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庆城供电公司 甘肃庆阳 745100
摘要:在为我国电网今后的发展中,智能电网建设是其主要趋势,能保障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电能质量,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更能提升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中的形式非常多,如:在电力能源转换、输电中的总体运用。所以,为了能更有效的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电质量,提升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必须要对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智能电网;特点;电力技术;运用
前言: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持续加快,能源问题不断涌现,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加深了能源问题。据相关研究,中国的领土非常广阔,能源也比较充裕,但人均资源比率非常低。电能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为了能够高效满足人们平常生活中电能量的需求,必须要对智能电网进行建设,因为建设智能电网,能满足人类的用电需求,尤其是在建设过程中应用电子工程技术,更能加速智能电网建设的速度,提升其运行的稳定性,保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常使用电能。
1智能电网概念及特征分析
1.1智能电网概念
在2006年的时候,美国IBM公司就“智能电网”提出了处理方案,即智能电网概念。现阶段,智能电网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实际上,智能电网属于电力体系的一种,尤其是该体系时由多个配电系统及输电系统组成的。科学技术在迅速的发展,针对现如今电力市场发展的需求,促使智能电网建设可以更好的对其进行满足,进而提升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节能环保效果,同时还能提升电能的可靠性,智能电网建设是电网建设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更加提升了电子工程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效率,比如:电源部分的应用、发电过程中的应用等等。
1.2智能电网特征
1.2.1环保节能特征
现如今,中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具有较强的节能环保特征,这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节约作用,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在建设智能电网时应高度关注节能环保理念,与此同时,利用先进及环保技术来促进智能电网智能化、规范化、环保化的发展。
1.2.1稳定性特征
整体电网架构的稳定性非常强。虽然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但是我国地质灾害的频发率比较高。所以,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对保护人民的用电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1.2.3经济性特征
科学地构建智能电网,可以在有效满足人们用电需求的基础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
1.2.4交互性特征
有效建设智能电网,不仅能有效保障电力工程实施质量,还能为能源供给建造一个更好的市场协调体系,这样一来就能对现阶段住户的用电需求进行更好的了解,促使我国智能电网朝着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工程技术的总体应用
2.1在电源领域中的应用
在电源领域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流、恒频,另一方面是变频的交流,在电源领域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不但能显著提升整体电源运行的可靠性,而且还能对电能的输入、输出进行有效保障。例如: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通常我们所采用的电源是直流电源。而采用可变电力实施操作时,我们既能使用直流电源,又能使用交流电源,这样就能使蓄电池的充电效率得以提升。
2.2在输电领域中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运用电力工程技术,不但要确保良好的运行环境,还要保障良好的运行状态。因为这样能将电子工程技术的价值全方位的呈现出来,进而全面发挥出该项技术的功能。在输电领域中应用该项技术的形式主要体现在:①谐波抑制技术。②无功补偿技术。这两种形式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电力企业将这两种形式应用在智能电网建设输电过程中,能对电能损耗进行有效的降低,进而改善供电质量。其中在低压输配电线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是无功补偿技术,特别是在农业领域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地位更是不容小觑。
2.3在发电领域中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输电领域能够运用电力工程技术,在其发电领域也能够运用该项技术。作为智能电网的基本功能,发电功能直接影响整个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以及电网的输出质量。目前,中国电力工业的深化改革,促使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发电领域的应用率逐渐提升,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电能的转换效率,还有利于降低电能的耗量。所以,将电力工程技术运用在智能电网的发电领域中,能全面改进电力工程的总体管理以及控制水平,从而显著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3.1相关的能源转换技术简析
智能电网建设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提出而迅速的发展起来,现如今智能电网在建设中融入了很多环保节能理念。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促使低碳能源成为未来中国智能电网的能源供应,这不仅可以保持电力的总体规模,还可以对整体电能的远程运输性能进行提升,进而显著提升电网的运行速度。另外,根据现阶段中国智能电网的能源状况,可以将其分为两个类型,第一种是分布式,第二种是可再生式。而分布式还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分布式储能,第二种是分布式发电。主要采用清洁能源如潮汐能、风能等来实现电力发电,即分布式发电。而主要利用蓄电池、飞轮等形式来达到有效储藏电能的目的,即分布式储能。除此之外,可再生能源具有可再生特征以及无污染特征。在现阶段智能电网中,应用可再生资源能对环境污染给社会带来的无形压力进行有效缓解,进而推动智能电网的健康发展。而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不仅有益于分布式能源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还有益于可再生能源在智能电网中的运用。
3.2相关电网架构技术的研究
电网架构在智能电网系统运行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因为它对整个电网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所以,在建设智能电网过程中,相关的企业可以采用科学的电网结构,来对电网架构的可靠性进行提升。另外,还可以利用特高压送电方法、点对点方法,来改善能量和生产力的平衡,从而可以提高智能电网环境的适应性,进而提升其运行效率。
3.3相关电能优化技术的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以致对电能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所以我们在建设智能电网时,必须重视提升电能质量,只有这样才可以显著提升其系统的运行效率。而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有效运用电子工程技术,既可以科学的区别电能的等级,有可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体系,以有效的优化电能。除此之外,在全面考量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对其运行效率进行考虑,又要考虑其运行的经济性,以便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有效应用电子工程技术,能进行综合的分析其运行的经济性,从而对相关智能电网的接口形式进行掌握,以进一步高效构建用户评价体系,促进电力系统更加智能化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电子工程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能够提升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又能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电力。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各种各样。而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是应用电子工程技术的主要目的。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设智能电网中,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次数也越来越多,进一步推动了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森.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10):33.
[2]吴燕.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5(2):53-54.
[3]汤劲,戴振儒.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4(24):192-192.
[4]钱泽文.浅析智能电网建设输电环节的关键技术[A]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5]杨德昌,李勇,C.Rehtanz等.中国式智能电网的构成和发展规划研究[J]电网技术.2009(20)
[6]张海瑞,韩冬,刘玉娇等.基于反熵权法的智能电网评价[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11)
论文作者:王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能源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