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向的时代价值和基本进路-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论文

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向的时代价值和基本进路-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论文

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向的时代价值和基本进路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

郭留杰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迫切需要党和人民肩负起文化创新的使命。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阐述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向对意识形态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探究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进路,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必要的学理支撑。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推动力,同时,马克思主义要想实现中国化也离不开传统文化为其开拓道路,这是二者融合共生的客观要求。从深层次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实现包容互鉴、取长补短和彼此维系,得益于二者在表现形式上的共通性、价值内核上的同一性以及理想信念上的一致性。二者的融合共生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助力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逻辑进路和现实依据,为我国重塑文化自信和实现民族复兴激发了新动力。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诊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8)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为(57.31±3.56)岁;研究组(n=48)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为(57.35±3.51)岁。所有入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并在了解实验具体步骤后签署研究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一、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互鉴融合是人民对二者的结合点和共生纽带综合考量的集中体现,是近代中华民族文化选择的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如果不融入地域文化因素,只会停留于围绕资源作“白话文”的状态,所进行的也只是简单的旅游资源展示;在实践操作中不能从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的角度对产品深层次开发,使得产品仍然停留在初级观光产品的档次和水平;导致的结果则是黄河口所拥有的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对应着二流、三流的旅游产品,更成为不了精品。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中国智慧的滋养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工业文明基本建立、工人阶级革命运动日益高涨的时代,它是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描绘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社会图景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成果,具有先进性和优越性,熏陶着人民的修养和品格。文化精神上的相通性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历史和逻辑的有力对接,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资源,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内涵和外延。马克思主义要获得人民的认可就需要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互鉴和融合。“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是以中国所特有的期待视野为前提的,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诠释,这种创造性不仅取决于中国社会的独特现实需要,也取决于中国的特殊文化背景。”[1]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直接的表征是吸收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适应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审美意识。这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也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向和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现实依据。

(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精神支撑

(2) 初始时,励磁电流能够产生定位力矩,定位力矩的峰值点对应着磁力线经过磁路最长的转子位置,平衡点对应着磁力线经过磁路最短的转子位置,因此通过定位力矩能够进一步准确地判断转子位置。

二、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价值功能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现代化强国是一脉相承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4]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化转化,集中体现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时代创新,用时代话语创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即关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传统文化内容,剔除糟粕和腐朽思想,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既吸收了传统文化提供的丰厚滋养和历史积淀,又汲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的科学真理和理论根基,进而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一)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对维护社会稳定、谋求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以经济、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逐渐呈现出新趋势。面对软实力竞争呈现“西强我弱”的状况,文化现代化的推进应当在尊重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与时代发展诉求结合,而后实现文化表达方式的转变和内容创新,焕发出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命力、说服力和感召力,一定程度上也铸牢了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

现阶段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技术主要有3类:①结构优化,将CAD、CAE、CAM技术结合使用;②使用轻量化材料,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铝、镁、钛合金、高强度钢、塑料及复合材料等[2];③先进的制造工艺,主要有激光拼焊、液压成形、热成形等.

(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强烈的现实解释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向有其鲜明的价值功能。

(三)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产生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3]党和人民在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坚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承继和创新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根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精神补给,兼顾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社会发展时代性,书写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史和理论创新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彰显,具有浓厚的中国气质和中国基因;也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品格。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为突破口继续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担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整体布局,以期实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全面跃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拓展,由“四个现代化”演变为各领域相互支撑、系统全面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内在的过程,它必须具有内部的动力和条件才能得以发生和持续。”[2]从本质上看,现代化的核心是文化的现代化。儒家、道家、墨家等各派的核心思想表达了封建社会的发展要义,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珍贵遗产。新民主主义文化为中华民族在革命战争中找到胜利的曙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都是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济,历经自觉自省、自我提升之后适应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产物,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理念支撑和智力之源。因此,秉持“扬弃”原则继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改造和提升,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向的必然旨归。

三、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的基本路径

文化总是以独特的方式解释人们的实践探索活动,涵育着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类文化在本质上的同一性是各民族文化得以交流融合的前提。

(一)注重理念重构,形成文化互动融合的认同体系

秉持文化发展一元主导、多元共存的价值理念。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内在包含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及二者在继承基础上的融合、融合基础上的创新。作为完备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对解决中国现实的问题具有价值导向作用;作为完整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是世界各民族共享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其现代化应当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原则和方法,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精华,秉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念,运用中国智慧、中国形式和中国话语来传达人民的声音、表达人民的诉求,让中华民族在多元文化格局中以独特的内涵和形式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要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性,为文化建设提供“源头活水”,又要充分借鉴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的合理成分,寻找马克思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为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提供理论指导。

(二)强调方式变革,健全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创新体系

巧用移动媒体,阐释优秀传统文化。自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媒体即时、互动、便捷、高效的特征符合公众“信息共享”的需求和习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向和创新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要在新时代继续推进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仅靠单一的文字模式必然存在枯燥乏味的弊端,容易消解公众接受传统文化的积极性。移动媒体相较于传统的报纸、期刊,其独特性体现在具有明显的可拓展性和表现力。借助互联网技术,移动媒体能够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图片、视频等形式,既满足了公众求新求异的心理,又强化了信息传达的效果,激发公众了解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热情。因此,在新时代政府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为人民提供自由且开放的文化创造创新氛围,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来激发人民的文化创新意识和积极性,将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形式表达出来,在内容、形式、技术上促成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与新时代的文化理念相互碰撞,进而达到生动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支持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向。

(三)加快体制建设,完善全民族传扬中华文化的规范体系

以健全的体制机制鼓励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倡“‘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引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必然结果。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应当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各领域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自我提升,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首先,政府及文化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引导和规范作用,构建有益于推动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投入机制,为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政策保障。其次,相关部门要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承扬和创新的法律规范体系,规范文化创新活动,为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工作者提供制度保障。再次,要完善文化创新激励机制,为文化工作者提供学习和培训契机,进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入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意识,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新时代经济、政治发展要求的文化。最后,要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领域的作用,鼓励文化工作者创造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需求、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市场规律的文化产品,进而收获国家软实力大幅提升的可观成绩。

参考文献:

[1]何中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何以可能?[J].文史哲,2018(2):6.

[2]平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

[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1.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10-0192-02

作者简介: 郭留杰,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杨国栋

标签:;  ;  ;  ;  

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向的时代价值和基本进路-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