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防范化解贷款风险研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防范化解贷款风险研究

廖丹[1]2003年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化解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商业银行体系又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各国商业银行自诞生的一天起,就在努力寻求规避信贷风险的方法和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控制信贷风险。商业银行信贷质量的高低微观上会涉及其自身的安危,宏观上对一国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日前,我国商业银行同西方各国的商业银行一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并要自己相应承担这些风险,其中在当今最具现实意义的就是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是指运用信用工具从事信用活动时,信用工具的本金与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在我国,银行的贷款是各种金融资产中比重最大的,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质量较差,有相当一部分贷款已成为银行的不良资产。本文立足于我国现有经济体制和商业银行的实际,从商业银行外部(包括体制和企业)和内部两方面着手,分析了形成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贷款风险的主客观原因,揭示了金融体制不能适应经济改革和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国有企业改革滞后以及我国银行的经营管理体系与商业银行的要求有很大差距是我国银行信贷风险过高的根本原因。最后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即控制,防范和化解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要从银行外部和内部同时着手,改善宏观环境,推进企业改革和健全我国银行管理机制要同时进行,惟此,才有可能有效地控制和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刘思忠[2]2000年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防范化解贷款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演变过程中,最早强调的风险管理就是对其贷款风险的管理,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也十分重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的监管。这是因为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高低微观上会涉及其自身的安危,宏观上对一国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同西方各国的商业银行一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并要自己相应承担这些风险,其中在当今最具现实意义的就是贷款风险。本文立足于我国现有经济体制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从国有商业银行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形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贷款风险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外部和内部对策。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现状分析 贷款风险从广义上讲,应该表述为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中,因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进而使信贷经营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且有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从传统的、或者说是狭义地讲贷款风险,就是信货资金发放后,如不能实现按期、如数归流并收回利息的可能性。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资产分配不合理;二是信贷资产质量低,不良贷款占比重大;三是银行信贷资产经营效益下降,资产赢利率低;四是应收未收利息的上升趋势还没有得到遏制;五是贷款的风险程度增大。众所周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不良贷款,已经威胁到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成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 论文从理论角度对贷款风险进行了简要概述,认为贷款风险就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函数。其中:外部因素是指由外界力量决定,商业银行自身无法控制的因素,诸如国家经济状况的改变、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的产生等。目 前,我国屁。l暇7jug3K)札险的外部回索更主要地反映介体制改邢IlhaW方面。问 时,峋付计为和中央银行监割天I素k个容视。这些回素是厂“风削约目前我国商业银刊状 款质量提高的主剽+部因素,而这些闪素的影响州芍随着我川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法律的 健全而逐步削弱;内部因素影8商)崛行冰待赁蔚缸脸的态度,它躯决定了其贷款资 产质量的副时L险的大小,这种因素渗逸臣恫业银行的贷款政策、商业锄了的信 用分析和监管的质量,以及商Vkffi川信贷管理人员的工作实践中。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 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的内部囚素主要包括:贷jb1M查欠深入、欠认真、缺乏准确性;贷时 审查欠科学,缺乏动态u:贷后RRjj!Sil;v查不及时,流于形式;贷款决策“一长化”, 民主决策形式化;贷款方式运用不当,银行权千"the得到保证等。这些过渡阶段的内部 影响囚素将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企业经营者地位的进一步确立而不断减少。总之,商 业银行只有通过加强贷韧叩金管理,才s绷保其自身效益的平SPin行。 _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L险成因分析 从企业、政府、央行、国有商业银行等方面在现实经济状况中表现,论述了我囚 囚有商)山银千了贷款高风险产生的原因,揭示了企业行为、政府行为、央行监督、国有商 业银行内 嘶存在的问题同国有商业银?】亮钦高)Xta#的内在联系。从而,就要懂得 如何衡量)XW、分析风险、陶砂0殓,提 脸的防范能力。 ·”首先,国有企业一亘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国有企业的低效益经营和 银行的贷款高风险是统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要解决银5拍捻冰暇问题,就必须解决国有 企业删$效益问题。国有企业现状是:整体效益滑坡,偿债sgh下降;筹资渠道单一, 企业经营卜脸向铡拈辅仰脸转化的可gD大:银企关系模糊,导致贷铆哪渤删; 经济环俊的D大了企业经营难度,进一步Oot了银行损失。 其次,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干预是导L险加剧的重要原因。其表现 _为:一方面政银不分,行政干预过多,特别 巳多地方政府视银行为“第二财政”的 状况仰瞅阶刊疵销座,存在对国有商业银行过度透支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对国有 商业喇茹了育效投入不足、管讳抛严的问题。 再次,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长期以来既负责货币政策的执行又承 担金融监管的任务,但其自身改革滞后,监管有效性差 对商业银行的过度监管,给商 2业锻迸轻朝愧袖控悯较X用刘、;人民银行过去按照单一的行政区划设置,为地方政府干预中 糙了便利。 三、国有商业银行防范化解臃刹朋幼阔湘内部对策 在对贷款风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一方面总结了我国多年来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借鉴了国9限刨嘛沥泅厄w?

王雷[3]2002年在《《巴塞尔协议》与防范、化解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法律思考》文中提出本文从《巴塞尔协议》特别是《巴塞尔协议》的新框架内容入手,探讨了《巴塞尔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的借鉴意义。对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我国银行业如何防范、化解不良资产提出了法律思考。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阐述了《巴塞尔协议》和新《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及新《巴塞尔协议》对原《巴塞尔协议》的主要修改部分。并论述了《巴塞尔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的借鉴意义。 第二章阐述了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找出了我国银行业监管与《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之间的巨大差距。分析了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及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现状。 第三章阐述了如何运用《巴塞尔协议》防范、化解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特别论述了以我国加入WTO后为契机,运用《巴塞尔协议》的原理和方法防范、化解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的问题。 最后一章是结论,对全文的主要观点作了概括和总结,并阐明,《巴塞尔协议》是一个全球银行业应共同遵守的重要协议,我国银行业要发展就必须严格执行这一协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化解不良资产。

肖萍英[4]2006年在《巴塞尔协议银行监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现有不良资产数额还很大,另一方面不良资产增量还在不断累积,这使得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持续下降,削弱了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成为了制约银行业健康运营的重要障碍,也是影响我国经济金融健康运行的一个重大隐患。随着中国在2006年实现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大批外资银行会逐渐涌入,对我国银行业造成很大冲击,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所以,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已成为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而国际上有效防范银行不良资产的最具权威性的文件是《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在瑞士的巴塞尔达成的一系列重要会议文件的统称。它是一定时期内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教训的总结,也代表着银行业监管原则的发展趋势,成为许多国际性银行遵守的共同原则和国际银行监管框架与风险管理原则发展与演变的重要标志。其实质是为了完善与补充单个国家对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的不足,减轻银行倒闭的风险与代价,是对国际商业银行联合监管的最主要形式,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它就像是商业银行必须遵循的银行经营与管理的“ISO标准”,得到了国际金融界的普遍认同。随着2004年6月26日新协议的公布,说明对银行业的监管又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协议将于2006底在十国集团开始实施;25个欧盟成员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表示将利用新协议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南非、印度、俄罗斯等也将采取积极措施克服困难实施新协议。新巴塞尔协议代表了世界银行业监管发展的大方向,反映了当今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是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和指引,实施新巴塞尔协议有助于国内商业银行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虽然我国银行业本身基础比较弱,风险管理能力距世界先进银行还有一定差距,短期内无法具体实施新协议,但我国国内银行正在加强自身建设,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努力提高自己的风险管理水平,尽快

刘铁彬[5]2014年在《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与风险研究》文中指出商业银行是经营存贷款业务的高风险企业,其经营风险具有很强的传导性和破坏性,因此应始终坚持稳健的经营理念。然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银行业多次爆发危机,许多商业银行在危机中破产倒闭。这些经营失败的银行普遍存在不稳健的经营行为。本文经分析认为,中国商业银行存在强烈的信贷扩张冲动。信贷扩张冲动的根源在于商业银行高管,尤其是行长,在政治激励和内部人控制下倾向于制定激进的业务发展计划,并通过不合理的考核体系转化为各级分支机构的信贷扩张冲动。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实现垂直管理,难以保证风险管理决策的独立性,因而无法抑制分支机构的信贷扩张冲动。同时,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内部人控制导致信贷投放结构失衡,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较高风险领域过多投放了贷款。本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通过对文献的总结和对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发现商业银行存在信贷过度扩张和冒险经营倾向。本文通过分析指出中国商业银行存在强烈的的信贷扩张冲动,其根源在于商业银行总行高管层(尤其是行长)的内部人控制。信贷扩张冲动导致中国商业银行向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过多投放了贷款。为了防范化解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系统性风险,本文分别从业务操作层面和公司治理(含风险管理架构)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包括四个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框架等内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本章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从银行股东道德风险、信贷投放亲周期、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角度分析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和冒险经营的原因。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其中,第三章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银行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和道德风险行为,指出中国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第四章通过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总量、增速和结构等情况,指出中国商业银行存在强烈的信贷扩张冲动。中国商业银行偏好信贷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是银行高管层倾向于制订激进的年度业务发展计划,并通过一整套考核指标体系下达给分行。由于考核以年度为单位,考核奖励年底兑现,而贷款几乎是完成各项指标(如利润、存款、中间业务等)的最关键手段。因此,这种考核体制直接导致了分支机构的信贷扩张冲动。同时,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和市场部门也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风险管理部门的内部人控制会导致信贷投放结构失衡,市场部门的内部人控制会导致信贷资产质量不实等问题。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章,为专题分析部分。本部分对中国银行业当前信用风险最突出的四个领域(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房地产行业贷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和理财业务)的发展动因和风险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商业银行开展上述业务的原因,以及上述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并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了风险化解对策。第四部分,包括第九章。从防范重点领域的信贷系统性风险、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内部人控制问题)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王连山[6]2005年在《关于我国财政安全与财政风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亚洲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现代人开始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经济风险和经济危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防范经济风险的意识日益增强。而作为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财政安全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古今中外,因财政危机导致经济瘫痪、社会动荡、政府垮台的案例令人警示。深刻剖析造成财政风险和财政危机的本质根源,结合各自国情,探讨国家财政安全战略和实施措施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命题。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一些国家银行风险频发、区域性金融危机不断。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连续发生金融危机,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随后发生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风暴等等,使得当今全球金融的脆弱性和国家经济安全隐患暴露无遗。实践表明,金融风险加剧直至危机爆发往往与政府债务危机和财政支付危机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国家财政实力直接决定着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和效果,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最终由国家财政承担。于是各国政府纷纷把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当作头等大事,积极探索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财政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财政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改善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权带来的政府间职责不清的状况,在划分事权与财权的基础上,使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配关系进一步明晰。但中国的改革带有典型的政府主导特征,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问题都归集到政府身上,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财政来兜底,政府往往承担最后出资人的角色。整个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是与政府相关联的,需要依靠财政支持才得以维持。经济转轨在促进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同时,也使财政背负了旧体制所遗留下来的种种包袱,包括下岗失业人员生活保障、剥离企业社会职能等,承受着各种改革派生的成本,同时还需要为新体制的孵化提供支持,重大的制度改革和宏观政策,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企业破产制度的实行、住房制度的改革、中西部开发、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政策等等,都会对国家财政提出庞大的支出需求,国家财政能力与它所

潘思明[7]2007年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一体化以及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同时,随着中国金融业的逐步放开,面对国外商业银行的进入与竞争,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也有加大的趋势。尽管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银行制度变革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经济体制转轨和入世初期的不适应,进一步加大了银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商业银行风险问题对我国来说已经十分现实,威胁就在身边。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银行风险防范措施。论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入手,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了科学的鉴定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既包括了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基本理论研究,又包括了我国防范商业银行风险的实践探索;既有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的考察,也有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分析;既阐述了防范商业银行风险的意义,又论述了防范商业银行风险的具体措施。此外,在比较借鉴国际银行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银行风险防范和监管实践以及总结国内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具体表现和特征以及风险管理的进展和不足之处,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并从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外部环境,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培养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及相应的组织体系等五个方面阐明了具体的宏观对策;从完善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完善信贷管理和信贷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流动风险以及利率风险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等五个方面阐明了其微观策略。

叶新阶[8]2017年在《基于市场主体的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处置研究》文中认为从传统金融理论来看,市场参与主体通过对收益的理性预期、对风险的最大化回避以及根据影响因素来抉择行为,但是随着经济和市场形势的快速发展,传统金融理论的假设已无法全面解释在风险因素复杂化和多元化情况下的国内房地产金融市场。通过研究发现,国内房地产金融市场除了土地供给不足与刚性需求旺盛之间的供需矛盾、货币超发和利率走低推升的房价收入比问题、房地产市场火热加剧了政府债务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经济的区域差异化而引发的去库存压力问题以外,还体现出在房企、政府、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等四个主要的市场参与因素在追求超额收益的非理性行为下,对于房地产金融市场的过度狂热和市场风险认识不足的主观能动性问题。由于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市场参与者因素缺少的理论探讨,使得目前对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处置策略较为零散,不利于形成切实有效的风险处置策略。面对当前日渐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系统性金融风险、周期性泡沫在金融与实体经济互动的效用,以及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对金融风险和房地产金融进行分析,梳理国内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状况,识别当前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建立一套从政府、房企、金融机构、投资者等四个房地产金融市场参与主体角度的房地产金融风险识别体系,通过对国内J房企债务危机化解的实证分析,日本、香港、美国等重大房地产金融风险处置的比较分析,建立适合当前国内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状态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处置模型,基于维护社会和金融秩序稳定、市场化原则、依法处置、防止风险扩散、以“时间换空间”同时兼顾利益相关方的处置原则,构建包含市场主体独立处置风险、政府干预下处置风险和匹配风险阶段的综合处置策略,并对未来房地产金融风险提出防控建议,旨在对房企与金融两个行业的稳定向好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导论、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分析的理论背景、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现状、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我国房地产金融的风险识别、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国内处置实例分析、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国际处置的借鉴与启示、房地产金融风险处置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与建议等部分。第一章提出本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内容。从关注经济转型升级期内房地产行业变局带来的金融风险,追寻世界范围内知名房地产金融风险处置依据,重视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社会性和扩张性等三个角度出发开展对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处置研究。由此引出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就是通过梳理国内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状况,识别当前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建立包含政府、房企、金融机构、投资者等四个房地产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房地产金融风险识别体系,以及具有评估价值的风险识别模型。通过对国内j房企债务危机化解,日本、香港、美国等重大房地产金融风险处置的回顾,建立适合当前国内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状态,包含市场主体独立处置风险、政府干预下处置风险和匹配风险阶段的综合处置策略,并对未来房地产金融风险提出防控建议。第二章是对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处置的研究综述。在传统的金融理论中,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引发金融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传统金融理论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产生机制是货币发行、信用扩张与利率调整等三个因素相互互动的外部作用的宏观经济学机制,但是较少探索市场参与者效用的内部根本因素。国内外学术界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生成、识别、预警和防范等关注较多,但对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处置,尤其是综合处置策略研究较少。处置方式上更多的是关注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行政手段等方式进行风险的化解,以及金融机构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对风险的转移和分散,对其它参与方的处置策略研究不多,对涉及到房企、金融机构、投资者三个市场主体的参与作用的研究较少。由于金融资源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时间和空间上的错配,进而导致了周期性泡沫的产生。在周期性泡沫过程中,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通过挤出效应、替代效应、排斥效应和杠杆效应等四种方式互动,不断催生金融风险。传统金融研究中对于理性人的假设与当下经济现实间的偏差,对于房地产金融市场四因素主体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作用的忽略,使笔者发现通过引入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体系来分析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必要性。从心理因素干预投资导致的行为偏差,噪声交易理论、羊群效应,以及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等角度来分析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得出应遵循从市场参与者角度开展风险成因分析,建立一套基于市场参与者主体的行为特质的分析体系,开展国内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识别。第三章回顾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八个阶段,进而分析国内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带动性、增长贡献、成长性等特点,国内房地产行业正从以增量为主的时代向以存量为主的时代进行变化,优质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前景持续向好的发展特征。然后,对国内房地产金融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认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是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指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作用于房地产行业的最主要因素,经济发展周期与房地产市场发展关联密切,房地产市场价格长期受到土地价格的影响且相互作用,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应量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正向关系,与物价水平、利率负向相关关系,房地产行业发展还受城镇化进程推动,为下一步探寻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因素分析和处置策略做好研究支持。第四章分析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主要对多方加杠杆带来的金融泡沫所加剧的房地产金融风险,政府债务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带来的债务风险,房价收入比以及房地产库存在区域间的分化带来部分地区的去库存压力,由于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资源分配不均匀和错配等风险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房企开发资金余额增加、资产负债率逐年走高,而流动比率不断走低的市场表现,反映出近年来房企的融资杠杆逐渐放大,不断侵蚀企业的经济效益。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过度依赖,居民杠杆快速上升都进一步加大了金融风险失控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政府的土地供给落后于市场需求,土地价格随着房价上涨而不断上涨,也加剧了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使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显现的重要领域。尽管全国的房价收入比在二三线城市持续降低的带动下,呈现走低的态势,但是,三四线中小城市依旧面临巨大的去库存压力。同时,一二线城市不断走高的房价,使得居民的购买力不断下降,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端日渐萎缩。另外,房地产金融市场内房企、政府、金融机构与投资者等多方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资源错配,进一步提高了房地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第五章全面开展我国房地产金融的风险识别研究。研究指出房地产金融市场由房企、政府、金融机构及投资者共同参与,相互影响。在一个公开的、与外界密切联系的房地产金融市场机制下,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主要成因涵盖了各个参与对象,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及投资者。进而开展了对四因素理论的有效性实证分析,通过spss软件,对涵盖政府层面、金融机构层面、房企层面以及个人投资者层面等四个层面的9个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国房景气指数进行对比后发现,模型分析结果与国房景气指数吻合度较高,由此印证四因素分析理论的实证价值。通过研究表明,政府、房企、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等作为四个主要因素,参与房地产金融市场,并成为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房地产金融风险四因素分析是研究房地产金融风险成因的重要出发点,也是拟订房地产金融风险处置策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本章还通过四因素理论对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进行识别研究,指出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可以有效控制全国性房地产金融风险,但土地财政将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市场捆绑,而房地产市场表现的区域分化,又影响到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使得区域性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在增加,并引用四因素模型对六个不同城市的风险水平进行验证。由于区域性以上规模房企在不同城市间的项目布局失误和滞销,增大了房企的破产风险并有可能成为新时期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重要爆发点。限购限贷政策下的严格管控,在考验着房企的经营能力,过度融资和利润下滑带来的财务压力,使得房企债务风险极易在境内外传播。金融机构对于房地产金融产品的过度加杠杆,将成为风险传播的加速器。投资者在房地产金融产品上的过度投资,也可能成为风险散布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表明,鉴于中国房地产金融问题的复杂性,化解风险需要建立一套从政府、房企、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四个角度共同作用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综合处置体系。第六章国内j房企的金融风险处置实例研究。回顾债务危机的背景和债务情况。从企业的经营风险,连锁反应风险,社会稳定风险,市场恐慌风险,金融稳定风险角度分析风险的危害性。结合风险情况,从协同处置,政府参与,因时施策角度思考处置策略。然后从房企收缩战线,出售欠发达地区储备项目,积极维护政府关系,项目恢复销售以重获现金流,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并延展债务等角度开展自救;金融机构在合理评估企业价值基础上,通过诉前保全,控制损失,成立债委会统一步调,加强与监管机构沟通赢得理解和支持,细化研究资产及项目情况,积极保护中小投资者角度进行风险处置;政府采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全力支持房企,同时投资者理性维权,给予处置的时间和空间等策略,共同化解了j房企的债务危机,实现了共赢。通过对j房企债务危机处置案例的实证分析,提出对债务危机成因的思考,指出企业隐性债务是形成融资泡沫的根源,政府锁盘是刺破泡沫的诱因,金融机构的表外借款是泡沫的放大器,投资者的不理性行为将推动危机蔓延。同时分析j房企债务危机的案例典型性,进一步得出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处置上的自觉担当社会责任,处置过程应符合法律要求,形成风险共担机制,防范风险蔓延,“以时间换空间”的经验。第七章开展房地产金融风险处置的中外借鉴与启示分析。通过对日本1991年房地产泡沫、香港1997年楼市崩盘、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等三次全球范围内重要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危机背景、危机前市场四因素的行为表现、危机爆发后导致的社会经济问题等进行分析,研究三次国际范围内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共性特点,进而归纳出三次金融风险爆发前市场参与各方的表现、风险爆发后的处置措施。通过分析得出日本处置策略中政府强硬干预市场、香港处置策略中对投资者的保护不足、美国处置策略中将风险转移至全球市场等问题,对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处置都带来了不利影响,需要在下一阶段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处置过程中加以避免。第八章提出房地产金融风险处置策略。结合前述研究,在明确维护社会和金融秩序稳定原则、市场化原则、依法处置原则、防止风险扩散原则、兼顾利益相关方原则的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处置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提出金融机构审慎控制风险传播、房企强化自身经营能力、投资者主动规避风险的市场主体独立处置的风险策略,提出政府主导下的风险处置策略,然后进一步探讨在时空纵向发展过程中匹配风险不同阶段的综合处置策略,构建纵横交错的多元化房地产金融风险处置方案。同时同时对未来房地产金融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提出建议,包括推动政府指导下的房地产金融市场改革,建立宏观数据与区域数据相结合的监测体系,巩固政府监管体系,继续开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调控管理,强化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完善金融机构的自律管理,鼓励建立房企稳健发展与投资者风险识别相结合的市场体系,从多方面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第九章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指出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房地产金融环境下,房地产金融风险在不断累积,如果风险爆发将引致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对于风险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值得重视。政府、房企、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既是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来源,也是处置风险的参与要素。得出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处置需遵循的五个原则,维护社会和金融秩序稳定原则,市场化原则,依法处置原则,防止风险扩散原则,兼顾利益相关方原则等五个基本原则。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处置需要根据风险在不同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化解方法,建立从政府、房企、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四个角度共同作用,包含市场主体独立处置,政府主导下的房地产金融风险处置,匹配风险阶段的综合化处置等三种不同层次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综合处置体系。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量化分析不足,处置策略细化程度不够等问题,也将是笔者的下一步研究方向。

王靖国[9]2011年在《顺周期行为机制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与实证分析》文中指出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持续蔓延表明,以保证单个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为目标的微观审慎监管不能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当前,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防范,建立健全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高度关注的内容和改革的重点。同时,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经济主体和金融体系内生性地存在顺周期性。顺周期行为能够从正、负反馈两种机制加剧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失衡,是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并触发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本文从讨论顺周期行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着重研究我国金融体系顺周期性行为和系统性风险特征,并在介绍各国在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我国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制度框架的政策建议,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维护金融稳定提供积极的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首先,本章在借鉴Bernanke、Gertler和Gilchirst (2000)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金融加速器机制的顺周期效应模型和基于资产价格冲击的传染机制模型,分析了顺周期行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的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小冲击,大波动”的特征以及顺周期行为机制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其次,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检验了中国金融体系的顺周期特征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布特征。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资本监管制度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不同程度存在顺周期性特征。在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方面,基于矩阵法的研究表明,我国银行体系的传染效应不大;但基于宏观压力测试的研究则证实,在名义GDP增长率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将显著上升,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再次,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本轮危机爆发以来,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和主要发达经济体在校正金融体系顺周期行为、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与防范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政策实践,并指出了对中国的启示。最后,本文提出了建立我国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制度框架的基本设想。本文认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减少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实行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加强金融安全网的建设等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陈以平[10]2008年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虽然商业银行的改革尤其是风险管理机制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经济多年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下,不良贷款出现持续下降,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还有待经济环境变化的考验;从目前的情况看,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正日益增加,其规模大有重拾快速增长的态势,信贷风险管理尚需加强。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信贷工作经验和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从实务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研究,对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采取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其研究结论如下:①对商业银行而言,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信息不对称,银行处于不利地位;信贷合约具有不完全性;信贷业务形成的资产具有专用性,其交易受到制约;银行是高负债经营行业,具有巨大的外部性。②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应当实现全面地管理、系统地管理、科学管理、重点管理、灵敏管理;要实现上述风险管理要求,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就要形成系统,分析认为,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包括信贷风险测评系统、信贷风险控制系统、信贷风险预警系统、信贷风险化解系统。③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目前主要存在问题有:信贷风险识别与度量机制缺陷、信贷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信贷决策机制不科学、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信贷风险化解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上述状况对商业银行的利润形成持续侵蚀,产生了经济泡沫,影响了正常的信贷环境。④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健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措施,认为重点应以风险测评、风险控制、信贷决策、风险预警系统和机制的建设着手完善。⑤本文还对中信银行重庆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该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机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离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要求还有很大差距。⑥本文研究认为,虽然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现代银行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要求差距甚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加以规划,覆盖整个信贷业务的全部过程,按照国际银行业通行的标准(新巴塞尔协议)逐步过渡到全面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化解对策研究[D]. 廖丹. 中南林学院. 2003

[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防范化解贷款风险研究[D]. 刘思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0

[3]. 《巴塞尔协议》与防范、化解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法律思考[D]. 王雷. 大连海事大学. 2002

[4]. 巴塞尔协议银行监管研究[D]. 肖萍英. 中国海洋大学. 2006

[5]. 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与风险研究[D]. 刘铁彬. 东北财经大学. 2014

[6]. 关于我国财政安全与财政风险的研究[D]. 王连山. 东北财经大学. 2005

[7].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 潘思明.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8]. 基于市场主体的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处置研究[D]. 叶新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

[9]. 顺周期行为机制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与实证分析[D]. 王靖国.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

[10].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 陈以平. 重庆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防范化解贷款风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