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京明教授改良督脉灸改善女性阳虚证的临床经验论文_谷妍1,姜京明2,,,,,,

姜京明教授改良督脉灸改善女性阳虚证的临床经验论文_谷妍1,姜京明2,,,,,,

1.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

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 长沙410007

[摘要]本文总结了姜京明教师临床使用督脉灸治疗女性阳虚证的临床经验,主要从施行部位,药物调配,药物选择上论述。

许多女性具有顽固性的恶寒怕冷症状,其四肢冰凉,腰膝冷痛,夜晚难以入睡,且无法通过穿衣取暖改善,长此以往,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则无法工作。但在临床检查中,常常难以发现任何异常,故医师难以处方。对于这类症状,现今临床上归类于“亚健康”范畴。中医称之为“阳虚”证,相当一部分患者除怕风怕吹空调之外,还具有乏力,食欲不振,进食冷物即便溏等症状。为了缓解病人的痛苦,姜京明教授选取了督脉灸作为主要治疗方法。

督脉灸,具有施灸范围广,热力持久,刺激量大的特点,在治疗过程中,我科根据本地患者的特点,在传统的督脉灸的基础上,改良了相关施行方法及药物,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1.施行部位

督脉灸传统的施行部位包括督脉及膀胱第一侧线及第二侧线在内,从大椎到肾俞,范围较广。督脉为“阳脉之海”,督领全身阳气,而两侧膀胱经穴位大多为脏腑俞穴,温热之效可直接通过经脉传达到各个脏腑,通透力强。姜教授通过多次治疗发现,对于女性病人来说,将督脉灸的长度延长至八髎穴效果更好,因八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尾骶部,和足少阴肾经是表里关系,与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足少阴脾经经互为会结,是妇科疾病的敏感反射区,具有散瘀血、强腰肾、调冲任、调经气的作用,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效穴[1-2]。《甲乙经》曰“腰痛怏怏不可俯仰,腰以下至足不仁,入脊腰背寒,次髎主之”。通过在生姜上施灸,利用艾热加强生姜辛温散寒的药性,生姜又能促使艾条的功效快速通过穴位穿透皮肤,气至病所[3]。如果患者怕冷症状较重,有或没有痛经病史,在背部督脉灸三次做完后,都可在腹部任脉(中脘至中极穴)施行同样的灸法,效果更好。任脉为“阴脉之海”,可统摄经脉气血,协调阴阳,其关元穴为补阳要穴,且为任脉和三阴经交会穴,《扁鹊心书》曰“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壮,久久不畏寒暑”,故在关元穴施行灸法可以达到补益阳气,温煦全身的作用。如患者同时伴有进冷食则腹泻的症状,灸完后可一定程度缓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药物调配

大部分督脉灸是消完毒后先在督脉涂上一层姜汁,再将药粉直接撒在患者背部,但因为艾灸的温热效应,姜汁容易挥发,无法长时间的发挥姜汁的作用,为了避免这个缺点,我们将姜汁和药粉混合起来,调成糊状,再铺在患者背部。这样使姜汁的作用发挥更长时间。根据药典,生姜具有辛温散寒的作用,将姜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通过皮肤的吸收作用,可使温热效应更加强烈。根据现代研究,生姜中含有姜辣素,挥发油中的姜烯、姜醇等,可一定程度上刺激皮肤,在艾火温热的作用下渗透人体穴位,可加速血液循环,扩张局部血管,加强局部病理代谢[4]。

3.药粉选择

因患者阳虚较甚,除艾灸、姜的温热作用之外,药物的选择至关重要。姜教授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随证加减。常用的有以下几味药:狗脊、续断、杜仲、川芎、牛膝、桑寄生、延胡索、独活、桂枝、伸筋草、地龙。其中狗脊、续断、杜仲、牛膝、桑寄生具有补益肝肾助阳的作用,《本草经疏》载“续断,为治胎产、续绝伤、补不足、疗金疮、理腰肾之要药也”。川芎活血,延胡索、独活、伸筋草以及狗脊都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效果,地龙通络止痛,对于风寒湿痹的患者效果较好。

4.病案举例:

病案1:患者 女 55岁 自诉50岁绝经后开始出现怕冷,不能受风的症状,严重时不能倚靠公交车座椅,自觉冰凉彻骨难以忍受。伴有进食生冷食物即便溏症状。先后予以膈附子饼灸及艾灸、针灸等治疗,效果不佳。来姜老师处就诊后,建议三伏天行督脉灸治疗。患者为绝经后开始出现怕冷的症状,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耐受程度,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加大了姜绒及艾绒的量。具体操作如下:嘱患者暴露整个背部,用酒精消毒之后铺上纱布,在纱布上沿着督脉铺上调配好的药膏,从大椎到八繆穴,宽度大约为3cm(包括膀胱经第一测线),然后铺上姜绒,要覆盖住膀胱第二测线,厚度约3ml,最后铺上艾绒。第一炷艾绒量稍微少一些,第二炷及第三炷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加量或减量。三炷完全燃烧共需要2小时。因患者自觉上臂外侧冷痛不已,故在铺灸进行时,分别在上臂外侧绑上灸盒温经通络。每周一次,治疗2次后,患者即感恶寒症状减轻,治疗5次后,便溏及怕冷症状明显好转,乘坐公交车时可倚靠座椅。后于同年三九天,患者继续施行了5次督脉灸,现已可以吹风扇,四肢冰凉症状明显好转。

病案2:患者 女 50岁 自诉2年前开始因失眠口服5付中药后开始出现双下肢冰凉。从下肢末端开始,逐渐向上,现自觉膝盖及膝盖以下寒冷难以忍受,查体可见双下肢分布散在褐色斑点,不高出平面,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皮温较低,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未发现特殊异常,一直以来未予以特殊处理。因朋友介绍来姜老师门诊治疗。在三伏天施行了3次铺灸,此次铺灸方法较前有所改变,患者膝盖及膝盖以下寒凉,故在实施铺灸的同时在患者两侧委中穴予以穴位铺灸,治疗后患者双下肢褐色斑点有所消退,膝盖冷痛好转,再施行3次,双足冷痛也较前明显减退。

5.小结

根据临床观察,多数女性患者为绝经前后开始出现恶寒怕冷,四肢冰凉症状。《黄帝内经》记“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反映了正常女性从五七到七七年,肾气的逐渐衰退,天癸的枯竭以及任、冲脉的虚衰[4],因此,女性在绝经前后正处于肾气比较虚衰的时候,故最容易出现阳虚症状。所以在围绝经期更要注意温煦全身,顾护阳气。督脉灸比一般艾灸的温热效应更大,且具有调和阴阳,强壮真元的作用,对女性肾元虚衰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施晓兰,余曙光,,张承舜等. 艾灸结合推法作用于八髎穴治疗妇科病中医理论浅析[J]. 针灸临床杂志, 2014, 30(10): 38-40.

[2]姜朵生,,张迎春,吴晓兰等. 八髎穴隔姜灸配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 2017, 37(10): 1057-1060.

[3]陈煦.解析运用督脉铺灸五大关键因素[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2):153-155.

[4]吴松,严江天.足三里、关元温针灸联合八髎穴隔姜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 [J],2018,38(12):1267-1271.

论文作者:谷妍1,姜京明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姜京明教授改良督脉灸改善女性阳虚证的临床经验论文_谷妍1,姜京明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