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_产业转型论文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旅游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的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相互交流的增加,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休闲的需求不断增长,全球旅游市场迅速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我国旅游产业更是超越了全球旅游发展的平均速度,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协调、持续的发展,需要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产业政策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此背景之下,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问题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2005年,张辉率先对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及其转型时期的运行与成长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2006年,赵书虹从技术层次、产品特色、产品结构、发展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并从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政府两个角度提出了旅游产业升级的具体措施。2007年,马波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梳理了中国旅游业的转型发展,并进行全面的分析。2008年,胡雪君从完善管理体制、打造旅游精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四个方面论述了旅游产业升级的思路。2008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我国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国旅游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局性任务。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在总体上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许多研究还仅限于从表象上分析转型升级的途径与办法,未对其内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未能从理论上对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诸如理论基础、概念界定、内容剖析、特征描述、方式途径等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对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行理论上的剖析和论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和解读,有助于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也有助于其理论体系的构建。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产业升级理论、产业转型理论、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理论等。

(一)产业升级理论

产业升级理论认为,产业升级可以从单个企业、产业结构、产业转移、产业集群等不同的视角来分析。企业升级意味着企业的创新以及向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产业结构升级意味着产业由低级向高级、由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演化;产业转移的升级意味着选择适当的产业制造环节,积极参与区域间分工与贸易;产业集群升级意味着区域产业发展对集群特征的目标设定以及对集群作用的追求(见图1)。

图1 区域产业升级理论分析图

(二)产业转型理论

产业转型理论认为:“产业转型就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国际和国内环境,通过特定的产业或财政金融政策,对其现有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整。”产业转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界定和探讨。宏观上,产业转型可以定义为在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的主要构成中,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产业技术装备等发生显著变动的状态或过程,其实质是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在各个产业之间的重新配置。微观上,产业转型是指一个行业内资源存量在产业间的再配置,也就是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的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产业要素的素质,使要素在产业之间重新配置,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因此,技术进步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理论

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和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产业各区域、各行业部门、各产品类型、各目标市场、各种经济成分和经济活动各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比例关系。按照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来划分,旅游产业结构从纵向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游览娱乐业(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业);第二层次—由旅行社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饭店业和旅游物品经营业构成的行业群;第三层次—对旅游业直接提供硬件、软件支撑和服务的行业群(见图2)。

图2 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层次结构分布图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是在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达到旅游产业之间的协调、产品供求结构的相对均衡,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优化组合和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的目标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探析

(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与内涵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转型升级”,就是要转变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发展形态,实现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

转型升级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旅游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程度之后,必然要求在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上进行某种调整。这种调整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彻底改变原有的发展方式与模式,另寻出路,另辟蹊径;二是在基本保持原有的发展方式与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其结构的优化与要素的提升。前者可视为转型,后者可视为升级。虽然二者在最终的目的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途径和手段上还是有所差别,不能将二者混淆在一起。为此,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我们尝试作如下界定: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有机结合,既包括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形态的改变,也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要素的提升。

上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界定主要包括如下几层含义:

其一,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其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既包括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形态的改变,也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要素的提升。

其三,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由粗放走向集约、由规模走向效益、由单一功能走向综合功能的渐进过程。

其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可能会大大促进产业的发展,也可能使产业形态发生某些变化或形成某种新的业态。

其五,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的目的都是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上述概念的界定与内涵的阐释,不但在理论上使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及其相关的概念内涵,同时在实践上也有利于人们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对策,促进旅游产业快速、持续的发展。

(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与趋势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和针对性的特征。首先,现代旅游产业所涵盖的范围表现出较强的宽泛性,涉及众多的领域和群体。因此,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其他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彼此的融洽、协调发展。同时,要处理好旅游产业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内部构成成分的协调和有效配合,形成一个高效、和谐的运作系统。其次,现代旅游产业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第三,虽然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种永恒的存在,但在每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其转型升级的内容和要求是不同的。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可以尝试预测未来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和趋势。2004年《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年度报告》从七个方面对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归纳(见表1)。虽然我们对旅游产业转型的方向还只能停留在一种主观的臆测和预期状态,并且该报告的结论也未必就是未来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状态,但报告所提供的研究视角和思路,无疑对我们进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因此,虽然我们无法确切地预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状态,但大体上可以得知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总的趋势,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逐渐进步、逐渐提升的过程。

(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与内容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和内容,既是转型升级理论研究的核心,也是转型升级实践的焦点。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能否成功,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转型升级的途径与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虽然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众多、内容丰富,但从重要性和重要程度等方面来看,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层面。

1.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既要关注构成整个产业结构的各组成要素自身素质的提升,又要注重整个产业结构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配合与协调,通过“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合理配置,以点带面,纵横贯通,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首先,要以旅行社的产品组合出售为龙头带动其他各要素的调整升级,组建集旅行社、餐饮饭店、汽车公司于一体的旅游集团公司,通过拓展企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来增强旅游产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其次,要以旅游景点的开发与经营为基础,协调好交通、饭店、旅行社之间的供需与产销合作关系,精心打造合作紧密、协调顺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旅游产业整体素质的提升。第三,要以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的满足为核心,统筹规划旅游产业各个组成要素、各个环节有效整合与衔接,消除自然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和非市场经济的制约,实现产业静态协调与动态发展的平衡,促进旅游产业整体水平的升级。

2.旅游市场的转型升级。旅游市场的转型升级,既要根据旅游需求的变化准确定位,适时调整和提升市场营销策略,又要同时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构建结构合理、开发有序的客源市场体系。目前,现代旅游者旅游需求变化的总趋势是由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转向休闲、高端、个性、散客和特定区域方向发展,偏爱围绕一两个中心城市进行旅游观光、娱乐康体、休闲度假、购物消费等综合目的的区域旅游。在此背景之下,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根据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思路和对策,促进产业素质的提升。同时,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优先发展入境旅游,向以扩大内需为主,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共同发展方向调整,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目前的国内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和核心。因此,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根据国内、国际市场旅游需求的变化,来定位和把握转型升级的内容和层次,做到统筹兼顾,主次分明,实现旅游市场的协调发展。

3.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是整个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和核心,毕竟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旅游产业有众多的旅游企业和部门所组成。旅游企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实现旅游企业由国营为主、粗放经营向民营为主、集约化经营,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发展道路。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也要以旅游者的需求为核心,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突出个性化服务,提高旅游供给水平,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同时,要积极推进和强化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服务的创新,通过引进和推广现代经营管理模式,推进品牌化、网络化、集团化发展等方式提升旅游企业的素质。此外,在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尖锐的背景之下,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模式的同时,提倡更多的旅游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也是实现旅游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之一。

4.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旅游产品作为旅游者直接面对的旅游对象和客体,其转型升级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吸引旅游者的魅力之源和最初与最终的动因。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旅游产品由单一型、粗放型向系列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由观光型向主题型、休闲型、度假型和个性化方向演进。具体说来,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首先要根据旅游者的需求的变化,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和改进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最大限度地凸显旅游产品的个性,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其次要深入发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创意、文化包装、文化经营等方式精心打造文化主题型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和市场竞争力。最后要充分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发具有现代气息的、科技含量高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特的旅游心理。

5.旅游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旅游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基础理论深厚、专业技能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创新型和应用型的旅游专门人才。这既是现代社会旅游产业的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旅游业目前发展现状的需要。旅游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一是要根据旅游市场的需要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途径和方法,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做到人尽其才;二是要改变现有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大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以使所培养的旅游人才能够胜任未来纷繁复杂的旅游服务与旅游管理工作;三是要突出旅游人才培养的超前性,在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特别是旅游企业在经历了由“接待型”向“销售型”的转变之后,旅游人才的培养只有坚持超前意识、创新意识,才能使所培养的人才永远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标签:;  ;  ;  ;  ;  

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_产业转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