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黄晴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内科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分析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注射用兰索拉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干预组患者则接受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不良反应、患者的止血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患者,且止血时间快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注射用兰索拉唑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奥美拉唑;注射用兰索拉唑;患者;临床疗效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患者机体屈氏韧带之上的消化道出现病变,进而导致出血,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类型[1]。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存在严重威胁,患者需要接受及时的诊断与治疗[2]。目前,临床对于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多以抑酸为主,奥美拉唑等是常用药物[3]。虽然奥美拉唑等药物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仍然有很多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法得到保证。我院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注射用兰索拉唑,收到极佳效果,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经临床检查后符合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诊断标准,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黑便、呕血、头晕、出汗较多、心悸、血红蛋白下降等。所选患者的排除标准为:精神疾病患者、意识障碍患者、妊娠期患者、合并其它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肿瘤患者、奥美拉唑与注射用兰索拉唑禁忌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25—68岁;干预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26—7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后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选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实验研究方法[4],对两组患者进行用药。

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医护人员将40mg奥美拉唑用10ml溶剂进行溶解,将溶解后药物与100ml生理盐水混合,为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患者每日接受2次滴注,每次时间最少为半小时,患者需要连续接受一周治疗。

干预组患者接受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医护人员将30ml注射用兰索拉唑用5ml溶剂进行溶解,之后将其与100ml生理盐水混合,为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患者每日接受1次滴注,每次时间最少为半小时,患者需要连续接受一周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无效、显效及治愈,总有效=显效+治愈。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主要症状未见任何改善,电子胃镜检查患者十二指肠溃疡面愈合效果较差且溃疡面积未见缩小,患者病情甚至出现加重;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主要症状有所缓解,患者电子胃镜检查十二指肠溃疡面愈合较好且溃疡面积出现明显消失,患者的排便颜色转为黄色,趋向正常;治愈:患者接受治疗后主要症状完全消失,电子胃镜检查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出血停止,患者排便一切正常。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止血时间,并加以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由SPSS19.0软件包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利用X2加以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利用t值加以检验。若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后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效果

由上表2可以明显看出,干预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要快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中常见的溃疡疾病,主要包括胃部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相比,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数量相对更多,最高可以达到胃溃疡患者的3倍左右。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内科急症之一,很多患者会出现大量出血,生命安全甚至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选择何种药物进行治疗成为临床关注重点。

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控制好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与患者胃内pH值存在密切联系,当患者胃部pH值超过6时,机体内部的血浆凝血功能才会较好,患者体内的血小板才会出现大量聚集。但若是患者胃部的pH值不足4时,体内刚生成的凝血块就会立即被胃酸所消化。因此,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中,抑酸治疗是关键之处。此前,临床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多应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药物,虽然也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是仍有很多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法得到保证,且患者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等。注射用兰索拉唑是临床中常用的第二代质子泵抑制药物的一种,与传统药物相比具有更强的稳定性,脂溶性也要更高,患者服药后机体可以快速吸收药物成分,且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更高,对于患者胃酸的抑制效果也更强。注射用兰索拉唑的理化性质比传统药物更为稳定,可以长时间抑制患者的胃酸分泌,并且保证患者胃部的pH值在6以上。患者接受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后,胃部的蛋白酶也会受到较强抑制,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患者胃部蛋白酶对于胃部黏膜的进一步损害,以此减少患者出血。这样一来,患者胃内的酸碱值会更为平衡,治疗效果也可以得到保障。值得一提的是,患者接受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后很少会出现不良反应,这对于患者的治疗也存在重要意义,可以避免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适。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干预组患者则接受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后可以看出,干预组患者治疗无效例数少于对照组,有效例数与显效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7.1%,远高于对照组患者80%的治疗有效率。此外,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止血时间快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从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注射用兰索拉唑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存在较强的应用优越性。

结语:

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注射用兰索拉唑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确保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并快速实现止血,该药物值得在临床中全面应用。

参考文献:

[1]梁国庆.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2):3080-3081.

[2]庄贵祥.评价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571-572.

[3]毛东东,张磊,李会娜.注射用兰索拉唑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09):58-59.

[4] 孙明德.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05):1063-1064.

[5] 胡凤龙.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1):3153-3154.

[6] 朱柏桂,陈中,张梅.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21):37-38.

[7] 王晓虹,王青.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32(01):61-62.

论文作者:黄晴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8

标签:;  ;  ;  ;  ;  ;  ;  ;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黄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