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成长的引导_青少年教育论文

论青少年成长的引导_青少年教育论文

论对青少年的成长指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青少年成长的指导主要是指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与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要求,对青少年进行有关成长的知识、方法、技巧的教育,激发青少年成长的自主性,形成其成长的自我强化能力,从而达到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目的。显然,青少年的成长指导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青少年教育,它不再将青少年看成单纯的教育受体,而是强调成长的知识、方法、技巧三者的统一,强调以发挥学生成长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为前提,最终达到“为不指导而指导”的目的,使青少年的成长在自我强化能力的作用下,进入成长的良性循环。

一、青少年成长指导的必要性

对青少年进行成长指导主要是基于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对青少年的影响和青少年个体发展的特殊性而考虑的。

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促使我们必须对传统的青少年教育进行改革。社会多元化是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方向。在我国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伦理型走向法制型,由传统的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和信息社会,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传统的一元化社会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日常生活范围内,民众的选择机会和选择方式增多,价值观、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等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民众传统的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多元化和多样性不仅是世界发展的潮流,而且也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方向之一。自1978年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与飞速发展,产生了众多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这些热点与难点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使青少年的成长突破了一般性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他们的视野不限于身边的人和事,影响他们成长的信息源与信息量明显增加,并且电脑技术的成熟使模拟现实与虚幻世界成为可能。社会多元趋势使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我们必须提高青少年对社会环境的积极适应力和自我强化的成长力。对社会环境的积极适应力可以使青少年吸纳成长环境中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基本规范,养成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自我强化的成长力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确定自我成长的理想目标,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努力的能力,这两种能力是青少年成长时期应培养的最基本的能力。缺乏前者,青少年社会化的任务难以完成,青少年难以成为社会最基本意义上的公民;缺乏后者,青少年则难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就难以体现。

同任何一个时期个体发展的年龄阶段相比,成长是青少年特殊而全部的任务。在生理上,青少年有了明显的第二性征,成长为成人体形;在心理上,青少年阶段基本形成了逻辑思维能力和个性类型;在社会行为上,青少年阶段将基本完成社会化进程,具备基本的国民素质。在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短短的几年间,青少年迅速地完成了从儿童向成人的转变,与个体的其他成长阶段相比,成长的任务在这一时期尤为突出。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有一定的选择鉴别能力。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带来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同样也引发了社会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主导性价值观,应该将自己定位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不仅要求有理智的参与,而且要求将理智能力与社会影响融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社会选择能力与社会鉴别能力。其次,社会的多变性要求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逐步适应社会并接受社会规则的过程。既要求青少年以变化去适应社会的变化,又要求青少年具备评价、吸收社会变化的影响的能力。这就要求青少年必须要有较稳定的基础个性,如自制、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等。再次,青少年必须面对生理发育与社会适应之间的矛盾。由于青少年营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日常生活中日益增多的性信息的刺激,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希望体验成人的生活,其生理发育成熟时间提前。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化,青少年掌握适应社会技巧能力的时间推迟了,形成了“时间差”,引发了青少年心理的冲突和各种矛盾。如何消除时间差引发的心理不平衡,这是每一个青少年都面临的问题。

“学会成长”是指导青少年成长的核心价值观。青少年成长指导的目的在于使青少年掌握一定的有关成长的知识与基础,形成成长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具有自我发展与自我指导的能力。“学会成长”的主要涵义是在充分发挥青少年自身成长的主体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训练使其掌握与成长相关的知识、能力、方法、技巧,使青少年能较自觉主动地监控调节自己的成长目标,从而使个人的潜能水平和社会的期望目标达到和谐统一。“学会成长”的内涵十分广泛,它包含了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理论的和社会的),如何发展能力,如何实现个性化,如何形成适应社会的技巧等等。同时,“如何成长”是青少年最为关心也是最迫切希望找到答案的问题。然而,就青少年自身的能力而言,他们无法独立地寻找到答案,他们需要学习,需要教育者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需要象教他们获得学习的技巧一样指导他们获得成长的技巧。因此,应从方法论的高度催促教育者正确认识青少年的需要,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二、青少年成长指导的原则

青少年成长指导的要求多,内容广,我们主要从成长指导的方向、目标、基础、构建成长指导体系、成长指导的方法等基本的方面对青少年成长指导原则提出一些具体的基本的要求。

第一,要求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须与时代精神相一致。青少年的成长最终要接受社会的检验,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化发展最终都要体现在青少年是否形成了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能力上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取向体现为时代精神,体现为一个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在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深化,时代精神表现为:善于学习吸纳他人的长处和优点,为我所用,敢于创新,敢于开拓,敢于进取,敢于开创一番崭新的事业;讲求竞争,发展能力,又讲求合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放眼世界,目光远大又爱国爱家;主张平等,尊重他人的权利;讲求民主,聚合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力量;正确处理公私关系,公私兼顾;依法行事,强化法律观念;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等等。这些也都是改革开放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思路。同时,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要求广大青少年努力形成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为科教兴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青少年成长指导的目的决非是用成长指导代替青少年的自我发展,自我发展能力是青少年成长指导最终追求的目标。自我发展能力是指青少年通过对成长过程及有关因素的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从而达到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的目的。自我发展能力是青少年成长的内部力量和内部动因,是青少年发展的终极目标。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青少年成长时期是否有效地利用成长中的各种因素,使青少年逐渐摆脱其思维、经验、社会化等不足造成的对他人的依赖,自觉地发挥成长的自觉性、主动性。青少年的成长指导必须以发挥青少年自我发展的能力为主,采取各种方式,使青少年摆脱对教育和成长指导的依赖,形成自己的判断力与选择力,将自我发展的能力作为自己成长的方向。

第三,要求将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协调,产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合力。即将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各种因素有序地整合,形成有效的功能系统,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益,这是青少年成长中各因素各自发挥其作用的基本要求,使各因素在自身的领域内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青少年成长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多维的,传统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家庭、社会、学校,而其中涉及了各种广泛的影响因素和这些因素产生的影响力。青少年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学校、家庭、社会指导的价值观、指导的内容、指导的方式等方面的不一致,从而使来自不同方面的教育影响力相互抵消,甚至对抗。在这种情形下,强调青少年成长指导的系统性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对青少年成长的方法有三方面要求。一是要求问题教育与目的教育相结合,指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修正应建立在成长目标的基础之上,而目标的实现又是逐渐减少与控制问题行为发生的过程。这一原则在青少年成长指导工作中建立了一种新的方法,使教育者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认识不局限于问题的本身,而是将问题放在青少年成长的大背景之中去考察。对问题行为的认识、解决策略和导向都应放在成长的整体水平与状况之中来考虑,杜绝在青少年成长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性观念与行为,从而从方法上全面地引发对以往青少年成长指导工作的反思。二是要求伦理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既要疏导说理,使青少年明白“为什么”;又要在明事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以行为来体现掌握的思想观念,做到言行一致。应从如何促成青少年的理性知识与实际行为之间的结合来探讨青少年成长指导的方法。长期以来,在青少年成长指导过程中,我们比较重视说理教育,比较重视告诉青少年“为什么”,相对少地采取有效措施去引导青少年“怎样做”,理论与行为之间的脱离对个体品德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三是要保证青少年成长的心理自由。心理自由是指在成长过程中青少年在没有心理负担和压力的情况下,自主地判断并作出决定的心理状态。很明显,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能自主地根据自己的认知、判断来选择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准则,并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自身的方式进行实践,以获得一定的判断能力与实践能力。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带有探索性和尝试性,并且一般不会对社会构成严重的危害,这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享有心理自由的先决条件。当然,提倡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自由必须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结合起来。提倡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自由旨在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整个成长指导过程进入良性循环。当前的成长指导之所以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缺少应变性,关键是仍恪守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强调观念的灌输,忽视青少年的主体性,将他们看成是对现行的社会规范毫无分析与选择的接受者,不注重培养他们的自我能力,使学生一味地依赖书本和教师。心理自由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生能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掌握创造和判断的方法,能在社会实践中体验自己的成长信念,从而为实现良性循环找到一个基点。在心理自由状态下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成长判断能力与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成长过程逐步成为个体在一定社会要求之下的自动化反应过程。

三、青少年成长指导的内容

青少年成长指导的内容涉及到青少年生理、心理、社会化等方面,涉及到如何将一个缺乏社会经验与常识的儿童培养成为具有理智的社会化的成人。其内容广,种类繁多,不可能一一涉及,面面俱到,必须根据青少年成长的规律与社会的要求对青少年成长的重点问题进行指导。我们认为,应该特别重视生理发育指导、社会化指导、学习指导、健康指导。

生理发育指导。在传统的青少年教育中,有两种倾向是十分明显的,一是对青少年的生理发育缺乏指导,使他们在生理发育的第二高峰期(也就是最后一个快速发展期)失去了完全达到应有的生理成长指标的机会。二是忽视了生理的急速发展带来的对心理的巨大冲击,从而引发了诸如抑郁、孤独、狂躁、过度内向等心理疾病。生理发育指导主要包括营养指导、性发育指导(特别是异常现象指导)、生理卫生习惯指导,重点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对于青少年性教育既要敢于打破“性禁忌”的传统,让青少年科学地认识与了解性问题,又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性教育体系,严禁照搬照套西方具有强烈直观性的性教育模式。

社会化指导。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但在青少年时期至关重要。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儿童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时旧的行为体系已被打破,而新的行为方式还未完全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会感到迷惘,无所适从。他们有可能顺利地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也有可能在慌乱中接受消极的行为模式而影响一生。社会化指导主要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指导、以培养现代公民素质为主的社会基本行为准则与规范教育、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指导、青少年的独立生存及生活能力的培养、分析社会问题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学习指导。学习是青少年时期的最主要任务,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教育者要通过一定途径帮助青少年对影响学习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诊断、改善,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益。学习指导主要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内容的指导。

健康成长指导。在当今社会,健康的概念已经由传统的生理健康发展为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统一,进而演化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品德健康三者的有机统一。作为现代人,要特别重视心理健康与品德健康。心理健康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的必要条件,而品德健康则是个体被社会接纳、认同,成为社会一分子并有效地发挥个体的社会作用的基础。目前,心理健康指导已开始起步,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对品德健康还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主张品德健康也是个体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品德健康,是指个体具有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并且在品德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和谐发展。品德健康可以校正个体的行为,使其不会因违反社会规则而受到指责和批评;可以调整人的行为,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如果说身心健康使个体在自身范围内能较好地发展的话,那么道德健康的原则可以将个体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正常发展融为一体,使个体健康的意义超出自身的范围,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青少年成长指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共同努力,有赖于对青少年成长指导的科学探索与研究,从而使青少年成长指导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作走出传统的阴影,使教育工作者能从素质教育的基点出发去看待、认识、引导、解决青少年成长中的种种问题。

标签:;  ;  ;  ;  

论青少年成长的引导_青少年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