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_徐金莲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_徐金莲

徐金莲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ICU 江苏南京 211200)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共13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I、Sv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HR以及MAP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缩短ICU入住时长,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同时有利于控制病情进一步恶化。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170-02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进步,对于感染性休克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在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的同时,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全面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了进一步了解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文选择了138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试验,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共13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共有69例患者,男性38例,女性31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5.95±5.44)岁。观察组共有69例患者,男性43例,女性26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5.68±5.5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层次等方面的情况较为接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可作为对照试验的样本对象。

1.2 方法

两组患者据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ICU病房护理,主要包括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控,观察并记录患者24h液体的出入量,配合医生完成治疗等。

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急救护理:a、输液护理: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之后,其微循环容积会出现很大程度的增加,造成血容量的缺乏,因此需要及时输入足够的液体,才能提高抢救的有效率。将穿刺部位确定在一侧,通过多静脉输入的方式快速对液体量进行补充。一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血管充盈不足的情况,造成穿刺的困难,可以应用静脉切开的方式进行处理。低分子右旋糖配以及晶体液可以优先进行输入,从而尽快提升细胞外液渗透压,进而达到扩充血容量的目的[1]。b、药物护理:若患者出现了微循环血液灌注不足,应及时应用扩血管药物,但用药的同时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发生了阿托品化。在应用异丙肾上激素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心率变化情况,避免心动过速的发生。应严格按照医嘱应用抗菌素,首先进行杭菌素敏感试验以及细菌培养,并在此基础上选用敏感度高的抗菌素。在输液的过程中,首先应进行过敏试验,同时调节并维持到合适的浓度[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应用抗凝血药物之前,应先了解患者的病史,在用药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患者是否发生了凝血时间延长或者是出血倾向,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

(2)一般护理:a、心理干预:主动和患者交流沟通,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耐心地向患者讲解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出针对性更强的心理干预方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其战胜疾病的信心。b、强化机械通气护理干预:对于休克患者,通常都会应用机械通气的方式,可以通过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以及同步间隙指令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床头高度,以30°为宜,从而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c、加强医护人员的配合:首先应明确各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加强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感染性休克抢救的措施以及流程,熟悉常用药物的应用注意事项,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工作,采取有效方法避免应激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3],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做好肠内外营养护理工作,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无菌操作,同时尽量避免进行侵入性操作。

1.3 观察指标

注意检测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心率、心排出量指数、平均动脉压、静脉血氧饱和度,作为评价患者临床状态的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选用版本为SPSS17.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使用计算机工具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导入分析,计数数据采用(n,%)表示,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分别用t和χ2进行检验,当P值<0.05时,表明对照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I、Sv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HR以及MAP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数据统计结果见下表。

3.讨论

感染性休克是ICU病房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危重病症,由多种感染因素引起,患者会出现细胞功能紊乱、组织器官微循灌注急剧减少、有效循环容量不足等表现,同时可能出现多个器官的功能损伤,属于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的炎症反应综合征。根据临床统计显示,感染性休克是ICU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0%到70%[4]。

综合性护理主要指的是通过采用全面、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关注患者血压、心率以及动脉压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调节血管活性药以及垂体后叶素的应用剂量,密切观测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提升治疗有效率[5]。

综上所述,在实施治疗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孙映雪,郭伟,姜尧尧.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评价[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7,10(1):57-59.

[2]柴琼.综合护理措施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改善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2):30-32.

[3]俞建娣,赵伟英,王志娟,等.综合性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306-308.

[4]胡小清,谢清.浅析提高集束治疗依从性对ICU患者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6(b06):2207-2207.

[5]陈惠英,刘翠齐.急诊综合护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6,9(6):535-537.

论文作者:徐金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_徐金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