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维修论文_车堂堂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维修论文_车堂堂

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铜矿峪矿选矿厂 山西运城 043700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机械制造加工行业展现出了快速升级的趋势。加工设备的安全和使用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心。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制定有效的管控和维护方案。笔者在本文分析了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风险和须关注问题,着重探讨了具体的优化方法和手段,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方向和落地建议。

关键词: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维修

1.概述

近年,对于机械加工行业的各单位而言,加强设备安全管理,有效地维护和维修生产设备是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在正常运行和向生产转移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设备管理条例》,以保障机械加工制造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能平稳运行,从而保证产品完工率和成品率,进一步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率。齿轮是机械设备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齿轮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械产品的整体质量。因此,对于从事齿轮加工的企业单位而言,对机械设备安全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机械故障的类型

机械发生故障的定义就是机械丧失了机械性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机械故障可分来不同的类型。从故障发生的速度来分,机械故障可以分为渐发性故障、突发性故障、混合性故障;从故障的后果来分,可以分为功能性故障、参数性械故障;从故障的起因来分,可以分为关联性故障、非关联性故障;从故障发生的起因或性质来分,可以分为人为故障、自然故障;按故障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一级故障、二级故障、三级故障、四级故障。

搞清机械故障的类型,我们就能根据故障发生的起因或性质及故障对机械性能、参数等的影响,制定可靠适行的维护保养措施,如采取改善检修、预防性维修、事后维修等方式避免故障的发生,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更加高效稳定的运行,从而实现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3.机械加工设备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和维修的体系薄弱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现机械加工设备安全生产与维护的前提和保障。由于我国一些机械制造企业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重视不够,致使机械加工设备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即使制定了规章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也没有很好地去执行,一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加之,机械制造企业一线操作人员专业知识欠缺,没有按标准规范进行操作,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也开展得不好。机械制造企业的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体系亟须加强。

3.2管理和维修不规范

要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必须要正确地使用机械设备并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而在现实的使用和操作过程中,一些机械设备的一线操作人员并没有严格按规章制度来操作,致使机械设备的寿命大大缩短,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机械设备的一线操作人员普遍专业素质不高,有的没有参加过专业技术培训,对机械设备的性能不够了解,不能正确使用机械设备,没有充分发挥出机械设备的潜力和作用。一些机械制造企业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不重视,相关制度不健全,即使有也没有严格执行,甚至有只要不出现很大的问题就超负荷运转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强化机械加工设备维护管理的具体措施

4.1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要彻底转变一些机械制造企业领导层和一线生产工人对机械加工设备管理和维修不重视的现状,转变只重生产不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和维修的陈旧观念。因为一旦设备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生产进度和生产质量,危害生产安全和生产工人的人身安全,极易造成安全事故隐患,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也是无数次惨痛的教训所证明的。安全无小事,安全大于天。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工作,安全工作不能有一私一毫的马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4.2完善维修管理体系

4.2.1完善制度建设

“三定”制度是当前我国机械设备加工企业常用的制度。“三定”即“定时、定人、定岗”。定时是指每一天都应该定时对机械设备进行养护点检;定人是指每一台机械都应该有专人进行操作管理;定岗就是指在操作机械时应该采用交班制度,对同一台机械的运行情况进行汇总,便于日后的分析,同时对出现的设备安全隐患应该及时查明和消除,对问题故障进行排除,不允许带病作业。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交底制度,还有科学合理的修理计划等,有效保证了机械加工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三定”制度还实现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监督和对上级部门的负责,有效杜绝了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另外,还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械设备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机械设备的采购和维修,以降低维修成本和提高维修质量。

4.2.2提高人员素质

针对机械设备一线操作人员普遍专业素质不高的状况,机械制造企业必须要培养并组建自己的机械设备维修队伍,把热爱修理工作、吃苦耐劳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的人员吸收进来,如有车、钳、铣等设备的操作经历,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其了解企业生产产品的性质、工作流程、机械性能,熟知装配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并定期进行专业技能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实行科学灵活的奖惩机制,加强机械设备一线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促使其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4.2.3强化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修

点检是一种常用的设备维护与保养方法,是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这种方式能够及时发现设备中隐藏的问题并且得到解决,以防止问题恶化影响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同时可实时掌握机械加工设备的各种信息,以便分析提出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例如对铣床刀具进行全面检查,避免磨损过度影响产品质量。除了定期检查之外,还应该不定期进行抽样检查,一方面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维修积极性,调动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周密的维修计划,对存在问题的设备进行快速维修,对企业的综合生产安全负责。要进一步强化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管理与维修。要做好机械设备的调整和保养工作,结合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清理,看哪些设备需要微调,哪些设备需要更换,如传动皮带的松紧度怎样,润滑油、信号指示灯和易损零件是否需要更换等。同时,还要按期进行设备的大中小修和停工检修,确何设备安全运转。所有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要求进行,严禁超负运转。如钳工安全操作规程规定:錾子、冲头等尾部不准淬火或有裂纹、卷边、毛刺等情况;用手锯割工件时,用力要均匀。要按《设备保养规程》的规定做好日常保养、小修、中修等维护保养工作,严禁带病运转。应认真做好《设备运转当班记录》及《设备维修记录》,并做好收集归档工作。

结语

综合来说,对于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和维修,须同时对加工设备的管理工作、人员规范机制、实际操作流程等投入高要求和高关注度,在确保加工设备的高质量和高标准的同时,生产出符合具体标准和要求的机器设备,并且须在后期不断提高综合检测水平,加强内部管控能力和管控流程,为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的长效和高效发展做好最基础的铺垫和布局。

参考文献

[1]樊锐,刘萌,姜淑凤,李明.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可靠性探讨[J].现代盐化工,2017,44(02):57-58.

[2]吴玉文.微机械制造技术原理分析与发展趋向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7(16):124-125.

论文作者:车堂堂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0

标签:;  ;  ;  ;  ;  ;  ;  ;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维修论文_车堂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