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人格的年龄特征:中美比较研究_因子分析论文

成人人格的年龄特征:中美比较研究_因子分析论文

成人期人格的年龄特征:中美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人格论文,成人论文,特征论文,年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跨文化角度去考察成人期人格的年龄变化模式。样本取自美国和中国。鉴于两部分被试代表两种差别很大的文化背景,假定他们的人格特点存在着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由于中国文化强调的是社会定向,所以中国被试会比美国被试更多地表现出赞同社会价值、约束情感和遵从规范等倾向。现代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文化以巨大冲击,本研究假定年轻的比年长的受到的影响更大,因而年轻中国被试与年轻美国被试的相似性,会大于年长中国被试与年长美国被试的相似性。文化的变迁也同样影响着美国,使得美国年轻人的人格特点不同于年长者。然而,由于中国的变化比美国要大,所以假定在一些人格维度上中国被试的年龄差异大于美国被试。

2 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被试共735人。其中285人来自美国中西部,年龄范围为20-87岁;450人来自中国京津地区,年龄范围为20-85岁。 被试按年龄分为五组:青年组(20-29岁)、成年组(30-45岁)、 中年组(46 -59岁)、老年组(60-69岁)和老老年组(70岁以上)。

2.2 工具

本研究采用加州心理量表测查被试的人格。该量表共有20个分量表,每一分量表对应一种人格特质。中国被试使用的量表以杨坚、龚耀先等修订的中国版本为基础。

3 结果

3.1 对中美被试在20 个分量表上的得分进行因素分析抽取出四个因子(特征根〉1.0)。

在因子Ⅰ上载荷大的特征有支配性、自我接受、社交能力、社交风度、智力效率、进取能力和通情。这一因子被命名为外倾性。

在因子Ⅱ上载荷高的特征有自我控制、顺从成就、责任心、好印象、社会化、适意感、宽容性、独立性和同众性。这一因子被命名为控制/规范定向。

在因子Ⅲ上载荷高的特征是独立成就和灵活性。对于美国样本,在此因子上载荷高的还有宽容性、独立性、心理感受性、通情和进取能力等特征。该因子被命名为灵活性。

在因子Ⅳ上载荷高的是女性化/男性化及智力效率。该因子被命名为女性化/男性化。

3.2 以四个因子为因变量进行5(年龄)×2(性别)×2(文化)的复方差分析。

年龄与文化交互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规范定向和灵活性上。美国老年被试在控制/规范定向上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青年组。中国老年被试在该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三个年龄较小的组,并且,中年组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青年组和成年组,成年组的平均得分又显著高于青年组。在灵活性上,美国被试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而中国样本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即青年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成年组的得分显著高于老年组。

性别与文化的交互作用主要表现在女性化/男性化上。在两种文化中,女性被试得分均明显高于男性,并且这种性别差异在美国比在中国大。

文化的主效应在四个维度上均有表现。美国被试在外倾性、控制/规范和灵活性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被试,而仅在女性化/男性化上低于中国被试。

3.3 以20种人格特质为因变量进行5(年龄)×2(性别)×2(文化)的复方差分析。

年龄与文化交互作用表现在自我接受、自我控制、好印象、宽容性以及灵活性上。在自我接受上,美国的老年组与老老年组平均得分都显著高于青年组,老老年组还显著高于成年组;而中国样本正好相反:中国的青年组在自我接受上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中年组、老年组及老老年组;成年组高于中年组与老年组。

在自我控制上,美国样本在老老年组、青年组与成年组之间存在年龄差异,老老年组的平均得分最高;此外,老年组也显著高于成年组。相比之下,中国老老年组和老年组的平均得分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龄组;中年组显著高于青年组与成年组,成年组显著高于青年组。

在好印象上,就美国样本而言,唯一的显著性差异存在于老老年组与青年组之间,前者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后者。就中国样本而言,老老年组与老年组的平均得分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中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与成年组;成年组又明显高于青年组。

在宽容性上,未发现美国样本有显著的组间差异,而中国样本则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具体而言,老老年组、老年组及中年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青年组与成年组。此外,老年组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中年组。

在灵活性上,美国样本中的青年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两个老年组,中国样本的组间差异表现得更为突出。具体说,青年组和成年组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中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青年组明显高于成年组。

年龄主效应表现在7项人格特征上。在社交风度上, 青年组平均得分高于中年组、老年组与老老年组,成年组高于中年组与老年组。在通情上,青年组平均得分高于成年组与老年组。在顺从成就上,老年组与老老年组平均得分均高于其他三组,成年组和中年组高于青年组。在责任心和社会化上,老年组与老老年组平均得分均高于其他三组,成年组和中年组在责任心上还高于青年组。在适意感上,老年组与老老年组平均得分均高于青年组与成年组,老老年组高于中年组,中年组高于青年组。在同众性上,青年组平均得分低于中年组、老年组与老老年组,老老年组高于中年组与成年组。

文化主效应存在于13项特质上。美国样本在支配性、进取能力、社交能力、社交风度、智力效率、通情、顺从成就、责任心、适意感、同众性、独立成就和心理感受性等12项上的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样本;中国被试仅在社会化1项上显著高于美国被试。

4 讨论

本研究分析了人格的维度,考察了年龄与文化等因素对成人期人格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来自两种文化的样本在人格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在外倾性上随年龄增长仅出现轻微的下降趋势,而在控制/规范定向和灵活性上出现了更为明显的年龄差异。年龄越大在控制/规范定向上得分越高,在灵活性上得分则越低。同时,这一年龄差异模式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载荷于控制/规范定向上的自我控制和好印象两个特征的年龄差异在中国样本表现得更突出。

美国成人在外倾性和灵活性两个维度及相关的特征上得分高于中国被试。在控制/规范定向上,虽然美国样本在该维度上总分高于中国被试,但是具体到相关的特征上则有差别:中国被试在好印象、自我控制和社会化等特征上得分较高,而美国被试在顺从成就、同众性、智力效率、心理感受性、责任心、宽容性和适意感等特征上得分较高。这些结果说明在不同文化中控制/规范定向的内在机制是不一样的。

在年龄差异问题上本研究获得了相当一致的结果。与外倾性有关的人格特征随年龄增长呈轻微的递减趋势。这种递减趋势在中美被试的通情与社交风度两特征上均有反映,而且中国被试在自我接受上也体现了这一趋势。

灵活性的年龄模式与控制/规范定向有很大不同。有研究认为,灵活性与自我功能和认知复杂性的增强有关联,而本研究中年龄越大的个体却倾向于获得较低的分数。对灵活性随年龄递增而下降的相关因素尚需进一步探究。

在有年龄与文化交互作用的人格特征上,中国样本的年龄差异比美国样本表现得更为明显,并且年龄最小的组别文化差异最小,年龄最大的组别文化差异最大。年轻的中国人比前辈更多地受西方文化影响。这可能对中国年轻人的人格形成产生了作用,以致于缩小了文化间的差异。

在女性化/男性化因子上,本研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整体来看,女性得分较高,表现出善解人意、耐心、乐于助人、温柔和尊重他人的特点。性别与文化的交互作用说明美国男性被试比中国男性被试在女性倾向上得分低。这一结果也可能表明不同文化对性别特征的界定是不同的。中国男性被试在女性倾向上得分高代表的不一定是明确的性别倾向,而可能反映的是东方文化中的社会或集体价值取向。

标签:;  ;  ;  

成人人格的年龄特征:中美比较研究_因子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