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全市中小学改革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措施_素质教育论文

稳步推进全市中小学改革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措施_素质教育论文

本市中小学校改革发展稳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又有多项措施出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又有论文,中小学校论文,多项论文,稳步论文,改革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报讯(记者纪涛 李学梅)北京市今年推进素质教育可谓好戏连台,推出了多项社会关注的改革举措。目前,本市初中入学办法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崇文、海淀、顺义三个实施素质教育实验区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工作平稳推进;中小学的结构布局在不断地调整中日趋合理;课堂教学改革继续深化,促进首都基础教育蓬勃发展。

升学方式改革是众多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1998年本市基本实现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入初中,多数区县采取了划片对口入学;东城、西城、宣武、海淀以及朝阳的部分地区采取了“电脑派位”入学。由于方案稳妥,组织周密,操作严谨,工作进展平稳,保持了社会稳定。基础薄弱校的生源大有改善,其中在小学时担任过班干部或校级以上“三好生”的比例比1997年分别提高了4%和2%,非正常流动的学生明显减少。今年,本市将继续完善初中入学办法改革,并规范“民办公助”学校的招生管理,对报考这类学校的学生也采取电脑派位等形式免试入学,“民办公助”校与公立校同时招生。另外,规范特长生的专项测试、录取工作,将特长生的招生比例从去年的2%压缩到1%,且招收特长生的学校从去年的119所中学减少至60所。

去年,市里将各类高级中等学校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崇文、海淀、顺义三个实施素质教育实验联系区。他们全面实施中考、中招改革,打破过去全市统考、统招的一统天下,由三个区自行命题。今年朝阳区也将加入改革试点行列。至2000年,全市18个区县将全部进入改革系列。

中小学的结构布局改革如同一盘棋,需要在不断调整中使其更加合理。本市正抓住小学在校生高比例递减期的机遇,有计划地进行以学校群组为单位配置教育资源,统配共用、相互融通的试点,为小学乃至一些中学建立一批各具特色的教育基地和中心实验室。目前,西城区的劳技中心和大兴县青云店的自然课教室已经投入使用。本市开始在小学进行小班额教学实验,目前4个城区实验小班额教学的有85校、222个教学班、5700余名学生,班额小了,师生交往密度大了,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的空间。本市目前城近郊区已经和正在试办的寄宿小学近20所,以满足不同层次社会需求。

通过撤销合并、依托重点中学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等措施,市区投入3.4亿元,使本市城近郊区原定的105所基础薄弱校中,有75所学校办学条件的主要项目达到市颁一般标准。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区县加强这些学校的干部、教师队伍建设,调整、充实校级及中层干部51人,充实教师1062人,使专任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教师达到总数的93%。三年前市政府提出加强基础薄弱校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今年本市将更侧重加强基础薄弱校的软件“造血”功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重点中学与基础薄弱校“手拉手”、学校领导干部轮换交流、优秀教师到基础薄弱校任课或兼课、市区教研部门定期进行教学视导等四项制度,并继续支持首都师大与基础薄弱校共同开展的“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的课题研究。

随着首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快普通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本市建设一批规模大、质量高的独立高中已进入实施阶段。目前,本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已稳定在90%以上,积极鼓励所有的毕业生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将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记者从市教委获悉,本市将稳步扩大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1998年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就比1997年增加了近4000人,全市重点中学高中招生平均规模达到8个班,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14.6万人。 今年继续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今后朝着普通高中与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人数5比5的比例方向发展。分期分批高标准建设60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今年启动10所学校的建设工作。

民办校和“民办公助”学校是这几年才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所接受的新的办学体制。去年,小学升初中,民办校和“民办公助”学校共招收初一新生近万人,占全市新生总数的6%,缓解了社会择校的压力,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不同需求。目前,本市共有民办中小学61所,“民办公助”校31所。市教委将继续规范对办学体制改革学校的管理,确保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校具备法定办学条件。

在全市1993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远郊区县有55%的完小达到新的建设标准和83所中学被授予“规范化建设达标学校”。今年本市将对部分区县完小建设进行验收和抽查,确保2000年千所完小建设任务的完成,同时加快远郊区县农村普通中学建设,使“规范化建设达标学校”占到远郊区县普通中学总数的三分之一。

素质教育的实施最终是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往年相比,今年本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切入点更富有时代色彩。首先是从改革课程教材入手,建立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育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经过四年调研,北京市现已提出了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课程设置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也已制定,今年开始编写教材,2000年开始区域性实验,经过一轮的实验后在全市推行。新课程体系将在学科门类和课时安排上增加学校和学生的选择权,强化基础学科教学要求,增加实践活动比重。

现代教育技术也将更广泛地进入课堂,目前全市已有29所学校被批准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0余所学校成立了“网上学校”,西城、宣武两区建立起教育管理网络。今年本市还将加速建设北京教育信息网骨干网,到2000年基本建成高带宽的全市教育信息网骨干网,市教育行政部门与所有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实现办公信息网上传输;并逐步在54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立自己的网址和主页,600所中小学校建成视频、音频、 数字三网合一的校园网络系统并上网,大力普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使全市小学生都能够接受初步的信息技术教育,每一个初中毕业生都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并在高中阶段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

标签:;  ;  ;  ;  

稳步推进全市中小学改革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措施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