情况的判定标准。

1.3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样本百分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资料X 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 果

2.1 大学生龋齿和牙周病患病率

表1可见,过去一年内,在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方面,患有龋齿的人数为46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3.8%。从性别上比较,女生的龋齿患病率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26.084,P<0.01)。

牙周病的危害比较大,最明显的是可引起牙龈出血、口腔炎症、口腔异味、牙齿松动等病症。除外伤原因外,引起牙齿松动多是由于牙周病引发的牙龈萎缩,从而导致的牙齿松动、脱落、缺失。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内,患有牙周病的学生为55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0.1%。在过去一年内,平均每月都出现一次以上牙龈出血、口腔发炎、口腔异味和牙齿松动的人数分别为503、230、329、159,分别占总人数的36.4%、16.6%、27.8%、11.5%。其中,口腔异味在男生中的患病率高于女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10.155,P<0.01)。来自城市的学生牙周病及其症状牙龈出血的患病率比农村生源学生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5.027,P<0.01;X 2=4.045,P<0.05)。

表1 大学生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率

2.2 大学生对龋齿和牙周病认知情况

龋齿和牙周病是危害大学生口腔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及时发现早期症状是预防龋齿和牙周病是重要手段。而且两种疾病相互影响,相互诱发,所以二者的症状有很多是共同的,如牙龈出血、牙齿敏感、牙痛、牙齿松动、口腔异味等在两种疾病中均有可能出现,故将相关症状一并调查。表2显示,大学生对龋齿和牙周病的症状认知度比较低,仅有53.8%的学生知道牙齿变黑是患有龋齿的表现,而对龋齿和牙周病的其它症状,如牙龈出血、牙齿敏感、牙痛、牙齿松动、口腔有异味、口腔疼痛、有舌苔、牙齿间距变宽了解非常少,依次为,38.9%、24.2%、31.3%、18.7%、14.4%、17.3%、8.5%、14.4%。这些症状的认知率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农村学生的认知正确率显著低于城市学生,其中牙齿敏感、牙痛、牙齿松动、牙齿间距变宽、口腔有异味、口腔疼痛、有舌苔这些症状的认知率在农村和城市生源学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不同性别及生源大学生对龋齿和牙周病症状认知正确率

对大学生龋齿和牙周病预防认知情况的调查发现,学生对每天有效刷牙来预防龋齿和牙周病的观点比较认同,占总调查人数的92.6%;其次限制糖的摄入、定期检查也被很多学生认同,分别占78.2%、62.5%。但知道使用含氟牙膏和牙线来预防龋齿和牙周病的人数还比较少,仅占43.7%、32.7%。从性别上比较,使用含氟牙膏的女生人数比男生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5.663,P<0.05)。从生源上比较,城市和农村学生在龋齿和牙周病预防认知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3.不同性别及生源大学生对预防龋齿和牙周病认知正确率

  

3 讨 论

龋齿和牙周病在大学生中的患病率比较高,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33.8%和40.1%,这与目前国内对大学生的报道相一致[7]。从性别上比较,女生的龋齿患病率比男生高,这与马旭东等于2003 年到2008 年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相一致,这可能与女生喜爱吃甜食、零食有关[8];而男生中口腔异味的患病比例比女生高,这可能与男生的口腔卫生习惯不好、抽烟等因素有关。从生源上比较,城市的学生患牙周病和牙龈出血的比例高于农村,这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提示,龋齿和牙周病在大学生人群中的患病率比较高,且与性别或生源地存在相关性,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指导。

龋齿和牙周病危害着大学生的口腔健康[9],要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0],首先要了解龋齿和牙周病的症状表现。在龋齿和牙周病症状的认知上,大学生的认知度明显不足,对龋齿和牙周病的症状了解很不全面,仅有53.8%的人知道牙齿变黑是龋齿的表现,而牙龈出血、牙齿敏感、牙痛、牙齿松动、牙齿间距变宽、口腔有异味、口腔疼痛、有舌苔等这些龋齿和牙周病的症状仅有少数人知道。这些症状的认知率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农村学生的认知正确率显著低于城市学生,其中牙齿敏感、牙痛、牙齿松动、牙齿间距变宽、口腔有异味、口腔疼痛、有舌苔这些症状的认知率在农村和城市生源学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农村学生受经济、医疗以及教育条件的影响,获得口腔健康知识和服务的途径比较少,对龋齿和牙周病的症状了解不多有关。提示应加强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对龋齿和牙周病症状的了解,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做到及早预防。

在龋齿和牙周病预防上,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刷牙是维护口腔健康的方法。但是刷牙仅能清除部分牙齿表面的牙菌斑,而不能有效清除存在于牙间隙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容易导致龋齿和牙周病。专家建议每天使用牙线来清洁牙齿,可以防止牙齿邻面龋病的发生,但是认为应该使用牙线的人仅占不到三分之一。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的发生,但仍有56.3%的人不知道使用含氟牙膏,远未达到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中城市青年含氟牙膏使用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且男生较女生更少使用含氟牙膏。本研究提示在龋齿和牙周病的预防上应该增强含氟牙膏和牙线的宣传。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率比较高,但对其症状还不够了解,在预防上也忽略了牙线和含氟牙膏的使用,应加强大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预防龋齿和牙周病等口腔常见疾病,维护好口腔健康。

参考文献

[1]卞金有. 预防口腔医学[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6.

[2] 孙晶, 刘计荣, 李彤. 北京某高校学生口腔健康认知、态度、行为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 2016, 43(2).

[3] 樊明文. 牙体牙髓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4]孟焕新. 牙周病学.第3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5]齐小秋.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16 - 239.

[6]于婷, 崔广志, 李文霞. 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16):3263-3264.

[9]马旭东, 苏涛. 2553名大学生口腔卫生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19):3620-3622.

[10]索士敏, 赵香萍. 山西省某高校大学生龋齿调查分析[J].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5, 19(1):9-11.

[11]黄虹, 李亚利. 2 020名大学生龋病抽样调查分析[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4, 14(1):38-38.

论文作者:黄桂玲,岳士超,周犇,王贝贝,杜珍珍,陈姻姻,吴开元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南京某高校大学生龋齿和牙周病患病率及认知情况调查论文_黄桂玲,岳士超,周犇,王贝贝,杜珍珍,陈姻姻,吴开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