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手段对医院合理用药的促进效果论文_马本颖

(南部县人民医院 四川南充 637300)

【摘要】目的:研究在医院加强综合管理对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于2015年8月开始对某院展开综合管理手段,针对临床合理用药开展管理干预,对比在实施综合管理前后某院处方开具中红灯数量与黑灯数量差异性,并计算不合格率。结果:在实施综合管理手段后,红灯与黑灯数量所占比例明显下滑,用药不合格率由6.15%下降至0.88%。结论:综合管理手段应用于医院用药管理中可帮助提升用药合理程度。

【关键词】合理用药;综合管理;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268-02

随着人们对医疗安全认识程度的不断提升,临床合理用药已经逐渐受到重视。对于医院而言,各类药物及处方的开具直接决定了患者能否得到健康、有效的医疗[1]。合理用药涉及到医师、药师、护理、技师等多种临床专业,用药合理性需每位医师及药师加强干预,提升用药合理性[2]。本文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综合管理手段对医院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某院在2014年8月—2015年7月期间开具的处方,共31747张。于2015年8月开始对医院合理用药展开综合管理,经统计在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间共开具处方32206张。

1.2 一般方法

1.2.1成立管理小组 加强医院合理用药是一项长期性的活动,需要每位医护人员主动参与,并且从自身意识上认识到合理用药的意义以及必要性。医院领导也需加强对合理用药的重视,成立委员会,由检验科、感染科、人事科、医务部、药学部等多种科室组成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管理小组,并在组内制定长期管理方案与制度,强调合理用药的重要性[3]。每位管理小组内成员均需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尽可能杜绝用药不合理及处方开具不合理情况。

1.2.2完善监督机制 临床用药的不合理性需要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来加以制约,可定期检查医院的处方,通过联合患者病情查看处方是否合理,并对处方加以点评。令临床药师干预到临床诊断与处方开具之中,提升用药监测有效性[4]。同时,监督检查管理小组和各科室管理者应定期召开会议,思考一段时间内是否存在处方不合理和用药不合理情况。

1.2.3加强临床药学服务 作为医院药学部,应根据临床用药实际情况及用药指南合理向家属及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科学用药方法,宣传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临床药师也应参与到医师的工作会议之中,参与到查房工作中,及时总结临床用药可能出现的不合理性,为用药合理性提供及时指导。

1.2.4严格使用抗菌药物 临床用药方面,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管理与控制,强调这类药物的知识培训工作。首先应普及抗生素药物相关知识,让每位临床药师在开具相关药物时仔细斟酌,强调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5]。在开具药物时临床药师也应详细根据患者体内病菌状况,在必要情况下开具抗生素。若患者为感染性疾病,则需注重临床诊断。提升对抗生素药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新型抗生素,在应用于临床前必须仔细、谨慎。

1.3 判定标准

对门诊处方实施不同颜色的分类,以红灯与黑灯分别表示高度关注信号以及严重关注信号。红灯代表的高度关注表示这条处方在理论上应谨慎使用或不推荐使用,可能造成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而黑灯代表的严重关注则表示禁止该药物应用于临床或在应用时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致死性危险。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在实施综合管理手段前后医院处方总数、其中红灯数量及黑灯数量、不合格处方数,对比实施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实施了综合管理手段后红灯数量、黑灯数量及不合理处方数比例明显下滑(P<0.05),详情见下表。

3.讨论

近年来,医患纠纷屡见不鲜,其中由于处方开具不合理和临床用药不合理所致占较大比例。医院加强临床用药合理性首先能够提升治病救人效果,通过处方上的控制达到更优疗效,尽可能减轻由药物和处方引起的不良反应;其次,合理用药可避免胡乱用药和不必要用药,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在相同治疗效果下为患者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最后,合理用药也有利于医院形象的树立。

综合管理手段指的是从上而下,从管理者到执行者实施一系列具体化管理,以医院合理用药为目标,在管理手段、管理方法、执行方法上仔细谨慎,通过监督机制的完善、临床药学服务、抗菌药物的严格控制以及有效管理小组的制定来达到合理用药的有效管理。

综上所述,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在实施了综合管理手段后,医院处方中红灯数量与黑灯数量明显下滑,用药不合格率从6.15%下降至0.88%,证实了综合管理手段对合理用药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彭芳辰,李颖,阎爱荣,徐辅慧,张爱珍,李临平.山西省10所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干预的调查评价[J].中国药房,2013,v.24;No.426 12:1085-1088.

[2]林颖.处方点评对某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评价指标的影响解析[J].中国药事,2011,v.25 02:202-204.

[3]卢长伟,吴昊,李景波,刘芬燕,张宏雁.我院实施“驾照式”合理用药记分卡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药房,2015,v.26;No.520 10:1315-1318.

[4]王世冬,张治然,石焱.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结合综合干预措施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4,v.23;No.370 15:71-73.

[5]张宇晴,管晓东,史录文.北京市“医药分开”改革对医院药事管理模式的影响[J].中国药事,2016,v.30 06:610-614.

论文作者:马本颖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  ;  ;  ;  ;  ;  ;  ;  

综合管理手段对医院合理用药的促进效果论文_马本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