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坡耕地治理在水土流失防治中的作用论文_李兴学

巧家县坡耕地治理在水土流失防治中的作用论文_李兴学

巧家县水务局引荞管理站 云南 昭通 654600

摘要:本文结合巧家县的实际情况,首先简要论述了巧家县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后重点针对坡耕地治理在水土流失防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提高当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等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

巧家县位于云南省的东北部地区,昭通市的西南部,地理坐标位于26°32‘N~27°25‘N及102°52‘E~103°26‘E之间。全县总面积有3245平方公里,南北长大约有98公里,东西宽大约有57公里。截止2016年年末,全县总人口有61.2354万人,共辖有乡镇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6个及村民委员会147个。巧家县坡耕地较多,垦耕指数比较高,种植植被较少,县域降水量较少且分布不均衡,而且水土流失多发且比较严重,造成坡耕地土壤中氮磷的含量明显减少,与此同时土壤中含有的有机质也较少,土地生产力低下,进而导致粮食产量较低且极不稳定。近些年来,巧家县始终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以小流域为单位,并将建设梯田作为重点,坚持防与治相结合,使当地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4~2015年期间,巧家县坡耕地治理8.3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为5.28平方公里,有4.8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得以治理,极大改善了巧家县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条件。

1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1.1巧家县土地利用现状

就2004年巧家县的数据资料来看,该年土地总面积为4793088.2亩,农业用地占到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达到4102658.1亩,其中还包括有林地1824337.1 亩,占到农业用地总数的44.46%;园地49369.5亩,占到农业用地总数的1.2%;耕地1105688.1亩,占到农业用地总数的26.95%等;建设用地面积占到土地总面积1.68%,达到80616.2亩,还有609813.9亩土地未得到利用,占到土地总面积的12%左右。

1.2特点

1.2.1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

目前,人口的快速增加使巧家县土地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加,各业用地的不合理导致该县生态系统愈加脆弱,致使很难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主要表现在:①巧家县土地具有较高的垦殖率,但是极易受到当地地理气候条件及耕地经营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耕地生产力普遍较低,同时也极易引发水土流失现象;②园地种植面积较少,对农民及地方政府的经济收入起到了一定的制约;③林地覆盖率较少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耕地质量较低

巧家县耕地面积占到农用总面积的26.95%,但是耕地的质量不高,其中中低产田在耕地总面积中占据较大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与壮大。

1.2.3退耕还林快速推进

自2002年巧家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累计一共有20.8万亩的退耕还林建设任务得以完成,其中包括有15.7万亩配套荒山造林,5.1万亩退耕地环林,涉及到的退耕农户一共有5541户,有65272人受益。除此之外,每年国家还直接给予1326多万元的现金补助,就退耕农户而言,每年还能够获取853.2元的退耕还林补助。退耕还林的快速推进使民众的贫困程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为实现该区域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其在防治中的作用

2.1巧家县水土流失

2.1.1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造成坡耕地水土流失主要包括人为及自然两种因素。近些年来,尽管巧家县经济实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高水平地区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当地农民与政府的经济收入不高,导致他们一味向林草领域进行索取,然而又无法做好林草的建设与保护工作,反而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水土资源遭到破坏,导致民众丧失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中存在的有机质、养分、 水分等都大大减退,土壤生产力明显下降,进而导致粮食产量大大降低。水土流失严重时还可能增加地表径流,引发山洪等灾害,进而威胁到农田、道路、电力通信等,也对当地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1.2水土流失现状

早在1988年,巧家县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了2280.63平方公里,占到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水土流失主要通过片蚀、溅蚀、浅沟侵蚀等多种形式,以土壤强度为依据可以分为剧烈侵蚀、极强度侵蚀、强度侵蚀、中度侵蚀及轻度侵蚀等几类。就新开荒地而言,由于土质比较松散、抗冲击性能较差等,导致这一区域侵蚀量最大。

长期以来,巧家县始终坚持做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就2016年大岔沟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项目而言,计划对3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进行治理。到10月份已经完成水土流失治理30平方公里,已经完成计划的75%以上。项目完成之后,水土流失现状得到了极好的遏制,不仅仅提高了当地作物的产量,还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丰收及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2.2坡耕地治理在水土流失防治中的作用

2.2.1巩固退耕还林的重要对策

为不破坏退耕还林成果,就需要对坡耕地进行治理与改造,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才能够为种草造林、修复生态等创造条件。对坡耕地进行跑土、跑肥及跑水等改造进而形成土、肥、水等条件较好的农田后,积极发展当地特色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为恢复植被大面积种植创造条件,进而巩固退耕还林项目。另外,坡耕地治理更是兼顾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且利国利民的一项重要措施。

2.2.2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坡耕地是民众生存的基本生产用地,一旦出现水土流失将会恶化生态环境,降低土壤肥力,进而加剧了干旱灾害的发生。巧家县坡耕地治理及配套工程建设等,不仅仅能够使坡面径流得到有效阻缓,减轻水土流失现象,还能使降雨拦蓄能力有所提高,涵养水源,一举多得。

2.2.3建设新农村,增加粮食产量

坡耕地治理既能够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使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为现代化农业及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切实增加了当地民众的收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进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结语

巧家县坡耕地面积大、坡度较陡,当地民众深受其害,因此做好坡耕地治理工作刻不容缓。坡耕地治理不仅仅使水土流失现象得到较好的控制,还能使当地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是保障巧家县人心稳定及粮食安全高产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发挥着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伟,宋文军,张建华.浅析千阳县坡耕地治理在防治水土流失中的作用[J].陕西水利,2016(01):179-180.

[2]蔡飞.浅析海原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作用[J].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2015(06):253.

[3]高积善.加强坡耕地治理 防治水土流失[J].甘肃农业科技,1983(10).

论文作者:李兴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  ;  ;  ;  ;  ;  ;  ;  

巧家县坡耕地治理在水土流失防治中的作用论文_李兴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